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话说长安>>正文内容

    给记者当向导的老教师

    作者: 来源:西安晚报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08日 点击数:

    84岁的老人冯鹏程坚持给记者当向导,帮助记者采访

    本报大型主题采访活动——“15年西凤 红色坐标·追寻长征的陕甘宁足迹”启动后,读者不断提供各种采访线索,读者张昭先生提供了一位对红军情有独钟的老人——郭杜镇甫张村84岁的冯鹏程老人。

    9月28日上午,张昭先生把记者带到了冯鹏程老人的家里。听到有人来了,躺在炕上的冯老一下子坐了起来,炕头堆满了书籍、报纸,还有一个台灯和一部电话机。听到记者来采访红军长征的故事,他精神大振,绘声绘色地说起了他采访过的一些红军故事。

    冯老以前是中学英语高级教师,50多岁内退后,开始骑上自行车在长安以及周边县追寻红军经过的足迹。他要以红军的精神激励后人。

    说起采访的经历,冯老哈哈一笑。他说他当时自行车前面挂一些点心、罐头、烟和馒头,每天骑行几十里上百里,找老人问红军的事情,为了让老人说得真实点,说得多一点,他把专门准备好的点心和罐头送给走访的对象。渴了在路边要一杯开水,饿了吃自己自行车头挂的馒头,天黑了就住在小旅店。经过七八年的采访和写作,2005年,他关于红军的作品《英雄,人民不会忘记》一书出版,很快销售一空。记者采访的时候,他从炕上下来,拄拐棍到后面的屋子柜里拿出来这本书,一再叮咛记者,只有这一本了,看完要还给他。

    书中有一篇《一把红军刀》的故事,他说这把红军刀还在,说罢,他自告奋勇要带记者去滦镇的北八元村王晓峰家找这把红军刀。记者看到冯老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劝他只要把名字告诉记者,记者前往即可,但是老人说:“你们去找不到,我带你们去一定能找到!”还笑着说,“别人在我这年龄摔一跤都完了,我摔了三跤了,只是腿有点不方便,在家啥事都没有,走路你扶一下就行!”

    临走,他拄着拐棍走进房子,爬到炕上,捏了几十块钱,然后扶着记者出门。

    到了北八元村,冯老师一下子就把记者引到了王晓峰家门口。扶起王晓峰家门上的竹帘,冯老大声叫:“晓峰,晓峰!”这时候,王晓峰的爱人走了出来,看到记者扶着冯老,搭腔说:“冯老师,您过来了!”说话间,王晓峰回家了,赶紧扶住冯老师嘘寒问暖,说这几年没见,亲切之情溢于言表。

    看完红军刀,听完王晓峰讲故事。扶冯老上车后,听说记者要去沣峪口红军召开会议的地方看看,他马上说:“走,地方近近的,我带你们去!”

    在沣峪口村,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冯老朝前面一指:“你去,到这家,找田秀云,我是她娃的老师,你就说冯老师来了!”记者过去敲门一说,76岁的田秀云微笑着马上到车跟前,跟记者一起扶冯老下车,然后打开了话匣子。

    陪记者采访两个多小时。回程的路上,记者说请他吃饭,他不同意,要请记者,两人在一个牛羊肉煮馍馆坐定,腿脚不便的冯老硬是几次起来借要上厕所准备掏钱,被记者多次按到座位上。看到服务员给记者找钱,他很不高兴,说自己现在儿孙满堂,生活都很好,自己退休工资几千元,儿子也经常给钱,让记者掏钱很让他过意不去。

    把冯老送回家,他老伴很是着急:“出去也没说一声,就说咋转眼间不见人了……”冯老笑呵呵地说:“跟记者去采访了……”,一再告诉记者,有空了就去他家坐。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一口铁锅的故事
    • 下一篇:红四方面军16000余人 西征过长安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