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李巧林>>正文内容

    散文:暖心的小米饭(李巧林)

    作者:李巧林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6年08月20日 点击数:

    历史课上老师激昂陈词的告诉学生们,共产党是靠着小米加步枪打退了敌人的美式装备,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小米是救万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大功臣。

    艰苦的战争年代,前有主战场的敌人正面交战,后有敌兵追赶,粮弹两缺,是这种黄澄澄的小米补充士兵体力,为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功劳当属小米一半。那么小米有那些好处呢?

    小米学名粟(su),由于色泽橙黄,又称黄米。属于草本科狗尾巴草,一年生草本植物。

    记得过去每年秋收之后,母亲总会做一餐小米调和闷饭,其实就是将红白萝卜切成丁,加入粉条,蒜苗稍微炒一下,然后将煮成七成熟的小米用漏勺捞出,倒入这些蔬菜中搅拌均匀,上笼一同蒸。

    然后母亲将小锅里捞过饭的米汤中加入开水,麦草小火慢慢熬熟,顺着锅台了圆了气的蒸笼,香气弥漫在屋子里,那个香味是那么的迷人,以至于偷偷的咽下去很多口水,而两个小姐妹如同等待母鸟喂食的小鸟,坐在炕沿上,眼睛望着风箱煽动下,忽明忽暗的火苗,以及映红了脸的母亲。

    当红、黄、白、绿彩色的小米饭端在手中,筷子拨在散散的米饭上,那个馋猫劲就别提了。吃完干饭,再喝下一碗稠稠的小米粥,那粘粘的滋味久久在口腔里回味。

    而现代人工作压力大,应酬多,酒水汤子常常灌得人没有了食欲,这时候若能喝上一碗香喷喷的小米粥,那就再好不过了。小米粥能帮助消化,增强胃动力,富含维生素B1B2,是绝佳的保健品,它对消化不良,口角生疮具有很好的治疗功效,难怪红糖小米粥是产妇的绝佳配餐;且不论《本草纲目》上说小米用来“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实际生活中主妇们是将小米归结到清热解渴,健胃除湿,和胃安眠的范畴。

    以本人二十多年煮妇的经验,煮小米粥的时候一定要开水后再下米,据说不会破坏维生素,还不能和杏仁一同食用,具体为什么,没有过深钻研,只是从母亲哪里口口相传的经验而已。

    如今,秋庄稼渐渐不被人们重视,玉米种植的人都很少了,更何况这种产量不高又歇地的谷子,种植的人更是寥寥无几了,今天难得一见的是这片不大的谷子地,尺把长的谷穗在阳光下显得那么的自信。

    这又让我想到了父亲的话,做人就要像这沉甸甸的谷穗,颗粒越饱满,头沉得越低。任何时候,无论做出多大的成绩,都不能有傲慢之态。

    这就是一株谷子给我的启蒙与启迪,它不但是给予幸福生活的源泉,还是养育生命,谆谆教诲的实例。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麦场惊魂之下凉(李巧林)
    • 下一篇:散文:侯家湾,曾经水草丰美的泽国(李巧…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