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文学朋友>>正文内容

    散文: 红岧的情结(于理余)

    作者:于理余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20日 点击数:

    红苕也叫红芋、甘薯等,是一种一年生草本双子叶植物的块根,是一种算不上主粮也算不上蔬菜的"杂粮"。可在我的记忆中,它却是伴随我成长的主要吃食与零食,是帮助我们全家度过饥馑年月的"功臣"。

    红苕味道甜美,是诸多饮食中我的首选。每当早晨放学回家,面对母亲己经做熟的饭菜,我会首当其冲地选择先吃红苕。其中锅洞烘烤红苕、挨锅底带烤疤红苕是我的最爱。如果回家饭菜还没有做好,我往往会迫不及待地拿生红苕打打牙祭垫垫饥腹。 

    红苕生熟皆可食用。生吃脆甜,像雪莲、同荸荠 ;熟吃润甜,如板栗、似蜜膏。在粮食短缺水果稀有的年代,红苕成了我们可资炫耀的小吃。时常会挑拣黄瓤子或水汽大的红苕,洗净削皮后像吃苹果梨一样在人前咔嚓吧唧,有时还会在胸前上衣纽扣上拴一个线线,不时用线绳把携带的熟红苕勒成小片放到嘴里,慢条斯理地享用。

    红苕终究不是细粮,吃多胃易犯酸且不耐饥。为了变换口味消除味觉疲劳,母亲总是想着法儿把红苕变着花样制作,或方、或条、或片、或丝,或蒸、或熬、或烤、或炒,或在包谷糁里下着,或参进面里擀着。凡此种种,不外乎是想法设法增加红苕的美味,增进人的食欲,永保红苕"当家做主"的地位。

    红苕原产美洲,明朝后期由一个叫陈振龙的,“取薯藤绞入汲水绳中” 巧妙躲过关卡检查后引入我国。并因其耐酸碱、适应广、生命力极强,得以在我国广泛传播。特别是其具备耐贫瘠、抗干旱、产量高的显著特点,而颇受人们喜爱。红岧何时引进我村种植,我不得而知,但我的父亲终身为农,在实践中切身感受到了红苕带来的"红利"与"甜头",认定我村坡地最适合红苕种植,并下决心要把种植红苕作为粮食突破的"杀手锏",我是印象极其深刻。无论是当队长时还是卸任后, 他都一直把红苕的种植看得很重,要求每年留下足够的苕种和一定规模的田地,用以保障红苕的种植。我队因偏重红苕的种植,社员的温饱问题得以较快解决。我家把红苕在自留地或承包地里较多栽种,不但满足了自家食用,而且常常将其馈赠亲友、兑换细粮、变卖零钱,帮助家里解决了不少问题。

    红苕喜温怕冷,栽植要提前温床育苗。温床有简单塑料栱棚和较为复杂的苕炕两种。为了节约苕种并获得较大收益,人们往往是耐得颇烦选择工序复杂但出苗率可高的苕炕育苗。苕炕形似睡炕,选址要背风向阳。建设要用土坯垒砌或夯土打造炕体,要在炕底掏出丫形火道并封顶,要像绕电褥子线一样摆放砖或半截胡基作支撑形成网状热流烟气通道,要像盖房施箔子一样篷垫包谷秆并用麦苋泥泥平糊严炕面。苕炕基本建成后,要选择品质好、产量高、大小适中、无病害的苕种着床。苕种摆放前,下面要铺上一层马粪羊粪等有机肥为苕苗备足养料。苕种摆好后,上面要覆盖一层恰似棉被的麦糠细砂混搅之物保温,并利淋水与苕种出苗。 下种完毕,苕炕还要覆盖塑料或草帘子遮风挡雨,并要每天早晚两次烧炕保温,中午用喷壶洒水保持湿度,遇到高温天气定要打开棚盖通风防止高温烧苗。整个筹建育苗过程,我是搬砖和泥,搭棚苫盖,洒水烧火,全程参与,清晰如昨。天道酬勤,经过精心伺候培育的苕种,其出苗往往十分齐簇并长得胖嫩健旺。一床300斤的苕种,大约可出3~5万苗子,不但能满足自家栽种,多半还可出售,成为一个重要的来钱渠道。 

    红苕水多皮簿,较难保存。在出的过程中,要巧用力、弯腰刨,尽量减少烂苕。在运输的过程中,要用藤蔓或麦草铺垫笼底车箱、轻装慢运,尽量减少碰撞擦伤。为了把丰收了的红苕较长保存,各家院中一般都挖有窨井,深有4~5丈,筒壁掏出错落有致踩窝,窨井底部掏出1~2个洞窑为窖。存放红苕一般得多人上手,要有挑拣分装的,要有用绳或辘轳往下放的,还要有在窨底将红苕取出摞放到洞窖的。窨子冬暖夏粮,宛若天然的空调冰箱,冬天多用以存放红苕、萝卜、白菜,夏季还可存放馍菜、剩饭等。存放后平时下窨子往上零取,是我常做的一项"课外作业",虽担惊受累,但能为父母分担家务,心里时常洋溢着快乐!

    红苕全身是宝。叶子、茎杆、块根皆可食用,并富含磷、钙、钾、 铜、铁、硒、 胡萝卜素、维生素、纤维素等。红苕属生理碱性食物,具有补气和血、促进脂质新陈代谢、预防人体营养过剩、防治便秘、延缓衰老的作用。

    抚今忆昔,过去为了糊口,红苕叶子粢菜面、红苕杆子做腌菜、红苕茎尖来清炒、红苕粗粮细作当主食,那是司空见惯。以后改革开放,人民生活迅速改善,红苕也被白米细面、大鱼大肉所取代。而如今,曾被冷落了的红苕及其茎叶,又被人们记起并受到青睐,冠之以"长寿蔬菜"与"健康食品"。世事就是这样,当你一贫如洗、食不果腹,上天会赐予你红苕这样的绿色健康食品;而你富甲天下、整天鱿鱼海参,老天也难保你的身体不出问题!

    红苕是无国界的高产作物,是曾保障我们全家人温饱的"恩人",是留在我舌尖上的永久记忆!愿红苕走进你的餐桌,丰盈你的生活,并给你带来美味与健康!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诗歌:九.一八国耻日--1931年9月18日(魏…
    • 下一篇:散文:家乡的那条河——童年的记忆(闫育…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