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王亚凤>>正文内容

    (散文)青山多妩媚

    作者:王亚凤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19日 点击数:

    九九艳阳天结束了,雾霾天开始。每日推开门见混沌一片,真觉得进入了“十面霾伏”,恨不得屏住呼吸,越快逃离越好。不由得怀念起彼时的清风明月朗朗乾坤来,然而没有时光隧道。恋恋红尘,若作短暂逃离,能逃到哪里去呢?还好城之南,有莽莽秦岭巍巍终南,尚青山不老。感谢上苍,赐予秦人这最后的藏身之所。君不见,古往今来,有多少智者、贤达、能人、显要,得意时行乐南山,失意时退守南山,在终南山留下多少不灭的足迹。当然,那时并非为雾霾所累,时至今日,秦岭才成为真正意义上普通大众精神与肉体的最佳避难所。

       几年前结识了一帮人,他们跟大山熟稔得让我嫉妒。秦岭七十二峪月月相会,跟串门子似的。像我等舍不下世俗繁华又愁苦于压力山大的人偶尔想钻进真正的大山寻求减压,只有跟随这些大山的熟人进入,才不会遭到大山鄙薄,整你个晕头转向。于是乎几次下来,在被大山的魅力征服的同时,我也被身边这些山的朋友们深深感染了,很想写写他们。然而也不容易,他们互相推诿,踢皮球般把我从这个踢给那个,搞得我认不清“庐山”真面目,只能在“山中”流连。在他们亲身体验过所留下的丰富多彩的视频和相册中再次迷失,走不出这些普通又特殊的人群流光溢彩的风景与人生。

    先从我比较熟悉的“长安驴行团”说起。我认识该“团长”时还没有这个团,这个网名“长安笑生”的人,只是个病休在家的IT工程师,与我共同混迹于长安文坛,写写文字涂涂鸦。无意中得知他除了电脑、摄影玩得好,还是一头不折不扣的“钻山豹”,便试探着要他带路。没想到还真熟门熟路举重若轻,当得起一个优秀的“山导”。很快旗下便聚起一杆人,逢周末就商量上哪道梁了。就这个“长安笑生”,一直也没看出他身患何疾,他不装我们也不问。爬起山来不像骡子不像马倒真跟一头野驴似的不紧不慢不吭不哈,连呻唤一声都不曾听见过。谁需要帮助自然而然会喊他,而他也总是好脾气地微笑着有求必应。其实有他在似乎一切都妥帖,并没有遇到什么大麻烦。一路但见青山妩媚,天格外蓝,云格外白,涧水潺潺格外温存。除了深深浅浅的绿树丛中随处可见的白色垃圾让人心生厌恶。

    但驴友上山哪能不带装备?吃喝用度哪能不产生垃圾?那如何才能避免对爱之如家的大山产生危害呢?除了具备自身修养之外,还得有一些户外运动所应学习的基本常识。这些,我在另一个户外运动队学习到了。登山环保守则——LNT的要求:

    LNT的六大准则:
    一、事先计划并准备;
    二、在能耐受人类踩踏的地表行走及扎营;
    三、背上山的东西通通都要背下山;
    四、适当的处理所有你不能背下山的东西;

    五、留下你所发现的任何东西;

    六、将火的使用及对环境的冲击减到最低;
        其中所列一些小细节,读之让人心底感动,比如:避免使用稍微被使用过的营地,这样可以给土地一个复原的机会;将声音以及视觉上的干扰减到最低,做任何你可以想到的事来保持大自然以及营地的宁静,因为这是大多数户外活动者亲近大自然的原因;历史遗址是全民的资产,不要破坏这些地方,扎营时也要远离这些地点;在远处观察野生动物即可,而且不要试着喂食这些动物;避免破坏营地,例如在树上钉钉子,或是用树干来做椅子,这些都只是为了一时的舒适;不要将石头或者野花带回家;不要成为一个笨蛋,不要将任何食物留在营地,这样会干扰野生动物的自然行为;掩埋垃圾是不好的,因为野生动物会把他挖出来,焚烧垃圾对环境也是不利的······

