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文学朋友>>正文内容

    (散文)石缘

    作者:周翠英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21日 点击数:

    我家的桌子上整齐地摆放着十几颗圆形和椭圆形的石头。它们虽不是珍贵稀有的宝石,也谈不上是温润如玉的美石,却透出一种最原始大气的苍古之美,形似一队从远古走来、呼之欲出而又面带表情、粗旷有势的北方将士,彰显出力量和霸气。这些石头虽拾得偶然,也让我颇费了周折。

    “五一”期间,受好友相约去“泾渭分明”处游览,因“泾渭分明”这句成语,曾逗引清代乾隆皇上好奇,并派学士大臣前往出处验证。吾自也觉好奇,便乐意前去观赏。

    “泾渭分明”在出处当地也成地名,位于西安市高陵县的船张村旁。因自古泾渭两河在此相汇,河水数里一清一浊互不相融,形成了一道美丽的自然奇观而得名,且流传至今。人们借此喻意做人做事要界线分明,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得含糊。

        去时,刚下过雨,景区正在修路。之前的雨水使其通往河道的路有些泥泞,车子无法通行,我们只得步行其河岸观看。

    春夏之交,正值当午,紫外线强烈照在身上使人皮肤发烫。还未辗压瓷实的黄土路基,瘀泥稀软,到处都残积着一汪汪的泥水,水泽遍地,脚踩上下陷进深深的泥窝。我与好友小心翼翼,深一脚,浅一脚艰难行进,稍不留神,就有可能滑倒。

    泾渭两河的交汇处,水域宽阔,缓缓汇集,融合相拥,合二为一。水面上不时有飘浮物匆匆流过,可见漩涡出现,甚为壮观。也许是之前下雨的缘故,我们并未看到所谓的“泾渭分明”,两河之水浑浊发黄,不分彼此,“泾渭分明”未见分明。

    我们心中大失所望,正思量是否再靠近河岸前行。不经意间,我瞥见了靠河一边的土层上斜卧着一颗颗大小不一的圆石头。

    它们一半埋在土里,一半露在外面,散布均匀,错落有致,经过雨水的冲洗 ,发着青青白白的亮光,干净而耀眼,犹如想象中的恐龙蛋。我遂腑身下去捡起一块,又光又圆,好似人工所为。这意外的发现,让我心喜若狂,如同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一下子来了精神,一颗颗、一块块捡了起来,早已忘记了来此的目的,也全然不顾好友在前面的多次召唤。

    待好友拍照取景回来,望着还颇有兴致找石头的我,又望望路边捡好的石头,既好气又好笑地说:“看你咋把这拿到车上?”是的,要把这些石头拿到几百米外的车上并非易事,我也想。“不要啦,丢掉吧”,好友劝我说。我望着她,坚定地摇了摇头。

    情急之下,我顾不了许多,毅然脱下毛衣,摊开铺在地上,把石头精心筛选一番,尽其所能包了起来,如抱孩子一样,毫不犹豫地将其抱起。好友在一边看着发呆、惊讶着、无奈地笑了……

    这些石头少说也有二、三十斤重,对于平常不大干力气活的我,着实是个不小的考验。我怀抱石头,步履艰难,不多时就累得满面通红,满头大汗,即使披头散发也顾之不及。好不容易走上一段斜坡路,刚想喘口气,一不留神,踩到了一汪泥水坑里,脚下一滑,就结结实实地仰倒了泥水里,半天爬不起来,怀里还依然紧抱着石头不松手,好友连忙过来接过石头,然后用力将我拉起。我回身低头一看,裙子、袜子、鞋子上浆满了稀泥,难辩其本色。好友笑着打趣地说:“别人是摸着石头过河,你却是抱着石头游泳啊!”

    尽管如此,我也未将石头丢弃,还是如愿地将其带了回来。一颗颗地洗刷干净,按次序摆在了这里。这次的经历虽让我的胳膊疼了好几天,但每当想起这个经过心中却有一丝丝的成就感。

    石头,作为最原始的物种,经历地球千万年变迁的沧桑,也走过了人类远古石器时代的辉煌,铸就一副隐忍与顽强,不屈又厚重的个性,任凭日月星转,岁月轮回,风雨冲刷,无论是被遗弃在荒野,还是将其雕刻成佛,尊贵地供在殿堂,它都默默无闻,从不张扬,平凡中彰显伟大,沉默中蕴含顽强,那怕粉身碎骨,也不改变其坚钢。坚如磐石,是人类对石头最大的肯定和最高的赞赏,也是人类难能可贵的品质象征。

    不知女娲用以补天的七彩石是什么样子?这个古老的神话传说神秘而又浪漫,使后人充满了许多联想。

    而曹雪芹又得以用女娲补天多出的那块,自叹“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的石头,演译了一部《石头记》(红楼梦),凄美的爱情故事,道尽了人世间的沧桑与悲凉。让无数人为之感伤。不知那块奇石你而今又在何方?

    我也曾想把这些石头绘制成五彩石,终因那句“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的诗句,而打消了此念想。石头本是天然生成,怎能随便涂抹,使其变得不伦不类,还是让其顺其自然,保持原样。

    多少回寂寞无人时,我只有与这千古沉默的石头相对而坐,默默无语,彼此相守,不离不弃。有多少个寂静的夜晚,灯光下又是这默默无闻的石头在一旁陪我读书到三更,伴我入眠进梦乡。

    有时,我会将其石头一块块捧在手中,仔细端详,象抚摸婴儿一样轻轻地爱不释手触摸其冰冷坚硬的躯体,石头温顺默默地接受着我传递与它们的爱抚与温暖。有兴致时,也将其作为知己,与之倾诉心事,石不能言,闭口无语,只是静静地聆听,想必它们听惯和见惯了太多世间的悲欢离合,也能悟出人生如戏和戏如人生含意的深刻。

    人常说,这个世界得之与失之,一切皆是缘。这些它山之石来自何方?离开山头岩体时是什么形状?我不得而知。究竞几往轮回才磨平了坚硬的楞角,变得如此规则圆滑,石头也不会告诉我。途中都经历了哪里?辗转了哪些地方?从哪条干涸的河床被运到这里成为铺路石?又恰被我来此发现将其带回与之日夜相伴。我与这石头有着怎样的缘分?我想,也许一定是有前世相约吧!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怀念我的父亲
    • 下一篇:(散文)三宜“石泉” 电力当先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