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农家乐园>> 农家人物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爱心萝卜传温情 社区关怀暖人心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名家赏析>>正文内容

    感悟大峪

    作者:天河水 来源:http://thsca.blog.sohu.com/ 发布时间:2007年01月22日 点击数:

    1

    大峪是穿越秦岭的一条古道,从西安东南行二十公里到古镇引镇,端往南去终南山六七公里就进了大峪。从大峪口进山三十公里便到了大岭——秦岭的分水岭,向南进入柞水的乾佑河谷。引镇有西北最大的农贸集市,西安有十三朝古都驻过,南方有迥异北方的茶、果、丝物、风土人情和丰盛的稻米,这条古道便把陕南和引镇、西安连接了起来,为秦楚之地互通有无增添了通道。古有栈道、石窝、石础,犹存于河谷山崖;今有贩夫,一路牛羊粪为证;也有道士、僧侣、居士、挖药、采果、探矿人,走在深山中,听到蒿草荆棘中有稀稀索索的声音,偶尔便会遇见一两个人,有时雨中行走,湿漉漉的树丛中会现出一个浑身湿透的人,背着背篓,没伞没帽没雨衣,雨水沿着粘在脸上的头发流过棕色的脖子,悄无声息地浇注全身。我曾在五十多里深山丛林里见到两个三十五六的妇女,各背一个一岁大小的孩子,从岭南过来,要到引镇逛集去,她们劲大、胆大、韧性大,真叫人佩服。男人家在深山,走着走着也会心慌,害怕碰见个啥,何况她还要背着个小孩,高高低低,爬上爬下,绕来绕去,从南直钻到北哩。也有一部分“驴族”,背着睡袋、帐篷、锅灶,沟沟岔岔、山山林林到处探险,专找人迹鲜至之地,无险不足以乐乎!也有摄影一族,或称之“色驴”,一把弯镰披荆斩棘开道,餐风宿露,四季出征,四处攀爬,只为一个新的视野,一张好的照片。再有穿越秦岭的,天上有飞机,低些有云雾,云雾下有候鸟,地上有蛇、羚羊、野猪、狗熊,以及……风。当然,在穿越秦岭一族里,最具实力、却又被人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象我们往往忽视了空气的存在一样,常常被我们最不该忽略又偏偏想不起的……是水,不是吗?水像调皮的龙,伴你一路玩耍,忽左忽右,与路拧成一条长长的绳,直把你送到山顶,有时水与路重合,你只好晃晃悠悠地走。

    2

          走峪子的路复杂有趣,有时要在流着一层薄水的列石上快速踏过,溅起一串串清冽的水花;有时要小心翼翼地踩着湿黑光滑的石块试探着前行;有时要双手撑起,使身体悬空向前移动,穿过巨石间的溪水奔流的狭道;有时要用拐棍平伸出,将人寄过去或拉过去;有时要用臂在前挡住,用身体挤过一人多高的稠密的蒿草滩;有时要猫腰钻过带刺的灌木丛……背着二三十斤重的包,如一头满怀莫名憧憬的驴默默前行。休息时到河边洗洗手脸,喝溪水,吃水果,间或与异性同伴开个荤荤素素的玩笑。大峪的坡度是缓而漫长的,是锻炼耐心的好地方。好在山石千奇百变,山色红绿相间,空气清新,绿水奏鸣,花鸟相欢,不知不觉间就行出了半天。若在城市,没有了路的高高低低,没有了山的千变万化,人早走得身乏心迷了。待感到坡有些陡时,水声也很小了,石上的绿苔爬到了树上,路旁出现了竹节草,这时已到了水穷处。河道不见了,只有细小清冽的泉水从草丛中冒出,挖个坑就成了解渴的凉水泉。你若沿河而行,到达山巅之前的最后一件事是什么?那就是喝水,打水。这清凉的泉水显得那么珍贵可爱。但也有人说,正是这可爱的地方,过去却是常死人的地方。有的年轻人大热天扛着沉重的栓、檀、山货等行李上山,一口气狂奔,五内俱热,见马上没有了水,就跪地狂饮。清冷的水猛的入肚,激裂了肺,一命呜呼者大有人在。再前行,路旁的枯枝越来越多,有的貌似干枯,实则活着,却一年四季生长期很短,如动物冬眠般。树也越来越矮,灌木丛增多,茂密的竹子夹道迎来,不知不觉又到了一片开阔的平缓的坡地,细长的一片一片的草——高山草甸出现了。这时,也就到了大岭——长江黄河流域的分水岭。你站在大岭中间的风中,南方北方在身体中交融,长江黄河在血脉里奔涌……大岭却原来这般平缓,可以做个直升飞机场,像是大自然欢迎人们来此栖居而刻意为之,秦岭八百里蜿蜒过来,也像是在这里找了个低凹处稍歇,如一个秋千绳安静地垂吊在这里,片刻,又西向逶迤而去。

