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名家赏析>>正文内容

    高亚平:玉兰

    作者:高亚平 来源: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发布时间:2008年04月09日 点击数:

      尽管从小生活在乡下,但我认识玉兰却很晚,原因很简单,我们村庄没有玉兰树;抑或村外原野上、人家的庭院里有,我没有发现。大约是我十五、六岁那一年夏天吧,趁暑假无事,我到堂姑家去玩,这才知道了世间还有这样一种令人心醉的树。

      堂姑是二爷的女儿,是我们门中父亲这一辈人中的老小,比我大十多岁。我去她家那一年,她已出嫁五、六年了,而且有了自己的一儿一女。堂姑出嫁的村庄叫清禅寺,在我们村庄东南方向,离我们村庄有十六、七里路,村南不远就是秦岭山。清禅寺坐落在一处高岗上,岗下就是溪流纵横、稻花飘香、花木郁茂的樊川。樊川是一个很古老的地名,春秋战国年间就有了这一称谓。汉代,因又是刘邦的大将樊哙的封邑,使这一地名得以继续沿用。到了唐代,樊川又成了达官显贵的后花园,成了许多诗人的歌吟卜居之地,大诗人杜甫、杜牧都曾经在此长期居住过。杜牧干脆就将他的诗文集命名为《樊川集》,可见其对樊川这一钟灵毓秀之地的喜爱。唐代又是一个佛教兴盛的朝代,风景秀丽的樊川大地上,佛寺遍地,往少里说也有十多处,著名的有兴教寺、香积寺、华严寺、净业寺、天池寺等七、八座,堂姑家村庄所在的清禅寺,大约也是在这一时期建成的吧。据说,起初建寺时,并没有这一村庄。后来寺成,人家依寺而居,才逐渐形成了这一村落,而村落也因寺而得名。后来寺废,村庄袭其名,至今不曾更改。

      我是在堂姑家村西废寺的遗址上见到那棵玉兰树的。其时,我并不认识也并不知道那就是玉兰树。只觉得那树很高大,枝干很粗壮,枝叶很繁茂,似乎很有一些年头了。是堂姑告诉我那是一棵玉兰树,且已有了一千多年的历史的。经她这一说,我一下子对这棵玉兰树产生了兴趣。我上前搂抱了一下,没能搂住。树的确有了年岁,树身粗糙不说,还有许多节疤,望去显得有些丑陋。但它的枝叶却出奇的繁盛、茂密,椭圆形的巨大的叶子绿得发黑,连正午的阳光都穿不透。偶尔有山风吹过,树枝婆娑起舞,浓荫才被撕破,地下才筛下一些斑驳的光影,让人看了很是着迷。而树的北面,被树荫遮盖的地方,便有了一眼清冽的泉水在潺潺地流,千百年间,这里的百姓便赖了这股水的滋养而存活。

      “这树开花吗?”

      “开!春天开,你明年春天来就能看到。”

      “什么颜色?”

      “白色。”

      我想象不出这么大一棵树全缀满了白玉似的花是一种什么景象,我无端地觉得那一定很美。可惜现在是夏天,花事已过。我看不到花开。但我却一下子记住了玉兰这个名字,而且记住了堂姑告诉我的一句话,玉兰树开花时特别好看,花也特别的繁盛,可惜就是花期太短。

    自从在堂姑的村庄认识了玉兰树后,我又去过她家几次,但都不在春天,自然还是没有见到玉兰花开。可我从此却留了心,果然,在随后的岁月里,我有幸看到了几次玉兰树开花的情景。一次是在植物园,一次是在青龙寺,还有两次也是在寺庙里(我至今纳闷,寺庙里为何爱种玉兰树,是此花莹洁如玉能昭示佛的神圣庄严吗?)。记忆里最深刻的还是在青龙寺那一次。大约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吧,一年春天,我和几位朋友突然来了兴致,相约着到青龙寺去看樱花。那天上午阳光很好,杨柳风呼啦啦地吹,吹得人浑身暖洋洋的,似乎连骨头都要酥了。天空虽蓝得不甚分明,但有许多风筝在飘,便显得很有诗意。我们是骑着自行车去的,一路说笑着,不觉间就到了青龙寺。青龙寺蹲踞在乐游原上,它像一位世外的高人隐居在市廛中,匿身在红尘之外。寺里很清幽,尽管是春天,正是人们踏青春游的好时节,却没有几个人,这正合了我们几个人的意。寺里有很多樱花树,但我们来早了,樱花还没有开。便在寺里闲转,那树玉兰就是在我们转过一丛竹林后蓦然撞入我的眼帘的。这棵树并不高,充其量也就是两丈多高的样子,可那满树的繁花却把我震撼住了。放眼望去,一大朵一大朵白色的花,层层叠叠,堆满枝头,仿佛是用玉雕刻出来的一样,美丽极了。春风过处,花枝乱颤,似乎是无数白鸽子在飞,又似乎是数不清的玉蝶在舞。我突然便想到了堂姑家村头的那棵千年玉兰树,它到每年春天开花时,该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热闹情景呢?是像幼儿园里无数孩子那样闹闹嚷嚷地开呢?还是无声的寂寞地在风中开呢?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自己已经多年没有见过堂姑了。听说她生活的并不好,是因为她那个好赌的丈夫呢?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我说不清。我只清楚我很想念她,还有她家村头那棵玉兰树。(作者单位:西安晚报社)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朱鸿:蟋蟀
    • 下一篇:成德奇:换位想想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