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人物>> 历史名人>>正文内容

    同盟会陕西首领 张云山

    作者:aet-6768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08年03月12日 点击数:

       张云山(1877~1915)  字凤岗。陕西长安太乙人。父母早逝,两兄长外出谋生,他寄居族人家中。稍长帮人劳动糊口。光绪二十一年(1895)陕甘总督兼新疆巡抚陶模①为镇压西宁回民起义在陕西募兵,张入伍随军转战甘肃、青海、新疆,积功升任都司。后退伍在兰州组织戏班,因遭当局缉捕而逃亡伊犁,联络当地头人反清,未达目的,再返兰州。二十六年(1900)唐(常才)[才常]在南方举义反清,张在西北起兵响应,因唐军失(贩)[败]而未能如愿,只身返回长安,入巡防队当兵,经友人推荐入武备学堂当号兵、号目。三十年(1904)再入陕西常备军,次年任常备军司号长;宣统元年(1909)春陕西陆军混成协(简称“陕西新军”)正式组成,张任协司司号官。 
           张早年在陶模军中就加入了哥老会。由于他的积极活动,宣统二年(1910)初开“通统山”堂时,即吸收了1000多名哥弟,绝大多数是新军中的士兵。这时,陕西新军下级军官中的同盟会员已由4人增为29人,其中钱鼎、张宝麟具有同盟会与哥老会双重身份。张等哥老会头目积极与钱鼎、张宝麟等人交往,促进了同盟会与哥老会的初步联合。又经过两三个月的工作,各营队哥老会头目都表示愿接受孙中山的主张,并愿意“跟着党人干”。从而促成了同盟会、哥老会双方于宣统二年六月初三(1910年7月9日)在西安大雁塔“歃血为盟,共图大举”。 

        

           辛亥年四川保路运动和武昌起义的消息传到西安,同盟会与哥老会两方主要负责人钱鼎、张钫、张云山、万炳南等聚会秘商,拟定九月初八(10月29日)举事。八月三十(1911年10月21日)那天,得知官府要将新军中革命力量最强的两个标队调往外县,原定举事日期已缓不济急,钱鼎提出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应急对策。经反复协商,改为九月初一(10月22日)提前起义。九月初一上午,张等在西安西郊林家坟秘密集会,推举张凤翙为首领,钱鼎为参赞,并决定当天闻午炮起义。会后,张等指挥部队进攻“满城”西面。当晚,起义军定名为秦陇复汉军,设总司令部于原军装局。次日黎明,各部起义军互相配合攻占“满城”,至下午3时西安全城光复。九月初四(10月25日),张凤翙召集各起义军将领在军装局开会,协商军政府的大统领和副统领人选问题,由于张云山与万炳南都争着要当大统领,会议不欢而散。后经多方协商,九月初六(10月27日)在咸宁县署再次开会,正式推举张凤翙为大统领,钱鼎、万炳南为副大统领,并宣告秦陇复汉军政府成立。这一决定“引起张云山的不满,他遂召集心腹在自己住所树起‘洪汉’旗帜,命令各码头大事招兵买马”,俨然与张凤翙领导的军政府“形成对峙局面”(《辛亥革命在陕西》第375页)。嗣经众首领反复协商,军政府于九月初八(10月29日)召开大会,宣布另设六个都督,张任兵马都督,才使事态平息了下来。

        秦陇复汉军政府成立后,清廷急调清军从东、西两面夹击秦陇复汉军。西安起义时逃亡兰州的卸任陕甘总督升允,被清廷启用署理陕西巡抚兼办军务。此时,河南清军攻陷潼关,东路告急。大统领张凤翙亲赴东路督战,张云山被调回省垣主持防务。未几,东路潼关收复,而升允又纠集大量甘军再犯陕西,长(长武)、彬(彬县)、千(千阳)、陇(陇县)各县相继失陷。张云山急赴乾州挑起守城重担。升允率甘军20个营,分两路进击陕西乾州(今乾县),一路经长武进攻邠州(今彬县),一路由固关进攻凤翔。1911年11月21日,升允所率甘军占领长武。张自请率向字营西征,在长武冉店桥将清军击退,西路战事暂时缓和。

        12月23日,当升允率甘军先后攻占邠州(今彬县)、永寿,进逼乾州(今乾县)时,张在乾州收容西路散兵,加强城防固守,夜间在城上多设灯光,并自握军号不时改变各种号音。清军不悉内情,不敢(冒)[贸]然攻城;但城北高原险要,尽为清军所占。1912年1月20日张凤翙自乾州(今乾县)回省城后,张与马玉贵会同各路官兵继续保卫乾州(今乾县)。张亲临城楼督战,昼夜加强巡逻防范,清军虽多次使用山炮、挖地道、架云梯、派先锋队攻城,都未得逞。升允技穷,令管带罗开福跪城门诈降,被张识破,并督队痛击,诈降清军被迫逃遁。2月12日清帝退位后,升允仍顽固地指挥甘军袭击礼泉。张派参谋雷恒焱面见升允,“告以清帝退位,应罢兵息民”。升允残暴地将雷处死,投入枯井,继续令甘军进逼咸阳。张派特使给甘军马安良送去清帝退位布告,要他停战议和。3月8日,张与马安良正式议和,西路战事结束。(右图:军民欢庆解除乾州城围的胜利)


         张积极提倡男人剪发辫,妇女放足;赞成张凤翙禁种鸦片,并亲赴乾、邠属区宣讲禁令;他颁布告,劝谕清军官兵、地方官吏,(翻)[幡]然变计,投诚军政府;号召哥老会哥弟维持社会治安;赞助创立同志小学和设立普云堂药铺施舍医药;重视社会贤达,派专人持函请宋伯鲁出山,委以参谋官重任。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以光复西安有功,授张云山陆军中将衔,补秦军第一镇统制职。不久,又下令缩编秦陇复汉军为两个师, 张任第一师师长。同年8月,陕西同盟会与统一共和党陕西支部合并成立中国国民党秦支部,选张凤翙为支部长,张云山等为评议员。1914年夏秋间,袁世凯命陆建章为陕西将军,接替张凤翙之职。陆建章裁汰陕军,又将张云山的第一师缩编为混成旅,给张以旅长兼陕北镇守使的名义,却又多方设置障碍,使其无法到任。

         此间,张延揽文人学士,搜集古董字画,哥老会哥弟习气渐消,学会了做官妙术,认陆建章为义父,结纳陆的左右,投其所好,有求必应。仅一年,陆等就将张从禁烟所刮得的财物掠夺一空。他愤恨咯血,一病不起,于1915年6月逝世。 


                     据《陕西省志·人物志》(中册),第290~292页,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革命先驱李艮
    • 下一篇:辛亥革命陕西首领--张云山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