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吕维>>正文内容

    (散文)病中散记一

    作者:吕维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06日 点击数:

     

    这一次我是真的病倒了,而且第一次需要住院了。

    最近几年,这具跟随了我三十余年的皮囊脾气逐渐大得很,不断用各种不舒服警告我对它的不珍惜,先是肩周、颈椎和腰椎僵硬酸疼,再是肠胃消化不良,后来是神经衰弱,一起纠集起来合伙对付我。虽然病听起来很多,但都不至于影响到生命,不过有病就有痛苦,一天不是这儿痛就是那儿痛,让人活得不自在,读书写字睡觉吃饭都不舒服。有了疼痛,脸上就有反映,眉眼就扭曲不平展,脸色也晦暗无光,一些心思重的人还以为我给他摆架子甩脸子,对此我只好自己作践自己,说自己“整天面如菜色,还要写锦绣文章”,以避免我和别人都尴尬。

    想想也真是对不住这具皮囊,为了在这人世间给自己和家人挣碗饭吃,我几乎把自身当个砖块一样扔了出去,而不仅仅是扑上去。老家的老人们经常说一句话,有山靠山,没山站端。我没山可靠,也没树可依,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比别人多干活,干好活,把自己弄得像一只勤奋的耗子,晨昏都在奔走操劳。身体就跟着我一块儿遭罪,经常熬夜不说,连最基本的一日三餐也常常是凑活了事,能按时吃到嘴里就算不错了。再加之我嗜好烟茶,生性挑剔,该吃的没吃多少,不该吃的一点没少,从不在乎什么营养均衡,也从来不忌什么辛辣生硬刺激。身体被我逼的就像一台长期负重运行的车,虽然嘎吱作响隐患重重,但只要没趴窝就尽管往前开。实在累了困了,就抽根烟喝杯茶,吃一碗妻子手擀的面条,再睡一个囫囵觉,算是对身体最大的安慰了。

    病痛来了,也很少认真去医院看过。老家的人不像城里人那样娇贵,生病了就用祖辈流传的土方应付一下。比如,嗓子疼咳嗽了,就用老屋墙上结的臭黄瓜熬点汁水喝下;遇见跑肚子,就在柴火灶里烧熟几疙瘩大蒜吃,夏秋之交就吃个苦涩的青柿子;老人还教我在芝麻油里放上苍耳小火煎炸,每天三次涂抹鼻腔,竟然治好了困扰我多年的慢性鼻炎。隔壁老嫂子好几次对我说,她有个治疗头疼的法子很残火,我见过她拿缝衣针在别人额头挑几下,再用手挤出一大堆黑血,看着那些放血后紫黑色的印记,我就心里发毛后脊背发凉,实在是鼓不起勇气尝试。至于那些请巫婆神汉在碗里立筷子或是烧符纸驱鬼神的治病法子,我是始终不信的,也就从来没试过。老家的父母叔伯弟兄个个都是这么应付病痛的,只有土方实在压不住病了,才去附近的诊所简单弄点药吃。他们都比我受的苦大,整天风吹雨淋太阳晒的,不像我整天呆在冬暖夏凉的办公室,我又何必矫情着装高贵呢?

    但人毕竟是父母生养的血肉之躯,不是金刚不坏之身,亏欠多了,身体虚了,头疼脑热等病痛就像邻家聒噪的孩子一样,时不时进来骚扰让我难受一下。孩子来了,一把糖果或是一瓶饮料就打发了。但病痛来了,就不得不买回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药片大把大把吞下,心里想着病痛像得到糖果的孩子一样满意离去。唉,你还别说,经过我这样一糊弄,那些小病小灾竟然也就好了。看来当个医生也没啥难的,尤其有些中医,随便弄些草叶叶、树根根和小虫虫就给人把病治了,还要故作深沉像念咒一样说点“多因湿热困脾,引发肝失疏泄,肝阳亢逆,则为土侮木”等等话语,把人听的云里雾里的。

    这些年小病痛几乎没断过,家里和办公室的抽屉里,还有随身携带的背包里,随时翻开都会见到各类药片,以至于同事有个伤风冒凉的都会来找我问病要药,反倒弄得我像个江湖野郎中。这几年药确实吃得太多了,妻就耍笑说我的血都带着药的苦味儿,连蚊子都不敢咬我了。

    但是这一次,我实在是糊弄不过去了。

    要说这病早有征兆,前几年身下老有胀痛和下坠感,去厕所解大手又感觉拖拖拉拉不利索,偶尔还会有血丝渗出。到区中医医院看过一次,那个胖胖的女医生捏着一个棉签,里里外外鼓捣一阵子,就说是痔疮带肛裂,给开了外敷和熏蒸的药,三天后胀痛感就消失了。今年春节后又发作了两次,我仍按照前面的方子买了药,先熏蒸,后擦洗,再涂药,症状隔天就减轻了。要不是一犯再犯,我真想给那个医生送块印有“药到病除”的锦旗。

    来得快,好得快,让我轻视了这个隐疾。结果五一假期还没过完,身体又不舒服了,胀痛且热辣辣的,走路坐卧都极难受,好像身体里塞了一块燃烧着的炭块,一直都在吱吱冒烟。按照老办法处理了几次,不见减轻反而愈来愈严重,排泄口似乎被严严实实堵住了,要么轻易拉不出来东西,要么就细细一根往出挤。我坐在马桶上,就好像在拼命压一根荞面饸饹。这让我既害怕又担心,万一彻底拉不出来了,我岂不成了光吃不拉的貔貅?没招财进宝的命,还得了貔貅的病,他妈的,这次真把事弄大了!

    5月5日,在一友人的陪同下,来到了区内一家擅长治疗痔瘘和烧伤的部队医院。这时,我才知道自己得的这病叫肛周脓肿,医生告诉我,肛周脓肿是由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而形成的脓肿,外用的药膏很难发挥作用,用水热敷反而会加快感染部位的扩散。我的肿块已经有鸡蛋大了,必须通过手术进行分泌物引流和病灶切除。

    唉,人吃五谷杂粮,咋能不生病呢,何况我收获了那么多福报,也许该有这么一场苦劫吧!这下我心里清楚了,这场苦劫看来是躲不过去了。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病中散记二
    • 下一篇:(散文)收麦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