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话说长安>>正文内容

    长安韩休墓壁画"差点"被盗 盗洞直达墓室

    作者:王瑜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23日 点击数:

     

    “古墓盗掘不仅是财宝的损失,更为重要的是对文化的破坏!”昨日(6月22日),在西安召开的全国打击和防范文物犯罪工作研讨会上,与会的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在给参会人员的讲座的课件中提及长安唐韩休墓,他用了“差点”被盗一空,而幸免于难的墓室壁画就此揭开了唐朝绘画史上的一个谜。

    “差点”被盗

    盗墓者已打好盗洞 只等买家出现再取壁画

    宋新潮在课件中提及的唐韩休墓,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大兆街办郭新庄村。说起该古墓的发现,还与盗墓贼有关。

    2010年,我国从美国追回唐代贞顺皇后敬陵石椁,并由此抓获一个盗墓团伙。之后,考古人员从警方缴获的该团伙的移动硬盘中,发现了许多精美的唐代壁画。宋新潮介绍,当时,通过各种说服手段,盗墓团伙终于愿意指认这些唐壁画所在的墓地,这就是后来被证实为唐韩休墓。

    经盗墓团伙成员交代,早前他们已发现该古墓,打了4个盗洞,其中一个盗洞直达墓室,但并未将壁画切割盗取,而是拍照后保持原样。“他们拿着这些照片给一些文物贩子看,准备找到买家后再盗取壁画。”宋新潮说,幸亏这买家未及时找到,要不唐韩休墓将真的成为永世之谜。

    揭开谜底

    中国水墨山水画成熟期由从提前至唐

    2014年2月,省考古研究院、陕西历史博物馆以及西安市长安区文物局联合组成郭新庄考古队,对该唐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根据出土墓志得知,墓葬主人是唐代著名画家韩滉的父母韩休与柳氏的合葬墓。虽然墓室遭到严重盗扰,但墓葬形制基本保存完整,更让考古人员“惊喜”的是墓室壁画竟然保存完好。

    据了解,在这个方形的墓室里,除了入口一面,其余三面都绘有壁画,特别是北壁东部的一幅用红框框出来的水墨山水画,现已被考证是首次发现唐代的大幅独屏山水壁画。“其构图、取景、用色上都很成熟,填补了唐代山水画从青绿到水墨过渡的历史空白。”宋新潮表示,韩休墓壁画发现将中国山水画的成熟期由宋代提前至唐代。

    “果真韩休墓壁画被盗取,这壁画拿出去放在哪、让谁看都会认为是宋代的。”宋新潮说,盗墓者当初如果是盗取了而不是后来指出来,那损失就真的无可估量了。而正是墓志与墓室壁画相互佐证,才为那段历史提供了实物证据。

    “鹰之系列”

    陕西5年破获各类文物犯罪案件1900余起

    不可移动文物只有在原地保护,才能体现出其最大的文物价值,然而,文物犯罪的破坏性正是于此,即使文物追缴回来,其价值也降低。

    据了解,自2012年以来,我省公安、文物部门连续5年开展以“鹰之系列”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行动,共破获各类文物犯罪案件19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600余名,追缴各类文物7500余件,其中三级以上文物1000余件。

    省文物局副局长周魁英表示,现在的文物犯罪呈现出国际化、信息化、集团化等新的特点,往往都是一个团伙“作战”,根据分工不同,有盗取的,有销赃的,有联络的,他们通过微信等手段互通信息,盗取的文物在国际卖家买家倒手。

    记进课件中“最为痛心的文物盗掘案件”

    1、山西曲沃晋侯墓地盗掘

    上世纪80年代,北京大学考古系对山西曲沃曲村遗址进行考古勘探时,周边的毛庄、天马、北赵等村的村民,开始对分布在此的晋侯墓地群进行大规模的盗掘,包括了11代晋侯及夫人墓24座被盗掘,大量玉器等珍贵的文物遭到破坏。曲沃晋侯墓是春秋墓唯一的遗存,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1995年,参与盗墓的10人被判处死刑,另外还有20名同案犯和参与者、包庇者被判处有期徒刑。

    2、甘肃礼县大堡子山秦国早期墓葬盗掘

    1993年,文物部门接到大堡子山秦国墓葬群被盗,涉及27村庄96人,交易窝点57处,收缴文物568件,账款22万元。“附近好多村庄的村民都参与,场面就像‘上山挖红薯’一样。”当地老百姓后来回忆,当时挖出的大的青铜器“用拖拉机拉”,大量的金器通过文物贩子流失国外。

    3、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盗掘

    1956-1957年由于修建三门峡水库,考古学家发现了这片西周时期虢国的墓地,并对水位线以下的234座墓葬进行了发掘。1989年,当地村民对周边的其他墓地进行大规模的盗掘,当时,许多村民在墓葬群所在地建房,然后从自家院子里开挖盗洞盗掘文物,致使大批的当时的鼎、簋等珍贵文物流失。后来,文物部门在墓葬遗址上建博物馆,希望对墓葬文物原地保护,但村民还是通过地道打通到博物馆内,人不知鬼不觉继续对埋葬进行盗掘。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每小时雨量近30毫米 迅速撤离危险区人…
    • 下一篇:西安北大商会南佛生态庄园开园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