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凡雨>>正文内容

    (评论)杨虎城的“文治”

    作者:凡雨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04日 点击数:

     

     

       

    杨虎城是著名的爱国将领,提及他,人们立刻会想到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然而,杨虎城将军任陕西省政府主席期间,在卫生防疫、 文化教育、兴修水利等方面的功德却鲜被提及。

      民国十九年(1930)至民国二十二年(1933),杨虎城任陕西省政府主席,其间军阀割据、混战,兵荒马乱,民不聊生。为此,他提出了“救济灾荒、肃清土匪、澄清吏治、振兴教育、整顿交通、兴办水利、免除苛捐杂税、完成地方自治”的八大施政方针。

     

      改善医疗条件 遏制疾病蔓延

     

      杨虎城将军主陕其间大力发展陕西医疗卫生事业。支持创办省立医院;请准设立西安助产学校;聘请医务人才来陕、回陕工作。1931年秋后组成临时防疫处防治陕北鼠疫;1935年设立了西北化学制药厂,开创了陕西医药自制的先河。

     

     

    1932年冬,杨虎城同名士吴廷锡前(左二)省教育厅厅长周学昌前(左五)绅士寇遐前(左六)在新城大楼讨论发展陕西教育后合影 

     

     

     1932年6月,陕西发生了“虎列拉”传染病,听老人讲,得病迅速,死亡迅速,传染迅速。为扼制其蔓延,杨虎城将军采取了有效的防治措施:改平民医院为临时防疫医院,直属省政府;在潼关以东、西安至潼关间实施交通断绝,以及车辆的防疫检查;成立临时防疫处,各地建立防疫机构,派人飞赴上海购买并自制疫苗;城乡普遍进行卫生、消毒工作;次年春普遍注射疫苗和预先防范。据曾任杨虎城将军机要秘书的米暂沉先生的《杨虎城将军与陕西医药卫生事业》:“消灭了‘虎列拉’……遂在那年冬天从地方军政费项下拿出一笔钱,设立了一个制造‘虎列拉’疫苗的机构,第二年就用自制的疫苗预防注射,使‘虎列拉’在陕西从此绝迹。”

     

      大力兴办教育 提倡教育救国

     

      杨虎城将军深知教育救国、知识救国的道理。在陕主政期间,采取了一系列的兴教举措:压缩军费、裁减行政开支以充实教育经费,组建“教育基金保管委员会”,专款专用;整顿各级学校,扩充省立各中小学班次和学生名额。大幅度更换中学和师范学校校长,尽量提拔重用青年进步知识分子,大力提倡乡村办学;杨虎城自己资助建立了孙镇高级小学、甘北村初级模范小学(后改为培民小学)、蒲城尧山中学、阎良镇小学等。他多次在新城广场政府大楼同教育厅厅长周学昌、绅士寇遐及省内各地教育官员开会协商教育事宜。主政其间,他还聘请宋联奎为陕西通志馆馆长,聘请武念堂、吴廷锡等为通志馆编导,编辑《陕西通志稿》和《续修陕西通志稿》,使陕西的历史文化没有因为战乱而遗失。

     

      兴修水利工程 解决百姓生计

     

      民国18年(1929年)陕西大旱,旱灾持续到民国21年(1932年),波及全省。饿殍遍野,卖儿卖女、逃荒乞丐者众多。这就是老人们常说的民国十八年“遭年馑”。

      杨虎城主政陕西后,呼请中央拨发赈济粮款;裁编压缩军队,减省军事、行政开支;联系省外社会团体、慈善机构及海外华桥、捐助救济钱粮财物;普遍施设粥厂和收容所;提倡以工代赈;鼓励民众贷款生产自救。

      看到秦川大地缺水干旱,百姓守着土地无粮可食,杨虎城将军很是痛心,他邀请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任省府委员兼建设厅长,大力兴修水利。在李仪祉主持下,陕西的水利事业如火如荼地展开。杨虎城将军亲自为渭惠渠通水典礼题词。据说当时的泾、洛、渭、梅、沣、黑、泔、涝工程为陕西关中八惠,基本解决了关中平原地区百姓的生存问题。据陈靖先生《杨虎城将军与陕西水利》一文:“由于泾惠渠的建成竣工,在全国取得信誉,洛、渭、梅、汉、褒、胥、黑、沣、涝、织、定等十一道大中小型渠道,才得以相继兴修或整修。当时共约灌地300万亩,为抗日战争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另外,杨虎城将军还经常深入陕西公路、铁路的施工一线考察研究。

      杨虎城将军在陕西主政尽管只有四年时间,却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兴修水利及交通等民生领域真抓实干、成绩显著,功不可没。

     

     

     

     

    参考资料:杨虎城陵园史料馆宣传资料;政协陕西省委文史资料研究会1986年3月出版《回忆杨虎城将军》一书 。

     

     西安晚报:http://epaper.xiancn.com/xawb/html/2014-12/07/content_338787.htm

                    

               

                                      凡雨/2014年11月27日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踏进天门访秦岭
    • 下一篇:(散文)对一个名门望族的追述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