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李巧林>>正文内容

    散文:夏日故事三则(李巧林)

    作者:李巧林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30日 点击数:

    麦稍黄,儿想娘!

     

    此刻想娘,应该是想娘用新麦擀出来的那碗燃面,也或是那方漂着麦香的锅盔,还有娘额头侵出的汗水。

    每到“算黄算割”一声接着一声的催促着的时候,娘就会从楼上取下簸萁,担笼,木叉,口袋还有厝,她仔细检查口袋,缝补老鼠咬过的洞洞,以便颗粒归仓。父亲一边加固着簸萁沿,一边对娘说把板柜里的东西都腾出来,遇到好天气,麦子见三个日头就可以装进柜里储存了。父亲把刃片刀子一个个磨的锃亮,用报纸包起来,放在土墙顶上,生怕我们这些费事的孩子们拿到割破了手。

    磨完了镰上的刃片刀子,父亲又将筛子,木叉木掀一个个检查了一遍,又给架子车轱辘打了气,按了按,才放心的将架子车竖了起来。

    而对于我们这些孩子来说,童年是个没心没肺的年代,不记得三夏大忙的辛劳,只盼望着麦稍黄的时候,大人们会将房屋后面的菜籽地铺平,撒上草木灰,吆着牛,套上碌轴一遍一遍的光场,直到黑光平展。麦场空闲的时间是孩子们的天堂,大大小小、男孩女孩不同年龄的孩子们玩的游戏都会不同,女孩子喜欢玩跳房子,男孩子喜欢玩崩弹球、滚铁环、打尜,整个场院嬉戏玩闹的笑声至今还留在记忆深处。

     

    偷豆角

     

    童年时做过最“为嘴”的事就是偷豆角。豌豆莞缠着麦秆怕过麦梢,紫色的豌豆花谢了不久,豌豆尖上就长出翠绿的豌豆荚,豌豆荚长到大约五公分左右时,肚子中间会鼓起一个个豆子,整齐的排列着,豆荚里面大约长五六颗豆子。这时候的豆荚最好吃了,嫩的不用水煮,摘下来,撕掉两边的筋,直接放入口中“嘎巴嘎巴”脆生生的香甜。

    有一天早读课上,邻座的同学悄悄的说,“北岸子地里有豆荚”。这简直是天大的喜讯,几个人挤眉弄眼一番,偷偷地溜出了教室,沿着水渠向那片土地靠近。为了不被人发现,一个个猫着腰钻到齐腰深套种豌豆荚的麦子地里,开始了行窃行为。

    摘下来的豆荚直接塞到了嘴里,清香的味道很快填饱了肚子,但贪婪的伙伴们并没有过瘾。由于“偷盗”行为属于“一时起念”,事前并没准备盛装的口袋,只好将上衣塞进裤子里,扎紧裤带,形成一个自然的“口袋”,摘下的豆角就装进腰间这个口袋里。

    我们这群行窃者虽然经过精心伪装,匍匐在麦地里,但一般只是把头像鸵鸟一样缩在地里,自己看不到外面,而高高撅起的屁股和脊背早已暴露。不久就有人喊:贼娃子偷豆角啰!吓得我们连滚带爬,跳进干枯的水渠里往小路上跑去。善良的村民只是在地头远远的喊上几声,并没有追上来,他们种下豆角的时候就知道会有这些“馋猫”祸害。

    回到教室的时候已经上课了,老师已经从“线人”哪儿知道了这些人的行踪,看到这几个丢盔卸甲的逃兵,就让我们主动“缴械”。我们只好很不情愿的把“赃物”都掏了出来,摆到乒乓球台子上,站到教室外面等待老师的发配。

    站在外面的我们并没有彻底悔过,一方面猜测着是被那个“叛徒”出卖了,另一方面瞄着那一堆战利品悄悄的咽着口水。

     

    掐帽辫

     

    麦子收割以后,柿子方形的果实渐渐呈现黄色,这会儿也是农人收集麦秆的时候。

    成捆的麦子被拉了回来,大婶大妈们拿着小板凳坐在场院里,开始抽麦秆,麦穗用刀子割下来,将白白的,直溜溜的麦秆挑选出来,这会儿叫“抽麦秆”,农闲的时候,将麦秆泡软,四根为一组,搭起来,左右来回折,一条长长的帽辫就开始加工了。掐好的帽辫有一尺二寸长的竹板卡着拉回折二十圈,为一扎,一扎上等品可以卖两毛五,中等的卖两毛,差点的卖一毛七,等外品供销社是不收的,妈妈只好给自己家人缝成草帽,这种草帽戴出去是会遭人笑话的,被称为“给秃子sa上挠痒痒”,所以都会精心辫着帽辫,生怕出等外品。

    最有趣的是我们的那些小伙伴,下午放学后就会组织起来,比赛掐帽辫,我们的比赛方式比较独特,坐在树上掐帽辫,看谁掐的帽辫挨着地谁就胜利了。柿子树是我们的最佳选择,上树之后,找一个有利位置,靠在树上。一声令下,大家开始起头,双手拇指食指飞快的交换,一条白白的辫子很快就形成了。

    扇形的叶子在阳光下发着光,光影透过叶子洒在一张张紧张而欢快的笑脸上。

    大约半小时左右,第一轮的比赛结束了,冠军产生,然后又开始下一轮比赛。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路在呻吟、车在呐喊、心在颤抖
    • 下一篇:散文:我那与天争夺口粮的父老乡亲(李巧…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