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厦门、鼓浪屿、武夷、南昌一游
在这霜叶红似二月花的时际、我又到厦门、鼓浪屿、武夷山、南昌一游,足迹千里、收获颇多。
厦门是华夏之门,但那门字里面虫字却指的是蛇、因哪里蛇多、在家是条虫、出门是条龙。鼓浪屿:屿者:查字典为小岛矣、鼓浪屿就是个小岛。因何谓鼓浪、据当地人说是岛的东边有两块石头、每逢涨潮退潮、石声如鼓----所以为鼓浪屿也。鼓浪屿大小不足两平方公里、却因地灵人也杰、有着一大批国内名人。像侨界领袖陈嘉庚、钢琴家殷承忠、妇产学创始人林巧稚、指挥家郑小瑛、中国最早的体育教育家马约翰等。也有多家造型别致的领事馆、特别是现在国共隔着一条海域、这里也是人们瞭望金门县大小金门和大担、二担等岛上哪“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与鼓浪屿岛边的“一国两制、统一中国”大标语牌、形成两岸亲人眺望、盼望统一的地方。厦门的海面是东海和南海交界之处、故福建电视台也称东南台。
鼓浪屿有日光崖、据说该崖是鼓浪屿最高处;攀登上去可以远眺金门。还有琴岛之称,因为鼓浪屿自从几百年前首先被漳州渔民发现后、个别渔民则携家搬来、在此首先形成岛上最东边的渔村、这是岛上最早的居民。后来西方人见此岛风光很好、适人居住就纷纷来此、所以在岛的西边又形成使馆村、教堂余集、带来了各种洋教、也带来了钢琴、所以鼓浪屿人在国内最早接受钢琴、也涌现了国内首屈一指的钢琴家---殷承忠。鼓浪屿有座郑成功石像、高15.1米、是目视台湾、据说这座像是郑成功真人身高的十倍、那也证明郑成功仅1.51米。郑成功(郑的先人曾为海盗、郑自己生在日本、最后读书、发奋要干正事、却生在明末、就扶明抗清、但保明之小朝廷、但明之气数已尽、逢战多败、)最后郑成功在明末清初万舰齐发、赶走了荷兰侵略者,代表国人第一次收复台湾、后来传到他孙子郑经手里才被康熙派兵再次夺回、第一次被大陆统一。
在厦门岛有陈嘉庚最早出资办起的厦门大学、陈是华侨领袖、从厦门出发到南洋、是十之六死三病一成功中的成功人士,成了华侨领袖、主要是开橡胶厂---割胶。陈嘉庚在抗日战争时期曾号召华侨给国内捐款、一时华侨捐款竟是国民政府资金的主要来源、在全民抗战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解放后毛泽东曾给陈嘉庚很高的评价、在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时陈也站在天安门城楼上。陈嘉庚出资办起了厦门大学、出资修起了鹰厦铁路、厦大为了感谢陈嘉庚在校园里修了感恩楼、这座楼很高、上边是红顶子。厦门改革开放后还修起了跨海大桥、也很著名;在古迹方面有胡里山炮台、(胡里山炮台位于厦门岛东南海岬突出部,毗邻厦门大学园区,三面环海,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资源。胡里山炮台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总面积7万多平方米,城堡面积1.3万平方米,分为战坪区、兵营区和后山区。炮台用花岗石条建造,并以乌樟树汁和石炭、糯米拌泥沙夯筑而成。整个建筑糅合欧洲半地堡式和中国明清时期防御阵地的结构模式,形成科学合理的防御体系。胡里山炮台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打造了克虏伯大炮和红夷火炮操演两个核心品牌)有座60顿的清末从德国克虏伯进口的巨炮、口径达280毫米、据说抗日战争时期东炮台这座炮曾一次就击毁日本一艘炮舰。后来德国克虏伯厂的人来此旅游见了此炮、说全世界仅留这一尊、愿意出60顿黄金购回,但中国人不愿意。
武夷山的来历、相传上古尧帝时期,彭祖率领族人移居到闽北一带。当时此地洪水泛滥,到处汪洋一片。彭祖的两个儿子彭武和彭夷带领族人堆山挖河,疏相浚洪水。后人为了纪念武、夷两兄弟,就把堆山的山脉叫做“武夷”;现在为武夷山市。是自古道教圣地。国家五A级景区,自古就有了茶园之说、这里的大红袍举国有名,每年几棵树产不多的优质茶仅给国家领导、所以越来越有名。我们爬到了海拔400多米的最高点(这里海拔也只是100多米)、山特别陡峭、在东南沿海有一览众山小之感。
南昌古称洪都、在鄱阳湖之畔、6000年前、南昌就有若干个居民点;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命灌婴筑城;时名灌城。后又称豫章城、隆兴路、隆兴府、唐五代曾称洪城、洪都、从五代南唐后期到宋(1362年)始称南昌、即南方昌盛之意;明代再重筑南昌县新城、确立南昌之名、现在人口500多万。江西人称老俵、起于朱元璋、元末朱元璋和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十几年、始败终胜、赖江西人民支持、故朱称江西人为老俵。而滕王阁却是李渊之子李元婴公元623年所造,因他封的是滕王、故名滕王阁、为其逍遥观舞女歌舞之楼、至今已返修29次、最后一次返修是1980年10月6日;仅清代就遭火烧7次、但每次修的都很简陋、1980年返修的样式仍照宋代的格式修的。高57.米5、明三暗七、及内部是七层、外边看是三层;目前正在装电梯、有两层12米高的基座、全阁面积为13000平方米;是江南三大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之首、耸立在赣江东岸、遥望江水滔滔、对岸南昌新城高楼如山。有唐初三杰王勃写的滕王阁序: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是千古绝句。另还有还有白居易、王安石、汤显祖、郑谷等人的诗或剧,还有明代的大奸严嵩师徒的画像。
南昌是五千万江西人民的省会、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的地方,中国共产党在这里打响了武装起义的第一枪。在1927年的南昌起义中,中国共产党55年封的十大元帅、十大将中的绝大多数都曾参与;这里处于市中心中山路上的南昌起义纪念馆就用实物展现了当时起义的景象、以当时的八一起义指挥部大楼——1927年南昌最大建筑江西宾馆为主体、修了数千平米庞大的展厅、用大量雕塑和光电作用展现了当年南昌起义的实况、并在指挥部门前树立了数十尊当年参加南昌起义只要成员的铜像、其中有著名的陕南平利人烈士廖乾五、也是陕西乡党。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 话说城河水
- 下一篇:(小小说)骆大善人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