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孙宝田>>正文内容

    散文:平常的足迹--怀念作家柳青(孙宝田)

    作者:孙宝田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30日 点击数:

    “立冬以来,汤河流域一直没有认真地冷过…….。隆冬的渭河平原,白日仍旧温暖如春……。”

    这是多么熟悉的文字,多么朴实的语言,自自然然,平淡如水,朴实无华。这就是作家柳青在创业史第二部上册中的开篇语。

    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心中像春天的日头,暖暖的畅快,沿着汤河,你会寻觅到作家当年的足迹,和留在长安十里蟆蛤摊上的深深脚印……。

    一九七七年秋天,在长安县百货大楼,我遇见了作家柳青,说了半句话,那是在送别他到楼梯口时隔着人群说:“有空来呀……!”

    说起来可能没人相信,其实这是真的,信与不信那是你的事情,我也没办法。

    我是七十年代入商业干事的,是个商人,却没有干过生意,说是文化人,却在商人堆里过活。同时还有个怪毛病,爱好胡抄乱写,但也写不出好文章,只能是一天胡怏的混着。

    那年,我记得是个秋天的一个上午,百货大楼二层楼上顾客如云,门市沸腾,人群中,一位极普通的老人拄着拐杖,穿着背带式的西裤,白衬衫,(因为病的原因)走几步,要用手中的气囊向嘴里吹口气儿,显得很困难的样子。他走到柜台前,浏览着商品。柜台内有一位是县业余作者的营业员认出了作家,脱口而出“柳青”!我们几个爱好文学的都围了过来,隔着柜台与先生交流起来,(当时的政治活动,叫批判资产阶级法权),我们也都不懂得“资产阶级法权”是个什么东西?作家用自己的渊博学识,详细讲述了“资产阶级法权”的根根筋筋,又谈了文学创作的方面的理论等等。亲切感人,听了以后,我深切感到咱读的书太少了,懂的事太少了。文学天地里有学不完的知识呀?

    因为身体的原因,不得不就此分别,(当时,柳青住在西安市干部疗养院,位置就在东街去砖厂和夹皮沟的二岔路口上),我送他到路梯口时,说了:“再来呀!”的那半句话。后来,我们几个年轻人专程去疗养院探望他,却未能如愿。

    谁也没想到,使我久久不能忘记的那离别的半句话,竟成了永别的半句话。

    他也一直没有再来……。直到第二年,1987年6月13日北京传来噩耗, 作家柳青,告别了他辉煌而苦难的一生,离开了长安人民。一时间汤河悲流,终南含泪,黄埔塬张开了她宽广的胸怀,拥抱了作家柳青,人们悲痛之余,更加愤慨那些曾因政治而狂,因运动而过激的人的无知,皇甫的这片土地让他们在先生坟前而悔恨,而忏悔……..。

    我因此原因,也热爱起文学来, 为了不能忘却的怀念,记得也是一个冬天,我又买了《创业史》,是1977年陕西出版社第一版,定价0.38元人民币,至今我还保留着。

    两千零六年,我去了柳青在黄埔的故乡,拜谒了柳青墓,令人心酸的是柳青故居,已崖塌坡陷,已不复存在,那汤河边上的皂角树还在,柳青的足迹还在,……..。回来后,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往事悠悠,往事如云,时隔30余年之久,许多往事已成烟云而淡忘了,唯独和柳青先生的谋面和那临别的半句话,使我久久不能忘怀。

    但是,要真地用文字把它写出来示人,只能说我不事张扬写不出来。一个小老百姓和作家谋面,就是写出来人家也不信。

    事至今日,这件旧藏于心的心事,我就用这支粗笨的笔,把这一段不为人知的谋面,变成鲜为人知的怀念吧!让我们的后代沿着柳青的足迹进步吧!

    但愿,这朵赖放的花,能给人们带来余香和永久地芳菲。

    长安与柳青有缘,皇甫人不会忘记…….。

    我无意于宣扬什么,只是想把这平凡的谋面记住!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诗歌:洒泪唤君还(孙宝田)
    • 下一篇:散文:夜宿水秋池(方僧)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