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本站动态>> 专题活动>> 网站周年庆>>正文内容

    【十周年征文】我与“长安人”网征文——信马由缰散语贺“长安人”走过辉煌十年(孙康清)

    作者:孙康清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14日 点击数:

    一次结缘,一世朋友

    题记:行再远,故乡总在离心最近的地方。不止那个魂牵梦萦的小村庄,乡党、大小事,以及友人皆亦然。于是我时常千里回眸。

    一直一直,心心念念地想写一篇与“长安人”网有关的文稿。原因有如下几点:其一,我是土生土长的长安后生;其二,顾名思义,“长安人”网是老家的网络,而且早在创建之初我就与她结缘;其三,“长安人”网由一干具有前瞻思维和过人胆识的IT界、文学界如兄长一般的师友开发建构、推广完善,并不断丰富内容涵盖、拓展功用发挥,是一个与时俱进特色鲜明的网站。她的关注面囊括较多,栏目丰富,内容充实,从最上的党政高层建筑,到最下的老百姓生活起居小事,无不涉猎。在长安发展建设和长安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上起到了宣介、引导、监督和助力等多重功效。

    与“长安人”网结缘,得益于卢剑利兄等人的引荐介绍。最初是零六、零七年,起先我在西安《随感》杂志编辑部就职,后来在陕西东方新闻出版研究所直属的《青少年文汇》杂志编辑部就职,其时这类民营传媒纸媒机构受网络电子媒体的冲击,形势每况愈下,令我们一线编辑人员时常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工作的稳定与薪资的增长等方面都成问题,自是无暇多留心“长安人”网的发展。后来在零七年的下半年和零八年的上半年,单位精简人员和杂志改版,我的建议悉数被采纳,因而在《青少年文汇》编辑部里相对稳定一些,随之也就多了与网站的交集。

    那时候网站的整体状况在已具雏形的状态下有了显著提升,我也默默为站长兄等一干人的用心付出所换来的回报叫好。网站开设了“长安娇子”栏目,使长安走出的各行各业网站能接触联系到而又愿意经由网站向外界推介的优秀者与有专长的人都能在栏目里露脸。许多政界、商界、文学界、书画界、摄影界、艺术界的开明人、热心人了解了网站有关情况后,也自发投简历给网站。网站给大家做宣介,打出大家知名度的同时,也吸引更多的人登录浏览,收获点击量提升了人气,这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互促提升的双赢结果。

    忍不住虚荣心,我也毛遂自荐地给站长发了个人简介,记得他回复我时说欢迎我与网站长期联系投寄个人作品,还专门要了我的照片连同简介一并在网站刊发。简介配照片或许是出于网站刊文图文并茂的辅助需要,但我想,更多的是站长对我这位喜爱文学的小兄弟的关爱,他是在通过网站给我做扩大影响的宣传。同时我相信,与我同年龄段的长安(长居和暂居都包括)相当多的爱好文学和艺术的兄弟姐妹都在“长安人”网“讨到了便宜”。

    再后来,由于网络对纸媒的冲击越来越大,以及我当时就职编辑部出现极其复杂的局面,于是我毅然果决地选择离开那个单位,加之后来从事的行业与网络、文学几乎都不沾边儿,也就又少了与“长安人”网的联系。不怕朋友们笑话,我离开这里后,做过物业公司的管理人员、保安、小饭馆的短期传菜员,基本全是不招人待见的工种,但为了一段一段生活的相对稳定,我将这些事一一做得像模像样。那些时日里,各类杂事与身体的乏累同时困扰,别说潜心创作,就是静下心来好好阅读都成问题,曾经自诩高雅的边缘文学爱好者、报刊媒体从业者的闪光标签在我身上荡然无存,我郁闷过、失落过、彷徨过,有时甚至难过地以为,时间会消磨掉我所有的热情,让自己与所喜爱的文学彻底作别。

    令人欣慰的是,逢年过节,我与站长会经常在QQ或手机上联系,相互的问候基本上没有间断过,他除了关心我的生活和工作情况,还多次鼓励我不要将文学爱好撂手,提醒我贵在持之以恒。每每与他联系完,我的心海就会泛起涟漪,有曾经发表作品的欣喜,有文友集会采风场景的怀念,也有与编辑及文友交往的点点滴滴追忆,更有自己要不要再坚持下去的心灵叩问。于是我常常自励,即使不方便写大稿和没有地方发表,我也会尝试灵活练笔,只要条件允许和稍有感觉,就会写上一小篇,一小段,甚至是三五句话,将俗常记写,将心情撷取。基于此,我在写稿方面,虽不敢谈有长足和飞越进步,最起码没有荒废。

