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文学朋友>>正文内容

    散文:苏北农村奔丧记(宏辉)

    作者:宏辉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11日 点击数:

    4月15日下午,91岁的婆婆在家去世。闻讯,我们一家三口各自向单位请假,在经历了当日机票告罄,自驾车出行路途太远,又逢天降大雨,夜晚赶路不安全等一番尝试忙乱后,终于登上了开往苏北的列车。

    次日中午13点半到家。4月的苏北农村很美,满眼都是黄灿灿的油菜花、绿油油的麦田,还有一汪一汪的水塘,倒映着错落摇曳的树影,映照着一孔又一孔的小桥......还没从眼前水彩画般的景色中回过神,接我们车就驶进了家族院子。

    丈夫先下车自顾自哭奔向灵堂,等我下车一抬头就被震撼到了:满眼都是披麻带孝的孝子贤孙,我站在专门让开的小道上恍惚不知所措,有人指引我来到婆婆灵前,堂里早已哭嚎一片,混乱中定神看清婆婆面容祥和地躺在水晶棺里,耳边环绕着不绝于耳的哭声,这种哭有腔有调,调子像是在哀嚎,但声腔里念念有词,很像是说唱,与我想象中的哀伤有些违和。

    我和婆婆一起生活了七八年,感情很深,听到婆婆去世,在家就几次泪流满面,可此情此景,我却一时哭不出来,注意力被她们有趣的哭丧吸引了。

    尽管丈夫给我打过预防针----哭丧是礼仪是习俗,但这种哭丧还是让我猝不及防。

    婆婆在村里辈分很高,很受大家族的尊敬爱戴,闻丧,子子孙孙几十口都在第一时间从全国各地赶回。婆婆是高寿,乐队吹吹打打的曲目以喜乐为主,细听有大开门、小开门、西洋调、打起鼓敲起锣、浏阳河、四季歌、小白杨、编花篮、渔家姑娘在海边、珊瑚颂、闪闪红星等熟悉的乐曲,传统哀乐只穿插着吹一吹。虽然乐曲大都是欢快的,但是大功率音响发出沉闷的重低音,使每一支曲子都足够厚重。每逢亲友来悼,妇女们很有腔调的哀哭,在这种吹奏的哄托下,气氛显出几分庄重大气。

    还有很震撼的一幕:守灵期间要给婆婆送六顿饭。每次送饭,孝子和孙辈们手捧白色哭丧棒,重孙们则手捧红色哭丧棒,妇女们披披挂挂,一行几十口哭哭啼啼跟在乐队后面,每逢这时,我行走在队伍中,想到婆婆年轻守寡,拉扯丈夫和哥姐五人,含辛茹苦遇到的种种艰辛,会不由自主泪流满面。

    丈夫在家中排行老五,是幼子。早逝的公公兄弟姐妹六个,这一辈人都己先后离世,但个个都儿孙满堂,婆婆生前就是维系这个大家族的一面精神旗帜。婆婆的去世,无疑是这个大家族的一件大事 。

    这两天,我在想:是什么力量把这几十口人凝聚在一起?夜深人静,想起了不久前厉以宁先生在一次讲座中的话:“传承靠的是文化的力量!”

    需要一种仪式纪念老人家,需要一种形式凝聚家族。家族尚且如此,家国何不如是?

    凝聚家国的力量是什么?主流信仰要用怎样的形式才能深入人心,打动人心?今夜如是问......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诗歌:怀念母爱(李生辉)
    • 下一篇:散文:夏之韵(杨柳)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