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孙宝田>>正文内容

    孙宝田:绘画的矛盾 矛盾的绘画

    作者:孙宝田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8年03月27日 点击数:

    一楔子:茶是茶俗人唱,僧人唱茶是禅……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毛泽东矛盾论》

    二、问题的提出

     

    丙戊秋月,距发现中国画鼻组半坡仰绍文化已经有4500年之多了,中国画发展已进入了二十一世纪,意味着社会工业时代的到来,而艺术的后现代或者创新主义又如何呢?艺术发展的进程究竞怎样?这个问题,长期困惑着艺术的爱好者。

    为学而益,为道而损(老子道德经语)

    我们清楚的认识到艺术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愉悦和快乐,但是一切只要处在人们生活生产之中的事物,就不可避免的同样在矛盾之中。

     

    三、矛盾的开始

     

    绘画从一开始就处在尖锐、激列的矛盾中,一切在矛盾中生,在矛盾中消亡,又在矛盾的统一中复活,继而建造和谐的笔墨秩序,使矛盾相对存在,又在浑沌中达到和谐。

    但是:事情不是矛盾的双方相互依存就算完了,更重要还在于矛盾着的事物相互转化,这才是矛盾的全部意义。自从在一张洁白的宣纸上落下第一笔痕,就已经把绘画推入到激列的矛盾对立之中,继而笔墨纵横,竖与横,线与点,干湿与浓淡,笔触,布白,实与虚,具像与抽象,白与黑等等,笔笔都在或着正在产生的矛盾,在对立统一中表现独立又消亡着自身的痕迹,达到笔墨对立的颠峰,产生和谐相处的愉悦场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存在,依照矛盾的存在原则而存在。

     

    四、美的过程

     

    中国画的每一笔无不是在制造矛盾,矛盾越是激列,画幅越是显高深和畅神,浅的矛盾,色的矛盾,形的矛盾,构图,落款,盖印的矛盾,美的产生来源于这种矛盾的编排,而画面的和谐统一则来源于这种矛盾(美的过程)的缔造者,可以说每一位画家都是矛盾的高手。可以这样说:没有矛盾,或矛盾不够激烈的画面,都不是理想的艺术品,画面张显无力,没有激情,没有精神,画幅情绪低落,就难说这是一幅好画。反之,画面给人以振奋,大凡有积极向上,崔人奋进,表现力度强,节奏、韵律得当而又有整体的震撼力度者为最佳,这其码是我看待绘画之首要标准。

     

    五、艺术的大道

     

    矛盾着的笔墨与白纸,笔痕,不能孤立存在,没有和其对立的一方,自己的一方也就失去存在的意义了,画者不光是矛盾的制造者,同时又是统帅笔墨全局的将军,平衡矛盾,解决矛盾的战略家,笔墨和各种元素,材质,媒介,经过作者思维,符号性的辛勤劳动转变为整体,都是由于当时个体的矛盾条件,具备了笔墨发展因素,把过程和形象、线条、块面等画得有一种特殊的意味,巧妙的利用矛盾着的各方优缺点,达到艺术的特有境界,这才是艺术的大道。

     

    六,在浑沌中大成

     

    矛盾中的绘画,在过程的发展中,运用对比手法者甚多,如芥子园中的大间小,方对园,墨与白,整齐与杂乱,老树与携幼,还有人与房屋,山岗,大小,远近的对比之论,前后的对比等等。总之,全方位的对比,有了矛盾,曲真韵律随之而来,欲擒故纵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发挥,先制造一些矛盾,使画面激烈,然后用均衡,调子,气氛来解决矛盾是绘画的关键,正象中国书法对联,即有对字、对词、对调,而且还统一在平仄,对障特有的规矩中,否则就不是对联,绘画也是一样,纵观古今名家,无不在矛盾中创作,在浑沌中积大成,等等,这一切的一切,都赋予了矛盾在绘画中的存在方式和普遍性,特殊性。此时,一幅具到佳处的作品就展现出来了。

     

    七、魂归正果

     

    中国绘画的创作思想和表现欲望,就是把作者的思想意识、感受的无形物质,通过手眼纸笔等载体,用点线面墨色透视元素,用矛盾着的事物,事物的矛盾激化,使其观感得到升华,来完成创作的。古语说:画如其人,文似心声,就是对思想矛盾进一步物质化,创作精神物质化,具体表现的。魂归正果,中国画的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在创新中国画中,不妨用“矛盾”这一观点来看待和探索,也许会有新的发现!也许绘画能魂归正果。

     

    八、绘画的自由王国

     

    中国人乐山尚水,是必然的精神文明,尤其是山水画,不但是中国画中的奇芭,也是绘画中成就较高的画种,(清)龚贺说过:“以山水为上”的论点,历朝历代都在变化,探索。求真求象自然受到人们的批评,后来的照搬自然同样不受欢迎,这样的画面,谨毛而失神真。更重要的是要从自然中,矛盾着的事物的深层,寻求揉发作者对自然的感受。

    自然元素的个体矛盾升华为笔墨的整个世界,在画面中特有的气氛笼罩下,在透视、布局中,重情,轻形,忘记自我,直入无人之境,真正认识自然的真实和真实后的朴素,认识矛盾的绘画和绘画中的矛盾,画幅必然进入另一个自由王国。

     

    九、喝茶品味

     

    我以矛盾的心境赋于绘画,以抽象的欣赏衡量艺术,从哲学的角度,用矛盾的观点来赋予绘画的表现和创作中绘画物质的再现,我不知道是否合适?这样的心志认识画之创新,无意于评判画之优劣,倒有点胆大妄为?不知天之高,地之厚,海之深?这样的观点,这样的奇思,也可能陷艺术于尴尬,但是,在我的思想里,绘画还是用“矛盾——对立——统一 ——和谐”来看待。这是较为客观的。

     

    十、绘画的正果

     

    这是,我在喝绘画这杯“茶”的一点品味,也是我在山水画写生中的另一类偏见,不规不矩,罗罗嗦嗦地琐谈了这么多,是否能归正果?我不知道?我只是在绘画中将自己矛盾着的困苦的灵魂,倾诉给解味之人。

    俗人喝茶是茶……但愿能神遇识者。

    以教其真,以斧其正。

     

                                                                                                                                   坦然斋主 2006年10月

                                                                                                                                       霜降与余曲晓堡子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孙宝田:茶味平淡是极处
    • 下一篇:孙宝田:又是秋风尽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