    网站不断地在进行着美丽的蝶变,已以骄人业绩傲立信息网络之界,但限于多方面条件的磕绊,一直以来,我只能偶尔择机浏览一下网站,给予他的关注度不是很高。这也似乎有些愧对站长的知遇。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现在我的境况不敢说多么好,但相对稳定了,我将寻求更好的切入点,与“长安人”一同成长。

    “长安人”网站,是十年前在长安定居的旬阳籍许海峰兄长发挥自己所从事行业领域的优长,所促成的一个有着光明前景的有益探索。从今天网站的丰富内容和良好的社会反响来看,“长安人”是一步一个坚实脚印踏踏实实兢兢业业走过来的,足见站长及其这个文化公益团队所耗心血的分量。致力网站建设从侧面反映出了大家对长安新居住地的热爱,站长建设网站的正能量举动,无疑为长安区的发展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故,我以为,可以忽略县际地域一切差别,称呼站长老兄为“乡党”,甚或“陕西好乡党”。

    就网站来说,网站的努力与成长,我非全程和具体的见证者与参与者,但从某种层面说,在精神上我们一直一路同行。君子之交淡如水,贵在有相互感兴趣的话题探讨促进和提升彼此的生活与修养,我坚信我与站长的交往就属这一范畴。

    几点不成熟的建议在这里提说一下:

    助人为乐,对口助残,精准扶贫,关爱有关弱势群体,推广善爱。这需要网站精心筹划,联系乐善好施而又低调不在公众面前显摆的企业家、个体户、生意人,与乐观向上的残疾人、家境贫寒而又品学兼优的学生、致力以双手和能力改变贫困家境的人结成帮扶对子。网站可安排专人或招募志愿者,做他们之间联系的纽带。

    文坛大家文人才子的人数,陕西不输全国其他任何一个省市,早年的“陕军东征”文坛盛事,至今仍引领和砥砺陕西新时代的各年龄层作家奋勇前进。目前,长安区爱好文学和从事文学行业的群体与人员俱数量可观,已形成良好风气,网站可与有关文化部门、文学机构合作、协作,在文学爱好者中组织文学笔会和广义大范围的征文等活动。只要运作得当,定然产生双赢效果。

    建议开设针砭时弊,有深度有力度的评论板块,以文学名著及影视作品评论为主,兼及社会焦点与舆论热点等方面的评论。每期可推荐介绍一两部中外文学名著及一两部影视作品,由多人写评论各抒己见,让受众从多维度对文学及影视作品了解、回味和感知,潜移默化地提升受众的修养认识。当然,需把握导向性。

    可以充实内容的新生板块与内容、题材有很多,在多个行业还有其他一些更有上佳效果的,我这里只是以个人浅见随口提说几点,取舍方面诚需这个文化公益网站团队把握。

    江南的才子西北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陕西的历史人文底蕴非常厚重,古帝都长安(今之西安)是历代封建王朝皇家首选的建都风水宝地,曾有十三个王朝再此建都。

    东北虎,西北狼,陕西冷娃站两行。——陕西人不缺粗狂与豪迈,行事作风憨直果敢,一般的外地人无法相比。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乡党高吼秦腔。——陕西的艺术大家文化贤达层出不穷。而秦腔则是传统文化“爷爷辈儿”的曲艺,据传在秦代乃至春秋时期就已形成一定模式。

    ……

    系列民谣、顺口溜言简意赅地道出了陕西多重特色。了解陕西的人一定知道,陕西大气隽永的优长多不胜数。陕西人如果不能理直气壮地以陕西人的身份为荣,只能说明自己浅薄。

    陕西历史积淀丰厚,文化氛围浓郁,紧挨省会西安市的长安区则更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只要用心挖掘,其魅力总会源源不断地呈现。

    筚路蓝缕,来日方长。勠力同心,再创辉煌!衷心祝愿“长安人”网能以自己独具的魅力,冲出长安,誉满陕西,走向全国,乃至世界,与长安的发展相得益彰,做长安的新“名片”,成为长安一道亮丽的风景!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十周年征文】长安人网是俺踏进文学殿堂…
    • 下一篇:【十周年征文】父亲的故乡(关泠)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