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薛志毅>>正文内容

    散文:父亲节想起父亲(薛志毅)

    作者:薛志毅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05日 点击数:

     在6月19日父亲节、我特别想念我过世41年的父亲。父亲生于农历1914年3月3、逝于农历1975年腊月16、享年61岁又9个月。

    父亲一辈子苦难重重、1932年夏天、他18岁时爷爷薛万胜被杜曲庸医一副药吃反而病故,家里只有三十八岁 的奶奶、十五岁的赵玉芳妈妈、结果家什被夏侯村人哄抢。从而流浪街头。几年后回到薛家堡、结果故居已被堂弟卖给明恩;似乎还留一点祖宗的稻地、在王家堰下首靠张冒脑附近。自己只得借住大润家在名誉家猪圈南首没背墙的两间厦子,父亲和汉德、仁甫合开糖房、几年后在现在住的地方盖了两间半草棚。

    母亲身体一直不好、生了七八个小孩。 据父亲说:最大的和德弟同岁、引姐是第二、还有个巧巧姐、都活到十三岁、患病去世;最后在世上只留了几个月送人的大姐、1947年8月生的二姐、和我。而母亲赵玉芳却在1959年那个苦雨戚戚的夜晚走了、时43岁、但是父亲仅45岁。仅过一年的1960年腊月初八、74岁的奶奶又走了、那时父亲46岁。

    父亲从此一个人带着13岁姐姐和9岁的我过日子,每逢清明寒食父亲领着我俩到塬上给爷爷们上坟、在坡里给奶奶妈妈上坟、就如同男寡妇上坟那样艰难。实际上我的父亲在人格上 是伟大的、在能力上也是受村里推崇的、五六十年代他是位老党员、从五八年起就和天举一起管村里的事、中三村合队的那几年、他一直是薛家堡的领导、忙的不亦乐乎。记得冯家村一老人说:他来大队部办事、进了我家、我和姐姐都光着身子睡在炕上、他则将被子给我们盖上。

    到了1963年、姑姑将姐姐说给了陈家、人家给了100元礼金、父亲用此钱请冯家村的乐人给奶奶办了个红火的三年 。

    六十年代初全国各地都闹饥荒、我们家仅三口人、基本都是劳力、我们家虽然粮食虽然不宽裕、但还基本够吃、每天包谷臻馍、我还能吃上。1967年秋过会前后、姐姐嫁给了河对岸、家里就是我和父亲俩光棍。

    几年后父亲和我岳母给我订下媳妇、我们就见了一面、她也同意、就这样我们的婚姻就定了下来。

    很快我去少陵塬畔韦曲一中上高中去了、父亲一个人在家 、父亲孤独地度过了他的晚年。就这样1972年春天、父亲还拉着不怎么灵活的腿给我盖了三间房、虽然我请假在家半个月、但父亲曾十几个晚上睡不着、砖不够、瓦不够、椽也不够、粮食也不多、但父亲还是熬过来了、立木那天还请全队人吃了个饭、而才摸完薄子上的泥、又下了场雨、给山墙柱子上沾上了土迹。

    但是这十几天确实也忙坏了父亲、十几天睡不着觉、更给他埋下了病根、到了1973年6月、他患病了。又到1975年元月26日、腊月16父亲就走了、可是我在1973年9月上了兰大、他也看到了家里的前途。记得父亲zai1973年9月前后给我说:“咱院子里的树长得那么茂盛、看来后代很发达、我放心了。”

    四十多年过去了、我在试飞院扎了根、儿孙还是不错、日子过得还行。

    但我永远不能忘怀我敬爱的父亲、是他给了我的一切、他永远活在我的心里;在他走后41年的这个父亲节、我在写下这篇文章。’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避雨(薛志毅)
    • 下一篇:散文:话说城河水(薛志毅)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