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杨广虎>>正文内容

    评论:荷生清香自流芳--读胡芳芳散文(杨广虎)

    作者:杨广虎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06日 点击数:

    国庆休假,懒得出门,读完了胡芳芳发我的散文,颇觉一股清香从文中飘出,令人陶醉。如今,世事繁杂,能静下心来,一心写散文的人恐怕不多,胡芳芳是其中难得的一位。

    首先,我感觉胡芳芳的散文,在追求一种“纯粹”,这种“纯粹”,是把中国古典文化与现代生活、个人感悟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纯粹”,构成了她散文“纯粹的意境”,让人读起来有一种质朴的美感和令人愉悦的温馨与亲切。追求意境之美是孙犁散文的一个突出特色。这是一种独有的散文“气质”,这种“气质”不同一般,让人一读就知道是胡芳芳的散文。胡芳芳知道,“情景交融、或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或寓理于境、或借境达理,这样散文的意境就会高点。但要做到不尽之意、不尽之情。”但她一直坚持不懈,朝着这个高峰登攀。“ 散文是美文,源自心泉之水,它追求内在的韵律和意境。”这种意境,多年潜心练就,在散文《我是汉江一条鱼》等中可以读到:“饮下碧莹莹的汉江水,我的心上就有了一片赤赤净土。汉江是我眼里不尽的泪,我是汉江心上的朱砂痣。我依然是鱼,行走在岸上的汉江鱼,枕着汉江水入梦,梦里洄游,与它相依。”

    “真情”写作是胡芳芳散文写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关于散文的“真情”,褒贬不一,众说纷纭,我的理解是,散文写作的“真情”是和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相关联的,是基于自己内心的坚守为前提的;这种“真情”不是人格分裂的虚伪和造作,是敬畏文学、遵从内心真实的表达。读胡芳芳的散文,便有此感。“又一次在思念中倒下,又一次醉倒在记忆的荒野。我拥着冷月,却渴望在你温暖的怀中沉沉睡去。我依暖了枯树,寒露却凉透了我的心。……荒野中苦苦寻觅你的足迹,却不曾想到,寻觅中却把自己丢失。 月,是否知道你的踪迹?风,是否能带我去把你寻觅?没有你的心原,已在荒芜中迷离。夜凝固了风雨,却凝固不了潮湿的心。无雨的夜,却湿透了衣衫 。”

    当然,“平实”的语言,让我读到了她散文内核的“闪光点”。一个散文作家,要有属于自己的语言和句子,这不是一朝一日磨练成的,需要日复一日,汲取多方营养,循序渐进而成。“平实”不等于没有韵味,而是繁华落尽之后人生的大彻大悟。她说过,“我喜欢用诗歌的语言来写散文,自感效果不错,既锻炼语言,也锻炼技巧。诗歌写的是意识的流动,是感情的跳动。可是散文有内容、有情节,不容易把握。散文这种体裁本来就比诗歌平实,要把散文表现得摇曳生姿并不容易。写散文少用点华丽的词句,朴实一点更有韵味。” 在《青莲无语》、《与茶相依》、《百年老宅的眼睛》等散文中你可以感觉到,她的散文语言在追求一种平实、宁静,善于运用短句,诗歌一般的语言让其散文行云流水,摇曳多姿,又富有哲思。例如写到: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仿佛昨天才看过柿子花,今朝已是青果串串,光阴不声不响地流逝着,似乎看不到它的脚丫,却是逃一般的奔跑,沉默的柿树似乎被时光遗忘,它却随着季节,春来花自青,秋至果飘香。它才是智者。” “散文最终问题是语言问题。一个没有语言的作家,或在他的语言不具备高度和不具备纯粹性,他的一切都纯属徒劳”。(马莉:《散文论》)

    还有,她融入生活、对生活热情地介入,使自己的散文更具有人情味和烟火气息。古人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胡芳芳从河北到甘肃,从胜芳小镇到陕南安康,行走在祖国大地,探究民俗世情,通过自己的所感所见,写下自己的所思,行文合一,打动人心,构建着自己的人情之美。她的散文不是“小资做派”,不是“纯情表白”,不是“风花雪月”,不是“虚伪清高”,而是热情地积极介入生活,使得自己的散文具有人文情怀和人间善美,饱满而有质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散文《我和老妈一起上网》,活脱脱将一个与时俱进、活波可爱的“老顽童”写得很有趣。“老妈,您给他重起个名字吧!”“恩,我想想,就叫:‘牙齿晒太阳’、或者‘嘴巴翘翘’、还可以叫‘眼睛一线天’,要不就叫‘眉飞色舞’,要不......”哈哈!哈哈!老妈呀,您真有趣,您的想象力太丰富了,亏您想的出,我都要被您笑死了,您头脑里装的全是快乐的音符。您想出的名字怎那么好玩呢?老妈起的名字把我的肚子都笑疼了。这样的富有生活的句子,谁不喜欢呢?

    胡芳芳写作十多年了,早期散文较之纯情,后期越来越注重自然、人性美的统一,在“讲故事”的基础上,运用“情绪”统领全文,时空,情感与理性有序推进,追求着普世情怀和人生真谛,进行着一场说走就走的散文旅行;恣意的行游,开阔了她的视野,但她的散文抒情是有节制性,注重细节,细腻而新鲜,不是一味地情绪宣泄。对于散文家来说,个性、才情和生命感固然重要,但境界和品位更为重要。《闲尝秋水茶》《心是莲花开》。她试图通过自己的文字,持续的反思、内省,加之文化的积淀,以女性特有的视角,给我们一种思考,一种灵魂的疼痛和安慰。当今写散文的作家很多,写散文的女作家也不少,要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散文作家很少。大众狂欢式的“微信散文”更能要求“纯散文”的写作水平。胡芳芳正在成长,大家还需要进一步了解胡芳芳。

    她是谁?运用胡芳芳本人的话讲:

    “芳芳是谁?一个不愿长大的傻丫头,一个不愿老去的痴女人,一个悲伤时,就化做河流,单纯时就是一滴水,更多的时候就是一片叶子,紫色的叶子,在风里舞蹈,在雨里哭泣,在阳光里微笑……她是谁,就是你耳旁的风,轻盈空灵,却如影相随!”

    “荷生清香自流芳”。这就是胡芳芳,网名叫紫叶的女散文作家;“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她保持清醒的写作态势,继承、求变、创新,勤劳、善良,沉静。

     

                   2016年10月5日匆于古长安安业坊

    杨广虎,男,74年生于宝鸡陈仓乡村,初中时期开始发表小说和诗歌,活跃于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校园文坛,出版个人作品集多部,曾获得西安文学奖,第五届冰心散文奖理论奖,第三届陕西文艺评论奖、中华宝石文学奖、中国徐霞客散文游记大奖等。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诗歌学会等会员,中国国土资源作协评论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散文学会常务副秘书长、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副秘书长等。第三届陕西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等。陕西省省委宣传部、作协“十佳网络散文作家”,首届全国青年散文大赛“十强”等。

      高级经济师,硕士,1996年至今在西安秦岭终南山生活、写作。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透过迷局,春暖花开(杨广虎)
    • 下一篇:小小说:寻找爱情的乔小乔(杨广虎)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