    3

        秋色连天,天在山巅。我们去秦岭深处迎接秋天——这位穿越大峪的独特客人。一月来,红黄的山色从大岭一直蔓延到了山口。夏日那绿绿的山顶,如今已暗暗的一片。人在走,秋色也在走,任何一个山沟、山岩,路边、半山坡都会跳出特别的红或黄来,有时组成美丽的图案。就是那些在阴凉下平淡的颜色,随着阳光的问候也会光艳无比。它以它的红黄炫耀着自己的美丽,诉说着太阳曾经到来时的明艳。 

       人们盼望红、黄色,红黄色来了,被遗忘的绿色在秋色的海洋里开始倾诉起它的魅力。在红、黄相间的山坡上,新鲜的绿,那种夏天令人眼倦的绿色倒显出其珍贵来了。 

        秋色苦短,山外的人远远注视着山的颜色,想象着山的美丽。山外人看到绚烂的秋时,它已只剩不到一周的寿命。秋色走到山口的时候,是已离开大岭了,大岭就只剩些枯枝败叶。偶尔山外的一些雨,大岭就飘开雪花了,黑黑的枯枝覆上一层薄薄的雪,大岭就像刚毅的中年男人,显示出它的铿锵风骨。 

    4

       穿越秦岭的峪子太多太多,像近处的库峪、子午峪、沣峪、 傥骆道……名称各异。芸芸众谷,唯此为“大”。为何名叫大峪,想来必是因为谷宽道直吧。大峪曾名“义峪”,是民出义工,官民合修而成,一沟贯通南北。这里从大峪水库开始进沟,道路伴着河流,河流陪着道路,路不高,河不深,平平安安舒坦的感觉,不象沣峪那么奇险,挂在悬崖,叫人胆战心惊。一直是宽阔的谷道,就上了大岭。谷道、沟道又多,沟道又生出沟道,再生出沟道来,大峪里到底有多少沟道,没有谁统计过。沟道多,山头就多。秦岭因为造山运动所致,北陡南缓,就在大峪一段造就了诸多奇峰险山,怪沟异洞,气象万千,如人称“小华山”的嘉午台,一路斧劈刀削的巉岩悬谷,岱顶二百米的窄窄的龙背遒劲地伸出去,忽的尾部翘起,突然摔下深谷;如人头山,偌高的山顶,偏偏就架起了块房屋大的巨石,像一个人头,不同角度看去,神态各异,从嘉午台、五里庙看去,那神态分明就是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如太兴山,人称“铁顶武当”,是这一带的最高峰。海拔2321米,在库峪、大峪之间,从大峪登上,更觉险峻。一路乱石奇崖,铿锵陈列,似乎能听到造山运动中山崩石裂的巨响。直耸云霄的山巅,偏偏顶上就架了三块失重的巨石,互相支撑着合成一个重心,在风里晃。这晃悠悠的石上又架了座铁庙,相传是明时建的,是怕石头太轻飞去了吧,偏又铁庙摇着石头晃,风一吹就要飘去,然在这山巅却已晃悠了几百年。还有“天池”,高山草甸蔓延出去,山巅就凹了一个大盆地。曾盛天雨一池,现干枯,可屯兵一团。亦有西翠华,一路林木葱翠欲滴,幽静如世外桃源。亦有蒿潭沟,沟口狭窄陡峭,夹出五级白练的瀑布来,向上进去以后,却异常宽敞平坦,秀峰环抱,白石满地,原来是个巨大的宝葫芦。蒿潭沟有路去陕南,那路是挖药人踩出的,人一走,草就盖,也只有挖药人能找到。继续前行,路与河道间或缠绕,这里的路,人走,水走,野兽也走,走到了原始森林,枯木黑森森的,发出腐朽味,碗口粗的木头,一脚就可踩断,如同神功上了身。近水的树上、石上长满苔藓,好像穿了层厚厚的绿衣。野猪拱得路坑坑洼洼,蹭得树皮光光的,一阵风传来其浓重的臭味,裹挟着悚人的气息。人熊的脚印留在刚下的雪上,左一步,右一步,人熊是直立行走的,也会用手扒身旁的一些树枝,像走着模特步,你千万不要以为有人刚走过尾随而去,担笼大的一堆粪显示着它的力量与威风。听父亲说,半个世纪前,他在沟道远远见过人熊,黑嘘嘘地站着,比人高,比人胖,把一个躲避不及的人一把抓起扔到了河对岸。因此,上山要勤吆喝,与山猪、狗熊等互相知道就行了,免得谁见了谁,产生误会。