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文学朋友>>正文内容

    散文:秦岭深处有人家(孙康清)

    作者:孙康清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19日 点击数:

    今岁仲秋,经友人推荐,我有了一次大峪沟之行。出发前,我对此行充满了憧憬。也正是这一行,让“大峪沟”三个字在我的心头烙下了深深的印痕。

    大峪沟属秦岭山脉,地处西安市长安区引镇最南端,全沟长约七十里,最西端与商洛市的柞水县接壤。出大峪口村西口继续向西行进就步入了大峪沟地界。

    沿山道缓步向前,不时地可看到少则两三户,多则十一二户的居住村落,依着山势,散布于山脚下道路旁较高处的开阔地上。房前屋后,高坡种瓜,洼地栽豆,大峪河弯曲绕过,可谓依山傍水。

    一些房舍的前檐墙壁上,挂有辣椒串、大蒜串、豆角串;院落里有老人在剥核桃、拣花椒、整理蔬菜;也有三三两两的老人穿着粗布衣服围坐一起,一边美滋滋地吧嗒吧嗒吸着旱烟,一边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着,间或里还会喊一两声咿呀学语蹒跚练步的小孙儿别跑远;不大不小的灰毛家犬耷拉着脑袋乖乖的静卧于上锁的门前,土鸡在当院里闲庭信步,不时地刨刨这儿啄啄那儿觅着虫儿吃,见生人过,犬吠鸡惊。这一切显示着十足的山村烟火气息,也正是这一切,让人觉得大峪沟充满了生气与活力。

    那清浅的河水时而潺潺,时而哗哗,时而汩汩,时而淙淙,时而又叮叮咚咚,像极一首美妙的曲子正被乐师弹奏。深浅不一的水潭于大峪河河沟一线自然铺排,最深的约两米左右,积水澄碧,潭清见底,可赏鱼儿翔游之姿。

    虽秋意甚浓,山道旁可叫出名儿和叫不出名儿的各色野花,依然次第绽放,展示着生命力的坚强不屈。阵阵凉爽的秋风助推庄稼、野草、山花、茂林的气息拂面而过,让人心情舒畅,倍感惬意。

    一些鸟儿在山林间唧唧喳喳、咕咕呱呱地鸣叫,欢快地赛着歌喉,遇游人经过,会呼啦啦地一个接一个从游人的身边、头顶飞向不远处的另一片山林;或在游人头顶盘旋飞翔,好像在对远道而来的客人进行着特别的欢迎仪式。

    山势起起伏伏,一会儿平坦柔和似卧牛,一会儿又参差嶙峋若天庭的怪兽下到凡间,让人惊讶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适逢多云天气,我经历了一场可遇不可求的山间太阳雨。一大片较重较低的乌云从头顶飘过,我所处的地段似乎一下子暗了许多,而不远处的天空依然艳阳当空。对这神奇的天象还未回过神,雨滴已然落下,初若牛毛,瞬间大成豌豆,不大工夫云层散尽,头顶的天空又立刻晴朗起来。

    据传,大峪沟原生态的山水美景已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人(含外国游人)欣然前往。这固然是好的一面,可大峪沟沿线老乡的居住与生活现状却不能不让人忧心。当地人住得较分散,一些村落,用古诗里的话语“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来形容,绝不为过。人均可耕地拥有量很少,就连山里的柿子、核桃等果树,也是由各村委会按家庭人口进行分配的。房舍的墙壁多以黏土夯就或以土坯垒成,下面辅以青石做房基,房顶还是那种老式传统的青灰色弧线型小瓦。

    山道旁有一所破败关停的小学学校,昔日的教室已荡然无存,仅剩一些残垣断壁。我在想,是老师们不堪工作环境的艰苦与信息的闭塞,找寻这样或那样的理由离开了,还是当地的老乡们不重视孩子的就学?

    那个村口,有户老乡用麦秸杆铺满房顶用以遮风挡雨,那些麦秸杆已呈黄黑色,看得出已使用了较长时间。房内正门的右边,有一个土坯砌就的临时灶台,左边不远处是一个土炕。房间内靠里用简易的隔挡墙隔开房子的空间做了几个卧室,不难猜出,一家几代人就一同吃住在这个房子里。家用器具与生产农具随意放置,显得杂乱无章。不单房间内卫生状况极差,窗顶和门脑尘附烟熏的痕迹也十分明显,让人不忍多看。整个房子孤独地立在村口,显得很为突兀。先贤杜甫感慨生活环境恶劣而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目睹老乡如此居住条件,杜先贤低沉、悲愤的幽怨吟咏之声,穿越千年的历史迷雾,就那么让人无从防备地硬生生在我的耳际回响。我仿佛看到了诗圣愁苦、无奈的神情与仁人之心,蓦然一惊的同时,一种怪怪的滋味自我的心头升起。

    又据传,古时,大峪沟是西安通往安康的茶马古道。沿途店面星罗棋布,大峪口村作为进出的口岸,店面最多,也相对集中。整条沟里商贾、僧道、游人熙来攘往,昼夜络绎不绝,呈现出一派热闹的景象。而如今,昔日的繁华已无迹可寻,目力所及处,除了原生态的山水富于美感外,贫瘠落后的现状使人心生怜悯。

    我们生活和工作的环境,高楼大厦,洋房别墅,室内房间宽敞,窗明几净,现代化设备添置一件又一件;室外道路宽阔且笔直,交通便捷,绿化带鳞次栉比,健身散心的场所随处可见。当我们在聚会上优雅地举杯,当我们在练歌房自以为是地亮嗓,当我们在风景点潇洒地留下足迹按下相机快门,当我们在咖啡馆听着音乐慢品咖啡……我们难以感触,我们的同胞,我们的乡亲,还有一部分人,其生存居住的状态仍然处于十分贫困的境地--而大峪沟就是这方面一个典型的缩影。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我们大多数人给予他们的关注太少太少?

    返回的路上,我看到有老乡用从河道里挑回来的水浇田喂鸡。在一些喜欢想象的人看来,这就是田园生活。其实不然,这一现象显示的只是当地人生活水平的低下和生产建设的裹足不前。当地老乡讲,他们不愿意用锄头一下一下在田地里刨挖,他们希望党和政府的富民政策能在他们那里深入化,细致化,希望实用的山村现代化农业生产机械能在他们那里推广开来。

    有大姐问我要不要喝口水歇歇脚,我略有诧异地停下脚步,大姐见我迟疑,忙诚恳地说是不要钱的。我婉拒了。我想,热情好客,勤劳勇敢,淳朴善良的大峪沟人,在党的西部大开发历史性大举措带动下,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扶持指导与他们自己的努力奋斗下,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我期待着这一天早日到来。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梦里水乡—— 周庄(刘红娟)
    • 下一篇:散文:母亲节的槐思(孙康清)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