     

    这个团队叫益友登山群,是常明章老兄介绍给我的。常兄是个博览群书却虚怀若谷的人,跟长安笑生是一对铁打的“野驴搭档”。我向他要一些照片,打算给环保杂志写写咱们“长安驴行团”爬过的山和做过的事。常兄正在任职的报社值晚班,很干脆地拒绝:“没有!”大概怕我委屈,又赶紧踢个皮球来安慰我:“环保有人做,你找飗飗吧!”

    飗飗是益友的“老大”,也在长安驴行团的QQ群里。原来常兄微信里图文宣传环保行动的主人公就是他啊!可是飗飗也低调,只寥寥数语跟我问答了几句,将我加进益友的公益环保群,便叫我自己在群文件里看视频看图片去,并再次将皮球踢给“老李”和“佩佩”他们。跟“老李”一聊,才知道该“老李”,也只是个“小李”。佩佩我还不知道是哪个,但见群相册里的美女们一个个活泼泼生动无比,青春活力扑面而来。一下子喜欢上这群人,喜欢上他们一路行来一路嗨皮一路乐此不疲捡拾垃圾的这道道美丽山岭。

    如果你不能亲自走一趟秦岭,你不会领略大山之美;如果你不跟这些心地纯净的驴友们共同走一遭,你不会懂得心底无私天地宽的深刻含义。秦岭是那么迷人,无论季节,无论阴晴雨雪风刀霜剑,生长在其中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一块石头一只小鸟,以及那些随着光线流转气温升降而变幻无穷的天空与云雾,日出与晚霞,无一不吸引着众多的自然爱好者趋之若鹜。然而不少人在攫取的同时,不知道呵护她,不懂得造福子孙万代的道理,所过之处一片狼藉,让关爱环境的有识之士深深痛惜。

    这些深爱大自然的环保人,在某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士眼里,或许难以理解,不够高端大气上档次。他们往往身着随意的休闲运动装,在严寒酷暑中苦行僧般攀爬;往往不拘小节席地而坐,粗茶淡饭将就一天;节假日不去逛街享受灯红酒绿,却宁愿钻进山里来做个义务的“清道夫”;他们身背行囊腰间还挂着污物袋,经常弃捡拾工具不顾而直接上手抓取不洁之物,弄得好端端的女孩子跟捡破烂似的,本该潇潇洒洒的小伙子搞得跟挑山工似的,何苦这么不优雅不美丽呢?不是作秀就是有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吧?

    要不要苦口婆心地去解释,去宣传呢?我看到他们更多的是淡然一笑,用行动去感召路人。于是,在我们偶尔上山的途中,就常常会遇到这些捡拾垃圾的人。起初我们会以为是拿着工资的林业工人,瞅瞅自己刚丢到树下被他们捡进袋里的香蕉皮,我们理直气壮地责问:为什么不多放置一些垃圾箱呢?这时候才听到他们心平气和的回答:这里尚未开发,请大家自觉维护。我们的脸不觉红了。是啊,难道,我们不是为着山清水秀蓝天白云而来的吗?是否因为,我们只是偶尔逃离红尘即兴到此一游的客人才如此漫不经心,而不像他们,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

    倘若如此,岂不是硬生生的,将自己和他们分做了两类人:人家是惟愿天长地久的大山主人,而我们,是突围撤退来的逃难徙民?人家悉心打扫养护,咱们丢盔弃甲狼狈逃窜,仿佛过了难关再也无需回转?打着小算盘想一想,这也未免太不划算了,岂不是活活地断了自家后路,以后还有脸面再来避难吗?