有时上山爬到偏僻的沟里,人在走,觉得周围有动静,有庞然大物,看不见,只听得身旁林子里嗖嗖嗖一路作响。上山手持一根棍子是必要的,最好是“鸡骨头”木的,沉甸甸的,坚硬而任性好,除做拐棍外,打草惊蛇,拨露水,挑绊路的柴火,也是常用的功能。用得久了,手把就光得渗出了油,与人就有了感情。蛇与松鼠之类,倒是常见。一些从未听过的鸟鸣声,有时会伴你前行。你看不见鸟,它却跟着你,对你鸣叫,你逗趣地学两声回过去,它便高兴地又叫过来,你便可与鸟在林中一唱一和地前行。进山多吆喝,老人们常这样提醒,人迹罕至处,憋足了劲长长怪怪一声极具穿透力的吆喝,声震十里,山谷多重回荡着,没有了虎啸狮吼,你的这一声吆喝便有了百兽之王的感觉。有时风急,顺风吆喝,风声便缠绕着人声,变成一种新的声音呼啸而逝。有时雾浓,声音便穿破了浓浓的雾,编织出雾的纲与领;有时云怒,吆喝声与怒云互相呵斥,像两个狂犬对吠;有时天蓝,声音便被吸上天去,化作蓝天的旋律;水声常伴,你喊不过哗哗的河水瀑布,它的声音永不停歇,但石头知道你的吼声会溅起朵朵浪花;有时露重,阳光下晶亮亮闪耀在草叶上,你的吼声会引来太阳的七彩,在水珠上熠耀颤动。也许你的声音会磁带般存进某处山崖,如夜半传出的远古时代的砍伐声和树木的咔嚓的断裂声一样,在合适的温度、湿度下播放出来,被几百年后的某个野营者偶然听到……还有莲花洞,巨大的倒莲,传说是李世民的妹子在西翠华修行,李世民用火逼她还俗,公主心若磐石,火中涅磐后化作了巨大的石莲花。石莲很精灵,传递着天地的消息,莲石湿润,天就要下雨。再上有神龙洞、白云洞,洞里套洞,侧身可入,洞内大肚,钟乳石千奇百怪,夹出一道海、二道海、三道海,洞壁湿润,云雾常年不断……

    5

       大峪的山山岭岭,沟沟岔岔引起人无限的攀登和探寻欲望。沟深山高,往往走得人满身汗水,气喘吁吁。如果要露营,更要背着小山似的包裹跋涉,要不停地走,走很长的高低不平的山路,要踩稳列石过河,较宽无列石的地方要搭列石,要跃过去,或被朋友伸出手,伸来拐棍拉过去,要躬身甚或蹴着钻过荆棘,要登陡峭的山路,要过光滑的斜坡,脚与泥土同时在动,要上悬崖上手足无措的石皮,用短绳套住上面的小树根向上扯,下面的人踩在石上给爬山的支脚窝,要扯住虚土中长着的小草,借点维持平衡的力量。从山上下时,陡峭的地方仍须格外小心,上山容易下山难,保持重心在后,兢兢而下;坡度大的草甸,重力加速度,伴着欢畅的心情,你会双脚飞轮般交替,一路狂奔;太阳下山了,你与太阳同时下山,得以极快的速度赶路,以防天黑迷途,那时往往是黄昏时分,几个人只听到脚步声在草丛里噌噌赶路的摩擦声,大家都不言语,只一心一意赶路,谨防失足;有时把双拳伸向后背,边赶路边垫起背包,让后背透透气;有时饥肠鹿鹿,有时干渴难耐,只有猛吆喝几声给自己打气……这一切最终的结果就是气喘如牛,强烈的喘息让五脏六腑拉开新的距离,扩充新的空间,偌大的大山,偌大的天然氧吧,氧气与二氧化碳的新陈代谢给人的生命提供了新的原料。这样的流汗让人舒坦,这样的喘息让人畅酣,让人不由得嚎叫。吃个苹果吧,陕西出苹果,如同江南出橘,这里的苹果又脆又甜,渣少水多。分苹果不用刀子,咔地一声,一掰两瓣,汁液溅到脸上,嘴唇和眼都甜甜的。再掰成四瓣,坐在河边的石头上,吃着甜脆的苹果,就是滋润。滋润得你连苹果籽都舍不得吐掉,想嚼出一二三四五来。托托摸夹榨菜,既轻又方便,耐饥,是旅行的首选。有时,我们还带着锅,挖坑,架灶,烧干柴,熬稀饭,下挂面,折根树枝做筷子,也不怕灰纤落到锅里。在深山围着篝火,烟熏火了地吃起来,那个香啊,不亲身体验绝难体味到。饭饱后,在草地上打几个滚,躺在岩上晒太阳,那个惬意,小毛驴般地惬意,久违自然的人难以想象。 

