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文学朋友>>正文内容

    (散文)靖宁堡与“人山会”

    作者:孟公举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27日 点击数:

    在长安的人都知道有个大村叫上塔坡而不知道靖宁堡,但是在解放前的陕西地图上,靖宁堡非常好找却寻不见上塔坡。解放后,由于农业合作社的实行,靖宁堡被上塔坡村拼并,其村名也随之而消失。

     

      

     

    靖宁堡,顾名思义是为防御外敌而修建的,地处凤栖塬畔,面向南五台,背靠清凉山。有诗曰:东有阳关通西安,西有皂河水一湾;十米高的土城墙,宽厚结实防匪患。堡子总面积约三千多平方米,有东西南北四条主街巷,居住着七大家、八小家、二十四户匀湖家,总人口一直徘徊在三百多人左右。在过去,这三十九户人家的日子过得并不富裕,但是祖辈都执着于勤耕,厚道而和睦相处。堡门楼高两层,宽九间,用青石条和蓝砖瓦修建而成,非常敞亮、大气、美观。门额上镶嵌着“靖宁堡”三个大字,是用砖雕而成,但可惜不记得是出自哪位古贤的手笔。堡子的两扇大门是用柏木做的,上面有一百八十颗拳头大小的圆盖钉,很是庄重而牢固。堡子门外有四棵古老的大皂荚树,像四个威武的忠诚卫士守护者堡子的大门。现在,堡子的门楼和城墙经过岁月的摧残已经损毁殆尽,唯有三棵郁郁葱葱的皂荚树,向人们昭示着昔日的辉煌。

     

     

     

    在小小的堡子里修建着八座庙堂:东巷口是东岳庙;西巷口是娘娘庙;北巷口是老君洞;南门楼上是关帝庙,堡门洞里是瘟神堂,门外边是马王庙;堡子中央是菩萨庙;东北角上是太白庙。八座庙堂香火很旺,经常有信男信女前来求签拜神的,给孩子开锁的,给老人还愿的,给神披红的,给爷挂匾的,庙里庙外的残香余蜡常常堆积如山。太白庙是八座庙堂里规模最大的,里面有三座雕梁画栋的大殿,有很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可惜在“文革”中被毁掉了。正殿中供奉着民间非常喜欢的“太白”大仙,两边站着高大魁梧令人生畏的八大金刚和形态各异的十八罗汉,个个栩栩如生。庙里植有参天古柏和茂密的枣槐,四处都有花草藤蔓,真可谓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可惜如今只剩下三间普通的庙堂和空旷荒废的遗址。

     

     

     

    每年正月二十三是靖宁堡的太白庙会,也就是人们传说的“人山会”。庙会的前一天,村民们都会主动到庙堂集中,男的挂庙旗、放鞭炮、敲锣鼓、张灯结彩,布置庙会现场;女的蒸供馍、炸供果、打扫庙堂、清洗神位。带来的小孩则嘻嘻哈哈打打闹闹,鼠窜在大人之间,并为能吃上一个油炸供果而兴奋不已。到了庙会正日子那天,从乡城里外四面八方赶来逛庙会的人成群结队、车载马驮,像潮水一样涌向靖宁堡。堡子里的大小街巷,城墙上下,大小庙堂真是人多如蚁,熙熙攘攘,挤得是水泄不通。堡子外的清凉山更是山高人为峰,站满了前来逛会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那场面是非常壮观,非常震撼,这才让我明白了人们为啥把太白庙会叫作“人山会”的真正含义。到了八九点钟,前来庙会助兴的便抬起了社火,踩起了高跷,扭起了秧歌,吸引着人们一会朝东一会朝西,像潮涌一样。附近各村来上庙烧香的锣鼓队为了争风头,一个个抡圆了膀子使劲地敲,真正是社旗飘扬,锣鼓喧天,看着很过瘾。同时,庙会上还有耍杂技的、耍猴的、套圈的、算命的、设赌的、卖大力丸的、演马戏的,各种表演大显身手。也有借机想挣几个小钱的小摊小贩扯开嗓子叫卖,为庙会增加了不少气氛。“人山会”的热闹从早上开始,一直到红日西沉,人们才慢慢退去,但完全要消沉下来需等到晚上十二点多。虽然现在太白庙会仍然存在,但热闹程度却和“人山会”相差的太远了,只能说是一种形式。

     

     

     

     

     

    人老了总爱回忆,靖宁堡“人山会”的盛况经常在我的眼前浮现,那震耳欲聋的锣鼓声仿佛就在耳边敲响。每当我站在堡子门前的老皂荚树下时,总要用手抚摸它那饱经风霜的肢体和历经百年的伤疤。这时候,我作为靖宁堡的子民,总觉得有一种责任要把靖宁堡和“人山会”的沉浮岁月记录下来,不然将是我永远的内疚。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诗歌)三月雨
    • 下一篇:(散文)神游天子峪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