    呵呵世故了。回过头来看看这群单纯的人。且看他们从山里传回来的照片,很明显缺乏专业摄影水平,也未经PS,但每个人都很孩子气,争先恐后积极发布自己拍到的好东西。就如同一群郊游回来的小学生,叽叽喳喳交上来一堆儿作业,阅卷的老师看了一下子笑逐颜开:景致基本无二,却各有各的视角,充满生趣。莹澈的天空布满雪白的云朵;清凌凌的小溪有着玻璃质感的歌喉;有人发现了一种美丽的红色浆果;突然有“佛光”乍现,穿破天宇,遍洒山谷;暗绿的苔藓,附在苍劲的岩石上竟如丝绒般腻滑,她是在对他耳语什么?一只白猫的出现让队里最小的白衣少女温情脉脉;山里的雨来得快去得也快,披挂上鲜艳的雨衣大家依旧嘻哈;雨后黧黑的枯树上冒出一簇簇“耳朵”;这朵丰厚的橙黄色的大蘑菇叫什么名字呢?

    深秋季节,秦岭处处姹紫嫣红。那各种层次的赤橙黄绿,将大山点缀得格外迷人。驴友是最懂得秦岭成熟之美的,在第一场雪落下之前,秦岭会竭尽全力喷吐出最后一丝色彩,随后进入一个漫长的蛰伏期。游客会在这时候闻香而来,借着七彩斑斓装点自己。这个时段也是大山备受考验的严酷时期。七十二峪已开发成熟对外营业的景点毕竟有限,大多不具备保护能力,只能靠志愿者来宣传维护。

    我看到我们的环保志愿者再次出征了。

    小峪,白石峪,小五台,万花山,雪瓦山,圭峰山……处处风景如画,让人如痴如醉。然不能细看,但凡能落脚的各处平台,游人稍息过后,仍然不可避免的遗留下各色垃圾:食品包装袋,卫生纸,矿泉水瓶等等,实在是触目惊心大煞风景。有人顽皮,把垃圾挂在树梢;有的随意,丢弃于荆棘灌木丛中;羞涩点的,将垃圾悄悄踢至旮旯拐角——却都成为环保者费尽心思清理的难题。蒿草枯萎,芦羽离离,有人就在这样的草丛中烧烤,香气四溢。然而他们不得不上前殷殷嘱咐,要求务必处理干净,万不可引起森林火灾;为做一根登山杖有人正欲攀折树枝,要果断阻止;光影摇曳,鸟鸣山涧,有人吊在两棵小树间的绳床上陶醉着,环保人士来扫了兴;还有人在遗址山墙古柏石柱处处“留痕”,环保人士亦当仁不让挺身喝止……

    有时也遗憾,没玩好,尽“管了闲事”了,然而看到大多登山爱好者其实都通情达理,虽然受到责备但很容易接受,甚至主动要求加入志愿者队伍,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又不觉精神大振,感受到这项工作的必要性及崇高意义,不免挺起胸膛严肃认真地系上绿丝带,我们,以此为荣!

    圭峰山上,山泉涌流飞珠溅玉。三三两两的写生者散落于清流溪石间,全神贯注的样子亦是一幅画;一道坚实的“龙脊梁”横贯东西,又仿佛一棵巨树,为两岸联通心甘情愿倒伏于崖间,架起一道天然桥梁。环保志愿者们在此放下重负,童心焕发。他们默契地同时起跳,牵手,依悬崖做出各种高难动作,大摆阵容来个千手观音……

    此刻,你只看到生命如花般绽放,激情飞扬无拘无束。那些我们在都市高楼、商场人流中看得太多的脸谱都跑得无影无踪。那些被我们以为常态的冷漠骄傲,高贵矜持,那些僵硬的呆板的规定动作,通通不见了,只化作这青山绿水、蓝天丽日下一张张热情洋溢的脸。还有一颗颗透明的心,在天地间发出通通的巨响。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作者简介:王亚凤,诗名马铃薯。70后,长安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华商报副刊签约作家。现居西安未央湖。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柿子 柿花
    • 下一篇:(散文)我看到的张敏其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