    6

        大峪石头好,方圆几十里流传着“大峪的石头、库峪的弯,(汤峪)七十二道脚不干”的民谣。大峪山石嶙峋,雨淋日晒,风化冰裂,千万年间,石头满河,大如车,小成沙,形神各异,色彩纷呈,而且四季变化。洪水袭来,大大小小的石头拉开了新的姿态。大的石头以其沉重的力量顽强抵抗着洪水的冲击,憋足了肌肉崩然不动;鹅卵石和沙粒比赛着箭一般射出;大些的石块在浪里跌跌撞撞,随着浪头起伏奔走;再大些的石头在水里迈着沉重的脚步。高高低低奔走着的石块互相碰撞着,发出咕哩咕咚的震颤,为河水的咆哮声伴奏着滚石的厚重底音。洪水退时,河道就像大街上形形色色奔走的人流被摄影师忽然定格一样,停滞在那里,保持着惯性中形神各异的运动状态。河水将大大小小的石头重新排列组合,每次落水后,人们都会看到熟悉的河道不同清雅美丽的面目。如婴孩的面目,月月都有新的稀罕,令人欣喜,惹人心动怜爱。 

        天洗大峪,石净我心。雨后,山谷平静寂寞,浸在浓浓的忧郁里。偶尔,也会有淡淡的阳光漫过来,淡淡地挥洒在雨后润泽温凉的石头上。满河的石头都活了起来,如微微的风中在叶片上闪烁颤动的露珠,充满了灵性。石头也似乎注满了天雨,天雨是如何进入石头的,这是大自然的秘密。那石上的水润,水润上的光分明就是石头浸出来的,是石中的灵出来窥探雨的去向。石中有了天雨,天地就在石中合二为一,石头就有了灵性,像龟,像鸟,像河马,像鱼,像人,也都有了灵,活了起来。温润清亮的石头,颜色或淡黄,或褐红,或糯白,素雅清洁,无一丝凡尘气息,都如一块般若心,有的只是无以言表,淡淡溢出的喜悦;有的只是寻觅不见,离之惋惜,扯人魂魄的清雅;有的只是令人触摸拥吻的吸引。而这时你能做的,就是边走边欣赏,端起相机仔细琢磨,调整光圈速度。你正欣赏石头,忽然就看见一个淡淡的人影在你身旁。噢!出太阳了,是太阳送给你的另一个你!也来欣赏群石。 

    7

       如果你爱大峪,钻过大峪的沟岔洞穴,上过山山岭岭,你有时会惊讶,上天为何要造大峪,竟让这峪子如此丰富美丽。秋赏山色,冬观山骨,春采山气,夏享清凉,一年四季,随便一个沟道进去,可与各不相同的景色相幽会,感受大自然的神秘莫测。不定那天会遇见云海,醉入云雾的故乡,甚或会片刻历经几种天气,体验到天光初泻的奇妙。也会坠入漆黑的夜,远远近近陌生的声音给人送来恐惧裹罩的新鲜刺激,使疲惫的身体获得新的激情。也会遇见深藏的隐居者,讲给你一段穿越时空的离奇故事、一些梦的深处的细节和颠三倒四而又趣妙横生的话语。也会遇见一些意想不到的惊险,甚或挑战生命的极限,而化险为夷后成为美谈……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铁路修过村庄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