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爱心萝卜传温情 社区关怀暖人心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范来利>>正文内容

    (散文)大禹渡散记

    作者:范来利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29日 点击数:

    尽管秦晋仅一河之隔,可算起来我到山西却屈指可数,走马灯似的游过平遥古城、乔家大院、皇城相府、绵山、黄崖洞等热门景点外,几乎没去过多少地方。今年八月十六日,我有幸参加了“恒圣通”杯晋陕作家笔会,再次来到了晋西南边陲的芮城,头一回去了大禹渡。

     

     

    渡是黄河古渡,至今还用着。它能以大名鼎鼎的大禹取名,自然非同一般。古今天下上至王公大臣下至贩夫走卒,谁人不知大禹治水?哪个不晓得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可又有多少人知道大禹在哪里治水?在哪里翘首望过滚滚的洪水?在哪里为了黎明百姓而心力憔悴?在哪里幸得圣水观音点化觅得治水良方茅塞顿开?这些都可以在大禹渡寻到答案。大禹渡的取名,正是千百年来老百姓对为自己办过实事,解除灾难的人的最好怀念?虽经岁月风雨地侵蚀堙没了许多,但永远也抹不去这大禹渡的响亮名字。

    都说黄河是母亲,那大禹渡就是母亲窈窕身躯上丰腴的乳房,大禹渡崖头的神柏就是母亲高贵的乳头,大禹渡扬水站六根粗壮的顺坡直上的水管就是母亲畅通的乳腺,浓浓的黄河水就是母亲甜甜的乳汁。到了大禹渡看一看静静的河水,被扬水站第一级呼啦啦提升至沉沙池,望一望高耸入云的雄伟壮观的扬水管,瞧一瞧池沉沙池水面上零零落落因时潜时伏的小鱼不时泛出的水花,再轻轻地摸一摸沉淀池的石雕护栏,细细地欣赏一下护栏上达宫贵人的题词,不由人不思绪万千赞叹不已。“扬水站”这座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的十大水利工程,再次证明“人定胜天”的豪言壮语,终于使黄河变灾为宝,浇灌了芮城五十多万亩农田。在原下伫立默默无语的汉白玉“定河神母”雕塑,生动形象地诠释了这一切。

    到大口禹渡不能不坐一下气垫船,特别是夕阳西下的时候。这船生得怪异,活得的自在。它三间房大小的身子卧在铺了棉被一样的河岸上。起身时先是一阵虎吼,颤抖中四周疾风顿生,旁边的野草哗啦啦向远倒去。瞬间,船离了岸,无声无息的在黄河漂移。船头既无冲起的巨浪,船尾亦无豁开的水沟,更无排开的浪花。岸边的原,岸边的树,倏忽间便离开了我们。游客们正在快慰中,船就上了河中滩滩涂,如坦克般“涮”地转了个三十六度大转弯,并且没留下丝毫痕迹,随后便如寻机觅食的老虎卧在了那里。

    所有的游客如开闸的水,涌向了滩涂。四周是水,听不到一点杂音,日头斜斜地照着。大家叫着,跳着、笑着。女的裙袂飞扬,男的精神抖擞。最有意思的是看似坑坑凹凸、硬硬梆梆的地面,当你赤脚在一个地方如提“锤子”般跳着,夯着,一下,两下……当身感腿软困乏不堪的时候,脚下便越来越软、越来越稀。咬呀着接着再跳、再夯……地面成了搅团锅,双脚陷入稀泥里,水跟着出来了一汪一汪的,好不神奇。这一坨儿,那一坨儿,很快这里就成了“菏塘”,那不断跳起的双腿就是刚刚从泥里拔出的鲜藕。像自然是要照的。看着美女摄影师飘着长发,端着相机,挺着肚皮,亮着肚脐问:“黄河美不美?”“美!”大家一齐扎着势,张着嘴,在黄河中心人了变成了一朵硕大的盛开的莲花。

    到了大禹渡一定要看河水听蝉鸣。

    黄河的水一日三变。清早站到崖头沐着晨风,看脚下的河水微波四起,朗朗的日光下一片闪亮,黄河简直就成了粼光闪闪的水银河。中午坐在黄河边看那河水真静啊,若不是河面上偶尔游动的浮草,就看不到它在流动。这时的河水就是黄土色的凝脂,就是西天的晚霞娇嫩得不敢用手触摸。傍晚的河水茫茫苍苍乌黑一片,她它和远山近岸融为一体,除了西边天空太阳回眸留下的余辉在河面上倒映出的倩影,黄河像一条不见首尾的乌龙游弋在大禹渡,无声无息。

    晚上不用住高楼,不用住瓦房,就随便住在大禹渡的窑洞里。冲个热水澡,光着身子,一个久违的大炕任你横着睡,竖着躺。不要开电视,不要开空调,闭着眼放下一切烦心事,聆听窗外的蝉鸣,别有一番滋味上心头。有幽幽儿的滋滋声不绝于耳,如春眠中的隐隐约约的好梦。有躁躁的“知——了——”一高一低、一长一短、如千年万马开战前的鼓声,一阵紧过一阵。这会当然会想到唐人的诗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也许还会想,在到如此寂静的夜晚,这蝉是在为谁歌唱,该不是为中条抗日决不投降,就在这附近跳河殉国的八百陕西冷娃哭泣安魂吧?

    到了大禹渡一定要进千佛洞,感悟儒、释、道三家的和谐相处,以及他们的大彻大悟。状元桥一定要过,不一定为了能当状元,但一定要体验在几百米高空,忽闪忽闪长长的吊桥,带来的股股欲颤、头晕目眩、提心吊胆的感觉,体验为考上状元,为干成事业,所经历的千难万险与惊涛骇浪。圣水观音一定要拜,坐在回廊,平心静气,让佛教大慈大悲的音乐沁入心脾。看着高台上的莲花徐徐展开,看着圣水观音慈祥的目光俯视山河,一定要虔诚的淋一淋圣水,在洗涤灵魂的同时收福纳祥。

    到了大禹渡一定要听一听走过禹王庙山门和过殿之间一百零六级台阶的音响。那叮咚叮咚的泉声,随着游人的脚步时急时缓、时重时轻,仿佛是天籁之音,又如妙手抚古琴。大禹神像一定要拜。一定要想到,神其实就是人,但一般凡夫俗子岂能成神?成神的人一定是干出了实实在在万民称颂的业绩。不用树碑,不用立传,人心就是一杆秤,老百姓一定会记住曾经给自己带来福祉的人,口口相传,代代称颂。

    到了大禹渡神柏不能不拜。这神柏耸立在崖头莽莽苍苍,远看如雄狮日夜守护着黄河,近看如华盖护保着脚下的高原。在这里不由人不感叹,岁月沧桑、日没月出、风吹雨打,一颗柏树为何能长青不老?大树旁边一帮文人雅士相聚,精神矍铄白发苍苍的老者正在用地道的民歌演绎唱着痴情女子的真爱:“想哥哥,想哥哥……”也许正是这种痴情才使得这棵树深深扎根在贫瘠的崖畔,也许正是这种痴情才使我们中华民族不断繁衍生息,从不惧恶风暴雨,从不怕电闪雷鸣永远的根深叶茂。

    大禹渡,逛山西不可不去的地方。

     

    2015年8月20日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诗歌)我想说几句--致久远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