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文学朋友>>正文内容

    散文:回家的路 ---- 献给一直深爱的村庄(胡新辉)

    作者:胡新辉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6年02月15日 点击数:

    小时候,家在村东头.有一条伸向外界的羊肠小路,来往有两个架子车的宽度.在那时,这条路,就是通望幸福的天路! 我们村叫索罗村,坐落在南山脚下。’因为一颗叫桫椤的树,才有了这个吉祥的名字。是方圆有名的水稻村,莲菜村!著名小品演员郭达“换大米”的讲的就是我们东大大米祖辈们的生活离不开村东,村南的这块福地,春耕,秋收,育苗,插秧……收获的季节,再去光场~扬场~无论搭麦秸子,还是草垛子!都是考验你是不是一个合格的行家里手,对于这片深情的土地来说。

    夏忙的时候,匆忙的收完小麦,紧接着就插秧,播种~虽然我们没有北大荒的富饶美丽~却也时常能听到水田里的蛙鸣,和树上的知了叫个不停!再掺和着簇拥在田地里的几亩荷塘~印映衬着伟岸的秦岭~流淌的高冠河水~才让这个宁静的村落,成为名副其实的渔米之乡。 农村人,喜欢变废为宝,小麦秆压扁可以造纸,也可以生火做饭。有名的锅盔就是要用铁锅,麦秸一把一把慢火烙出来的。稻草可以编织成草帘,提供给砖厂或者大棚菜用来调节温度,湿度!荷叶要等到白露时节过后,采摘下来,晾晒干了,用来“搭蒸饭”!田间地头的荠荠菜,鱼腥草,水芹菜,车前草......滋润了一代又一代人。雾霾根本和蓝格莹莹的山水田园着不上边。吃馍就葱,咥一碗穰活劲道的裤带面,喝一口原汤,那简直就是一种难得的舒坦,嘹扎咧!

    村子里,没有特别的大树,不像东原上,至今还依稀可见的参天古树,因为时代的变革,曾经贫穷的人们,早把有关那座寺院的遗迹,在除旧破俗的运动中,消失殆尽!能流传下来的,只有种渗透在骨子里的记忆。锣鼓家伙是老一辈传承下来的,婚娶嫁女,给娃娃做满月,上梁盖房。只要是喜庆的事情,一说敲“家伙”闲散的青壮劳力,都能提起精神。敲打着熟悉的“十样景” ,“老虎抬蹄儿”等鼓谱,释放着来自秦地最彪悍的喜悦激情。也或者聚集在村中的戏楼之上,扯两嗓子秦腔。来抒发心头的欢欣!也曾经有秦腔大家发过这样的感慨“沣河两岸,唱的瞎好,一亮嗓子,就知道漏气没漏气”。意思就是说,沣水两岸,秦腔艺术根基浑厚,深受老百姓青睐。逛庙会,赶集市,只要有秦腔表演,那就是人海拥挤,座无虚席,足可见,宽厚的农村生活,和原生态的风景,展示出来的八百里秦川,独有的民俗风貌!

    村里有个传统,人死上山,走南头;婚娶嫁女,到长安走东头;至户县,走西头!大小仪式在村十字!索罗村这地方,也是一脚逛两县的地方。著名的高冠瀑布,草唐寺隔村相望。在老人的记忆里,只有四通八达,才能显得人丁兴旺!过去因为缺碘,而影响了人口生育质量!自从关中旅游环线的贯通,那些不堪的遭遇都挥之云散。无论是进城还是出省,和外界的距离不断缩短。伴着大学城的兴建,政策性的搬迁~大家都过上了富足的日子,幸福指数也不断攀升!

    如今,西工大长安校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左拥右抱,环绕在新村周围。村口的花卉市场,柳园公园;以及独具特色的渔家乐,农家乐,都随着这条关中环线,而富有生机!旧时的贫瘠,或许只能是一种记。,在之后的日子里,只能是淡忘。流淌在人们记忆里的东西,是抹不掉的传统和回不去的村庄。田没了,却有了农家小院,地丢了,在探索新的经济转型!山水大美的长安,富饶美丽的新农村,家是每个人的牵挂。相信勤劳宽厚的索罗村人,依靠这条贯穿关中的风景线。会再次展现不一样的“小江南”。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春天来了(雪精灵)
    • 下一篇:诗歌:丈八文化艺术馆之歌(王学悌)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