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话说长安>>正文内容

    常回家看看入法遇尴尬 儿女过节养老院老人多数不能回家

    作者:强晓军 安爱农 来源:陕西电视台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07日 点击数:

     

    国庆长假里,一家人团聚或外出旅游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可您在幸福的时候,可曾和父母在一起共享?从2013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护法》中第17条明确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应当经常看望或问候老年人。这也被解读为“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不常看望老人将属违法。那么今年这个长假里,这条法规到底落实情况如何呢?

    国庆假期里西安未央区老年福利服务中心里热闹非凡,老人们和这里的工作人员扭秧歌、跳广场舞其乐融融。一旁公寓楼内90多岁的张成群老两口也是嘴里乐开了花,此刻他的大女儿和女婿来看望他们了。

    张成群老人大女儿:一个礼拜看一回。

    记者:周末的时候来看?

    张成群老人大女儿:说不来。我们这姊妹几个都是每个礼拜来一回。

    记者:你一共姊妹几个?

    张成群老人大女儿:五个。

    87岁的王桂兰老人说,国庆节里孩子们早早都说要来看他,还要带她出去吃饭。

    王桂兰老人:当然老人当然希望孩子经常来看看我,来就带吃的,但是孩子我也想让他多休息休息。出去玩玩,自由一些。不想让他还为老人服务,在这儿就是减轻孩子的负担。

    记者了解到,这个服务中心里共有700多名老人,可国庆假日里子女能来探望的却并不多。

    西安未央区老年福利服务中心护理部部长耿新功:七百多人国庆节来看望老人的就是一百多个人,然后接回去的基本上就是六七十个人。

    记者:接回去有多长时间?

    耿新功:有一部分就是今天接回去,基本上赶晚饭前就送回来了。在家留宿的就是一少部分。

    同样记者在西安长安区中心敬老院了解到,国庆节里来看望老人的也不多,接回家过节的更是少只又少。

     

    西安长安区中心敬老院护理部部长骆妮:今年国庆节已经有两位老人接回家了。

    记者:咱们这儿一共有多少老人?

    骆妮:咱们这儿一共有将近200老人。

    记者:那就意思接的还很少?

    骆妮:对,接的很少。

    记者:这就奇怪了,7天的长假本是和老人共聚亲情的大好时机,为什么来的人反而比平常周末的人少呢?

    西安长安区中心敬老院院长徐岷利:国庆期间呢,假期比较长,子女都有安排,他有自己的生活,第二方面,如果把老人接回去以后,老人也不习惯,他们要给老人提供相应的设施。他们觉得有点麻烦。

    徐院长说,如今不缺吃不缺穿,老年人缺的就是亲人的精神安慰。敬老院护理得再好也代替不了血浓于水的亲情。据他长期观察发现:大多数老人只要提前知道儿女来看他早早就在窗口或门口等着,从心底里就盼望着孩子多看看他们。老人常常嘴上不说,但只是不想让自己成为孩子的负担和累赘。

    家家都有老年人,人人都有老年时,关爱老人就是关注自己的未来。那么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常回家看看的尴尬局面呢?作为儿女们又是怎么想的呢?他们在赡养看望老人上又有哪些心声呢?

    节日期间客运站里总是一副忙碌的景象,作为一名在西安城南客运站安保部工作7年的一线职工赵智良,虽然家在渭南大荔县,车站里天天都有发往大荔的班车,可自己就是很少有时间回家看望父母。

    西安城南客运站安保部工作人员赵智良:

    记者:你一般多长时间回去一回?//我就是半年吧,一年回去两次。

    同样在车站干了8年的杨军平来说,虽然已经从一线职工干到了副站长,但说起回甘肃天水老家看父母,他觉得很是亏欠父母。

    西安城南客运站副站长 杨军平:2年时间回过一次家。

    假期少,要上班的现实情况从客观上阻碍了一些人常回家看看的步伐。那么有时间能放假的儿女们又是怎么想的呢?记者首先来到西安大唐芙蓉园门口,发现来这里旅游的人群中很少有老年人的身影。说起为什么没有带父母一块出来逛逛,大家的回答各种各样。

    游客:父母身体不好,他们不想出来。

    记者:今天咋没带父母过来,光带孩子?

    游客:对呀,分开转。父母本来就在西安呢。

    记者:今天他们没来?

    游客:没来。

    在记者采访的10个家庭中,有2个家庭带了老人一块旅游,1个家庭是老两口自己出来游玩,7个家庭都是带孩子或小两口出来旅游。

    游客:我妈妈。

    记者:今天带妈妈来的?

    游客:嗯。

    游客:爷爷年龄大了,带他出来玩一下。

    老人游客:我和我妻子一块儿来的。

    记者:孩子有没有跟你们一块儿过来?

    游客:孩子没有。

    记者:孩子上班呢还是?

    游客:上班呢。

    随后记者来到西安火车站,问起这些提着大包小包的旅客的目的地,不外乎外出旅游和回家探亲。不过在所采访的10个家庭中,有7个家庭都是要外出旅游的。

    旅客:父母年纪大了。都八十多岁了。

    记者:以前带他们去过没有?

    旅客:以前去过。

    记者:没带父母去?

    旅客:父母来客人了家里面。

    旅客:因为家里还有小孩。还有比较小的。

    记者:照顾孙子呢?

    旅客:对对对。

    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杨红娟说,大多数人把爱更多的给予了孩子,而对父母却付出的少一些,更多的是认为在尽一份赡养的义务。

    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杨红娟:现实的条件制约着我们难以回家看看。其实我们传统也有一种说法叫恩向下流,偏重孩子,或者说在孩子和老人之间,往往会更重视孩子。

    杨研究员认为,要想破解这种尴尬,一方面需要儿女和老人都改变观念,另一方面还需要政府的政策扶持。

    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杨红娟:最能慰藉老人的还是自己的子女。所以子女有条件还是要将父母放在心上,老人自己也要安排好充实好自己的生活,通过这种方式减轻自己对儿女的依赖,国家政策方面也要有一些激励性的政策,鼓励我们,帮助我们子女实现常回家看看。比如说更合适的一些探亲假的设置。(记者强晓军 安爱农)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维和部队执行官”游秦岭野生动物园被拘
    • 下一篇:长安50贫困户 期待社会来帮助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