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文化长安>>正文内容

    崔振宽的作品反映了时代的文化精神

    作者:谢勇强 来源:华商报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02日 点击数:
    “苍山无言”画展北京闭幕范迪安高度评价——

    崔振宽的作品反映了时代的文化精神

     

      

    6月1日,“苍山无言——崔振宽画展”在中国美术馆落下了帷幕,这次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美术馆、中国画学会主办的画展在美术界引发了极大关注与热烈讨论。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担任学术主持的范迪安现场观看后,高度评价了本次展览。回到西安后,崔振宽也接受了华商报记者的采访。


      他心中怀想的是宋元以来大山大水的整体气息


       5月29日,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来到崔振宽画展现场,他说:“我十分高兴看到崔振宽先生的大型展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这也是我当初担任中国美术馆馆长时特别期盼的一项重要学术活动。在展览现场我再一次领略到崔先生艺术上的精湛水平,特别是十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思想情怀。”
       当看到崔振宽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各个时期的艺术探索,特别是其80岁高龄所做的大量新作后范迪安说:“我的第一个感受是崔先生在这30多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文化背景和环境中,一方面具有远大胸怀和崇高理想,一方面脚踏实地沉潜探索,在宽远与深厚两个极地,形成了巨大的创作张力。因此他的作品很好的反映了这个时代的文化精神或者说这个时代的中国文化精神。”
       范迪安说,崔振宽的作品在美术界特别是在美术评论界,有过许多好评甚至是定评,“那就是他作品的学术深度和学术纯粹性。30多年来,中国画坛潮起潮落,许多画家也满怀着极大的变革的理想,但是,如何在极为纷繁复杂的文化动态与艺术思潮面前找准自己的方向。这既需要画家心有定力,更需要画家以洞若观火的慧心慧眼来思考艺术的规律,或者说思考中国画、山水画的本体与本质。”范迪安觉得崔振宽在这方面是特别沉得住气,特别能够不断地往艺术的深层次方面去做真正的学问,做视觉探索的文章。“一方面他是立足陕西,或者说中国北方的大地,以北方的山水自然景观为自己的一种形象素材,但是他心中怀想的更是宋元以来大山大水的整体气息。恰好北方的山川地貌与宋元的大山大水,分别在视觉感受和学术的追求这两方面形成了契合,这就为崔先生的笔墨探索提供了一个非常牢靠的思想背景。而他也正好能够牢牢的把握住,脚踏实地与追踪怀远这样的结合。”在范迪安看来,崔振宽愈到晚年,艺术境界愈发走向纯粹,“而纯粹正是所有古往今来伟大艺术的重要特征。”


      让我们带着崔先生的创造,去思考中国艺术的未来发展


       谈到崔振宽与黄宾虹之间的关系,范迪安说:“大家都看到了崔先生在山水画的笔墨系统中,精研黄宾虹体系,把笔的运用作为一个主要课题来进行研究。但他是从研究走向创造的一位高手,他在研究了黄宾虹的黑、重、满、密这些语言特点的同时更加集中的以焦墨或者说重墨为自己的特点,以充满着力量特别是这种执着的性格的笔线为发展的方向,从而在20世纪以来的中国山水画的体系中,很好的完善发展与创新了黄宾虹学派,形成了既有本土自身学术来源,更有当代艺术和创造的这样一个格局。”正因为如此,范迪安认为在学理上特别在今天整个画坛都要思考的,如何从传统中汲取精华进行当代转换的命题上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启示,“我想崔先生的这个展览,在这时候的举办对他来说兼有回顾性和当下性,对于我们来说更是把我们的视野和思路更多的一方面遥接中华艺术的经典传统,一方面在前瞻中国画自身命运的蜕变中去完成当代的发展。在这里,我觉得这个展览,不仅是让人在视觉上、在心灵上感动的一个展览,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带着崔先生的创造,去更多的思考中国艺术的未来发展。”


      《秦岭大壑图》会在崔振宽美术馆占据重要位置


       从“钟情西部”到“气象苍茫”再到“苍山无言”,三十年来三次在中国美术馆办展,崔振宽说,“‘气象苍茫’画展中,我把艺术表现的对象和内容进一步简化,进一步凸显艺术语言。把笔墨纯粹一些,尽量把表现内容淡化一些。”而这次“苍山无言”画展,有北京媒体评价:“陕西关中有个白鹿原,它催生了两部史诗般的经典之作:一个是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另一个就是崔振宽的国画《白鹿原》。”崔振宽说,我的白鹿原和陈忠实先生的不一样,他写的主要是在原上的故事,而我画的白鹿原主要通过形象来表达,我通过自己的艺术语言和笔墨来表现白鹿原。”
       对于这次画展,崔振宽说是自己艺术生涯的一次回顾,“我觉得一方面要继承传统,更重要的是如何把传统向现代转型。”在崔振宽看来黄宾虹虽然没有提出向现代转型的概念,但是在践行这一意识。“我个人的理解和观念,最主要是要继承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精神,笔墨是中国画最本体的东西,也是中国绘画的核心价值观。”绘画中的许多元素在西方艺术中都能找到,唯独笔墨找不到。“所谓笔墨是和书法联系到一起的,而书法是中国艺术的核心。这一点正是和黄宾虹的艺术观点相契合的。”
       谈到自己创作的迄今为止最大的作品《秦岭大壑图》,崔振宽说,“有人说江浙人喜欢画小画,北方人喜欢画大画。过去传统绘画都是用来把玩和小范围交流的,现在绘画的环境发生了变化,要在美术馆和博物馆展览,面对的观众和过去不同了,画幅变大是发展趋势。我们总是要面对公众,当然作为艺术本体而言,好坏不在大小,但作为功能而言,需要大画。”崔振宽说他画大画相对轻松,他同时也认为《秦岭大壑图》会在即将建成的崔振宽美术馆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崔振宽说,这幅画因为画幅太大,他也是到中国美术馆展览现场才清楚看到了画的全貌。即便在碎片化时代,崔振宽也认为展览仍然是最重要的全面了解一个画家的方式。
       据了解,由著名评论家刘骁纯担任总主编,著名评论家薛永年、贾方舟、皮道坚、殷双喜、王鲁湘、尚辉、夏可君、杭春晓主编七卷本《崔振宽画集》及人民美术出版社发行的《中国近现代名家——崔振宽》已付梓出版。全面展示了崔振宽六十二年的创作历程,见证了崔振宽为中国山水画的现代转型付出的努力,也验证了“黄宾虹——崔振宽系统”之建构的学理性所由。人们可以借此对崔振宽62年的创作生涯及其艺术成就得以全面了解。 华商报记者 谢勇强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长安区休闲旅游开创特色品牌 农家乐新增…
    • 下一篇:“西咸号”考古船带你去看 牛郎织女故事…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