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扶贫动态
    • 扶贫信息
    • 经验做法
    • 扶贫政策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乡村振兴>> 经验做法>>正文内容

    西安率先完成整体脱贫 攻坚“眼皮子底下的贫困”

    作者:李勇 陈钢 李华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30日 点击数:

    发达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村“贫困角落”,是协调发展的“刺眼短板”。农村贫困面较大的西安市,近三年超前实施“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建立专业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格局,提升大城市带动效应深化产业扶贫。截至目前,现行标准下西安36.6万贫困人口实现整体脱贫,为大型城市攻坚“眼皮子底下的贫困”带来启示。

        超前谋划“补短板” 攻坚“周边农村贫困”

        一边是经济发达的国际化大都市,一边是七个县区近40万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如何加快脱贫步伐,填平城市周边“刺眼的鸿沟”,是“十二五”初期西安市城乡统筹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

        在蓝田县、周至县等地山区,虽然距离西安只有上百公里甚至几十公里,但山大沟深、交通不便、贫困深重的村落十分常见。在蓝田县,“十二五”初期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已得到历史性改善,但60多万人口中贫困人口仍有10多万,绝对贫困人口有1.88万人。

        “为了提前布局‘补短板’,西安市2013年启动实施了扶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魏民洲说,“通过超常的投入力度、全面的机制创新,使36.6万贫困人口按照现行标准整体脱贫,为‘十三五’时期西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市36.6万贫困人口整体跨越贫困线,得益于扶贫工作格局的全面壮大。”西安市扶贫办副主任杨建利说,“近三年除了财政投入空前增加,西安市还立足大型城市优势,发动了500多个机关单位、1000多家民营企业参与。”

        发挥大城市优势 壮大扶贫工作格局

        三年来,西安市各级财政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0多亿元,是2001年至2010年扶贫总投入量的2.7倍。蓝田县三官庙镇过风岭村村民冯社教说:“以前做梦也想不到,咱这穷家庭也能盖起新房子!一个大客厅、三间卧室,像是城里人的楼房。”村支书王先峰说,搬迁户建新房花费近13万元,个人只承担5万元。

        西安市对574个贫困村、36.6万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分别制定产业扶持、困难救助和保障兜底具体措施。为了确保帮扶精准到位,发动了516个机关单位和2万多名干部包村到户。在周至县王家河镇东涧沟村,老村主任黄振玉激动地说:“西安城投集团干部每星期都来村上工作,现在10来公里的路修好了,黑猪、土鸡、核桃产业大发展,家家都有事干,农民收入翻了一倍多。”

        西安市还开创性地发动了民营企业大规模参与扶贫。西安市工商联主席王欢畅说,1000多家民营企业开展了资金、创业、产业、就业等多种形式帮扶,累计投入资金6000多万元,完成了99个村的扶贫任务。比如,陕西比盈公司向贫困户捐赠了价值500万元的优质核桃树苗,并为农户传授种植技术、提供肥料和销售渠道。

        “近水楼台”兴产业 区域协调发展促扶贫

        瞄准大城市居民消费潜力,借助贫困村的生态资源,发展“近水楼台”的产业,成为西安本轮扶贫的亮点。

        城市消费带动了“休闲旅游扶贫”。在长安区五里庙村、蓝田县东沟村、周至县曹家滩村等贫困村,扶持兴办“农家乐”带动了贫困户稳固脱贫。长安区五里庙村村民杨换玲,去年移民搬迁建起了新房、办起了“农家乐”,今年已经收入3万多元。她说:“村里‘农家乐’已经办了二十几家,一批贫困户变成了富裕户。”

        西安市扶贫办介绍,本轮扶贫攻坚中,探索扶贫帮困与企业发展“双赢”的开发项目达到30多个。蓝田县扶贫任务居西安之首,副县长张西锋说:“本轮扶贫开发突出产业带动,许多开发项目让贫困村迈向富裕村,为县域经济注入了新活力,缩小了地区发展差距。”

        三年前,蓝田县洩湖镇簸箕掌村经济落后,人均收入只有2000多元。记者最近在这里采访看到,移民搬迁的301户徽式小洋楼错落有致,500多亩观光农业项目已规划建设,可接纳5000人的小吃一条街已投入运行。村支部书记李志刚说:“扶贫过程中,西安鼎天集团看中了村里的青山绿水,已经投入1000多万元开发旅游。再过两三年,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就地打工等,可以实现年人均收入2万元。”

        大城市周边扶贫攻坚,需要“跳出扶贫看扶贫”,通过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治贫拔根。魏民洲说:“三年扶贫攻坚中,西安借力中心城市优势资源和市场需求拉动,带动了新一轮农村产业发展热潮,加快了贫困人口从温饱迈向发展的步伐。” (新华社记者 李勇 陈钢 李华)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10月17日扶贫日长安区“扶贫标语”
    • 下一篇:长安区秦岭生态向好村民普遍脱贫 沿山群…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