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李军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文学朋友>>正文内容

    来自天空与激流间的音符

    作者:蒋书平 来源:新支点艺苑 发布时间:2007年01月22日 点击数:

    ——解读画家韩少立的马

     

    题目的画家前面我去掉了著名一词,原因是这一词被许多人用滥了,用在这里显得肤浅而流俗,不能代表韩少立的真正水准。名是人给的,真正的艺术是属于历史的。
       
    诗人海子有几句描述风的诗歌:“起风了,太阳的音乐,太阳的马”。风是来自太阳飘渺的音乐,是天空与大地流动的马群,海子视无形为有形,使风具有可见可触摸的质感,海子的语言意象造就了一个时代诗歌的颠峰。观韩少立笔下的马使我想起了海子的诗歌,相反的是,韩少立变有形为无形,笔下的马是蓝天白云间偶尔出现的幻象,是急流飞瀑间闪现的万马齐喑,就像风一样变幻莫测,不可触摸。第一次看韩少立的马,我被其中的气势深深震撼,那是一种崭新的视觉体验,洋溢于画面的氛围令人激情澎湃。

       
    远古时代,生产力低下,马是农耕的主要畜力,是兵家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历史,“马”几乎成了中国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在我国,马是一个具有包容性和综合性的概念,它逐渐由实物抽象为丰富的形而上的思想内蕴,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生存背景和精神图腾。从甲骨文、汉代画像砖和画像石上出现马的形象至今,马是历来绘画题材中频繁出现的主题。汉朝画中之马的豪放、唐朝画中之马的肥壮华贵,近代画中之马的开拓进取,每匹马都镌刻着那个时代鲜明的烙印,韩干、郎世宁,现代徐悲鸿等历代画马大师为艺术宝库留下的大量墨宝,将马带入那个绘画史的高峰。

       
    艺术总是与一个时代息息相连,有它的开始,有它的终结。特别是在数码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如一味地追求画面的形似,不如用照相机来得更加直接简单。西方莫奈的印象主义与塞尚的抽象艺术可谓是世界绘画史上最伟大的嬗变,而直到二十世纪末,西方的抽象艺术才慢慢进入中国,西方绘画史的革新比中国早了将近二百年,对二十一世纪的艺术家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了解艺术的抽象语言,不能再依葫芦画瓢,追求手法的创新已成为当今绘画艺术的走向。

       
    韩少立以人类文化的全息图像为心灵畛域,将马内含的微观元素扩大成强大的生命源头,将马嵌入天空、河流等宏大的宇宙背景,用色彩的反差与背景的相互衬托,与画中马的奔跑、腾越、长嘶进行巧妙结合,充分诠释了马所蕴涵的中国开拓创新,与天和谐的龙马精神。他的一幅《神游天涯》,其中只能隐约看见马头、一只马眼、一条马腿或一条马尾,但那的确是马,是沸腾后又泼出去的开水,是煮开的壶口瀑布,气和水是溶为一体的。《奔马图》若是徐悲鸿对马实物的描绘,那么韩少立《神游天涯》就是马纯粹的灵魂了。其所采用的象形与夸张的手法,取代了以往绘画中僵死的构图和传统主义,那是一种继承中的创新,他的艺术无疑是另辟蹊径的。

        “
    艺术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一幅成功的马画作品,其形、精、气、神缺一不可。为了得马的形,韩少立经常跨着相机带着速写本去马场实地写生,即使电视上出现有马的场景,韩少立也会立即拿出纸笔速写,这样的机会从不放过。在写生的过程中,韩少立深入观察马的骨骼与肌肉组织,从马奔跑的各个姿势进行深入透视和剖析,勾勒出无数张关于马的草图,光同一只小马奔跑、打滚、跳跃等动作的草稿就有成千幅。为了得马的神,韩少立经常长时间地端详天空中云朵和朝晚霞的变化,并几次去壶口瀑布写生,在排山倒海、奔流不息的黄河之水中体会中华民族团结、奋进、自强不息的精神,从中感悟马的气质,捕捉马的仪态。韩少立在他一个速写本的扉页上,记录着席慕蓉的一首诗:“在我们的世界里,时间是经,空间是纬,细细密密地织出了一连串的悲欢离合,织出了极有规律的阴差阳错。而在每一个转角,每一个绳节之中其实都有一个秘密的记号,当时的我们茫然不知,却在回首之时,蓦然间发现一切脉络历历在目,方才微笑地领悟了痛苦和忧伤的来处”。一九八九年,韩少采用云朵的幻象,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创作了二百多幅马的绘画作品,其中四十五幅被西安国画院拿到马来西亚进行展出,当时同去的五位长辈级画家共展出的一百幅作品中,韩少立的作品几乎占据了一半,但不知什么原因,这些作品一去不还,现在提起那件事,韩少立深觉遗憾!

       
    一次在笔会上观赏韩少立画马,见他从容地磨墨、铺纸,先是骨骼、骨骼,转眼之间,两匹骏马便生动地出现在纸上了,然后再辅以天空、水浪点染,令人想起天马行空,铁马冰河等词汇,在场的一位老师赞叹道:韩少立把马都解剖了,看韩少立画马是一种享受!马是画家在天空与大地之间——想象与激情之间寻找沟通和突围的道路,在宇宙无尽的空间中,闪跃的既是飘忽又是具体的,这一股力量的剧烈撕扯表现在画家笔墨挥舞的瞬间,马作为一具粗糙的实体訇然坍塌在荒凉的大地上,马映照出的意象空间投射出宇宙间空旷的语言。

       
    韩少立说,截止目前他还没有画出一幅令自己满意的马,他的马经常出现在睡梦中,马是真实的,却闪纵即逝,难以捕捉。如体力和机会允可,他想再去壶口写生,用壶口瀑布的意象创作一幅马的长卷,他将白天观察壶口瀑布,晚上在漆黑的夜色中感受壶口瀑布。韩少立不是在画马,而是在自然的意象和宏大的社会背景下捕捉马。马非马,“马”已经成为一种精神化的意象,画家的品格、性情、经历、学识等精神结构同化于“马”。“马”在世界中,世界在“马”中。

       
    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抽象派艺术是一部难以破译的天书,无从探测,不可理解,在中国传统绘画和商品经济发达的今天,韩少立的创作过程是充满兴奋的,也是一个痛苦的思辨过程。

       
    韩少立笔下的马,是一种精神,一种状态。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童年的水碾子
    • 下一篇:永远的《太极城》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