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长安宗教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旅游>> 长安宗教>>正文内容

    律宗及其祖庭

    作者:王达山 曹振明 王彪 杜镇 来源:西安晚报 发布时间:2008年05月25日 点击数:

      对于许多人来说,“律宗”这个名字可能有点陌生。但是在我国佛教发展的历史中,许多传奇人物,如开创南山律宗,与玄奘一起译经的道宣;东渡日本,弘扬佛法的鉴真;中兴律宗,拥有着传奇一生的民国高僧弘一等,都是著名的律师。事实上,律宗是汉传佛教诸宗中的一个主要分支。

      在道宣开创南山律宗一派之前,律学已传入中国很久,且经历了一段较长的发展时期。律宗是一个以研习及传持戒律为主的佛教宗派。所谓戒律,是指为了约束僧众而制定的各种条款,相传是释迦牟尼在世时制定的,但当时戒律并没有形成明确的系统。佛祖涅槃后佛教第一次结集时,优婆离诵出律藏,戒律才以明确的条文形式出现。而戒律传入中国则是在三国嘉平时期(249年~254年)。当时云游到中国的印度僧人昙摩迦罗来到洛阳,见中国僧人只落发而不受戒,便发愿弘扬律法。于是他译出《僧祇戒心》一卷,请梵僧创立羯磨法(受戒规则),并举行传戒大典。昙摩迦罗在中国的传戒,成为律学在中土传播、发展的开始。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得到空前的发展,律学也一样受益。印度律宗不同派别的律典相继译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几部经书被统称为“四律五论”。诸宗律典译出后都曾在不同的地域盛行一段时间,但最后得以发扬光大并形成宗派流传后世的,只有昙无德部的《四分律》一部。北魏孝文帝时,法聪曾在平城讲《四分律》,并口授弟子作了《四分律疏》,但内容较为简单,主要是解释经义的科文。所以法聪被认为是四分律师。法聪之后有慧光造《四分律疏》,并口授删定羯磨,始奠定该宗基础。慧光弟子道云传道洪,道洪弟子智首,慨叹当时五部律互相混杂,便对古今学说进行了仔细研究,撰《五部区分钞》《四分律疏》,影响很大。

      智首的弟子便是其后开创南山律宗的道宣。与道宣同一时代,讲授律学的高僧还有向州日光寺的法砺和西太原寺东塔的怀素。法砺和怀素分别创立了相部宗和东塔宗。这三个流派在当时被称为“律宗三家”。三家之间一直存在着争论,这其中又以东塔和相部二宗之间的争论最为激烈。但是这两派后来相继衰微,只有南山一系得以传承。所以我们现在所说的“律宗”,实际是南山律宗。虽然按照律宗自己的承传,道宣是九祖,在他之前面还有昙无德、昙柯迦罗、法聪、道覆、慧光、道云、道洪、智首八人,但由于道宣是现今所存的律宗的真正创立者,将他认为宗祖是无可争议的。

      道宣是江苏丹徒人(一说为吴兴人,即今浙江湖州人),俗姓钱。他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九岁便能作赋。十五岁时,他依长安日严寺智頵律师学习佛法,次年落发为僧。二十岁时他又在大禅定寺依智首律师受具足戒。次年,道宣又在智首门下学习律学。智首是当时有名的律学高僧。但初学的道宣自恃天资聪颖,在听过一遍律后就想修禅,智頵师批评他功愿未满就想学禅,并说至少听二十遍律才能修禅。道宣听后羞愧万分,立即按照老师的教导,扎扎实实地修习律法。于是道宣在智首门下打下了他的律学基础。除了智頵、智首二师之外,道宣学无常师,广泛参学。武德七年(624年),长安日严寺废毁,道宣随智頵新造崇义寺,之后便在终南山仿掌谷(今西安南郊沣峪)修习定慧,先后迁入崇义寺、丰德寺、净业寺,并在丰德寺写下了《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和《四分律拾毗尼义钞》。贞观四年(630年)道宣离开终南山出游求学,曾到魏郡向法砺求教。贞观九年(635年),他在山西沁县的绵上(今沁县绵上镇)写出《四分删补随机羯磨》及《疏》,后又写《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及《疏》。贞观十六年(642年),道宣回到终南山,居丰德寺,三年后写成了《四分律比丘尼钞》。是年,玄奘回国,道宣奉诏入玄奘译场,担任缀文大德。次年,他又回到丰德寺,对之前的著作做了整理及较大的增补,最终完成了奠定南山律宗的“南山五大部”的写作。显庆三年(657年),西明寺建成,道宣奉诏担任寺院上座,并迎请玄奘移师该寺译经,同时道宣也参与了经书翻译。乾封二年(667年),道宣在终南山清宫精舍设戒坛,依新法为二十多人授具足戒。当年十月,道宣圆寂,咸通十年(869年)受谥号“澄照”,塔名净光。

      道宣在一生中,与南山律宗的建立、发展有重大关系的事件有三件。首先是“南山五大部”的撰写。“南山五大部”是南山律宗的理论基础,尤其是《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详细叙述了律行的规范,对后世僧众的行为影响很大,被认为是南山宗的根本要典;其次是乾封二年在清宫精舍的设坛授具足戒的仪式。律宗以传习律法为要务,持戒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律宗的戒律十分全面、复杂,特别是具足戒。具足戒也称近圆戒,出家者只有受过此戒才能从沙弥、沙弥尼升格成为比丘、比丘尼。按照《四分律》中规定,比丘戒有250条,比丘尼戒有348条。如此之多的戒条,是律宗强调持戒修行的体现,是使其区别于其他宗派的一个重要特点;其三是道宣的舍利塔。道宣坐化后舍利塔立于终南山清宫精舍,是南山律宗的重要象征。

      虽然“南山五大部”的撰写经历了二十余年,但是这其中奠定南山律宗理论基础的《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是在终南山丰德寺中写就的,而且在“五大部”真正成型之前,道宣还在丰德寺对这五部著作做了较大的修改和增广。所以,道宣律师在丰德寺时为创立南山律宗取得了重大的理论突破,称丰德寺为律宗祖庭无可非议。

      与丰德寺同处后庵山的净业寺则也无愧于祖庭的称号。《宋高僧传》中曾记载道宣在丰德寺时得到护法神指点,说清宫村的净业寺是个好地方,在那里修行可以得道。于是道宣随即前往净业寺,焚香入定,潜心修行。前文所说“清宫精舍”便是今天的净业寺。道宣除了在净业寺卓锡之外,他在净业寺做的更加重要的一件事是在乾封二年(667年)依新法为诸州新进沙门授具足戒。授戒是属于律宗的典型宗教活动,道宣在净业寺开坛授戒,可以说是南山律宗正式形成的重要标志。另外,道宣坐化后舍利塔也立于净业寺中,为后人所瞻仰。事实上,比起丰德寺,净业寺被更多的人认为是律宗的祖庭。

    然而唐末五代之际,由于战火频繁,律宗开始衰落。总体来说,律宗的法脉虽然一直延续到现在,但是在唐代以后律宗已不复往日辉煌。尽管明朝宝华山见月读体律师中兴律宗,民国高僧弘一大师对律宗的复兴也起了重要作用,但律宗仍难以恢复当年的全盛势态。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长安清凉寺
    • 下一篇:从净业寺的变迁看终南山佛教遗存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