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每小平>>正文内容

    (散文)张候其人轶事

    作者:每小平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09日 点击数:

    9月28日《西安地理》版刊登《张侯坟》后,在长安区尤其是郭庄村产生了很大反响,笔者又同文史爱好者,先后在《老长安》、《陕西诗词界》、《长安诗刊》、《陕西农民报》发表作品的高扶民老师采访郭庄村,记录了张侯其人轶事及郭姓来由。

    据《长安史迹纪略》王作兆著:“张勇身经数百战,克府五、洲县五十,右足中流矢,伤骨,不能履,常以肩舆督战。临敌若无事,而智计横出,每以寡胜众。用人尽其才,往往起卒伍为大将,良栋,进宝尤其著者也”。康熙皇帝为了褒奖张勇的功劳,封其为一等候,加少傅兼太子太师。张勇死后,赠少师兼太子少师,赐祭葬,谥襄壮。留有奏疏六卷,录入《四库全书》。张勇有二子,长子张云翼,世袭一等侯,历官大理寺卿,松江提督,赠兵部尚书,死后赐祭葬。张云翼墓前有三通石碑,各宽1米多,高3米多,其中一蟠龙石碑刻“一品候兵部尚书太子太保张云翼之墓。”墓前有石狮、石文官、石武官、石马、石羊、石狗、石牛、石鸡各1对;在墓的旁边还有10多亩地花园。20世纪80年代墓已被掘,现仅存一石鼓,墓至今仍存西堡子一农户后院。……次子张云翮,历官通政司右通政。

    张勇原籍汉中洋县。祖上家境贫寒,后迁居长安杜曲,再徙居大兆鲍陂,最后定居于王曲街办贾里村。原村中城寨由张勇捐资修建。贾里村中有36条丁字街、72座小庙,分为大东街、小东街、大西门、小西门、南门、北厅六个村民居住区。张家居于大西门里。村中建有“靖逆侯张勇祠”,祠旁立有慕贞女碑一通。据《咸宁长安两县续志》载:“(慕贞女碑)康熙八年正月立,陕西巡抚永泰撰文,陕西提督、学政潘从律正书,浙闽总督梁鼐撰额。”今碑放在张勇后裔张锁记门前。据说为了让烈女买菜方便,贾里村曾设集市,单日逢集……

    张勇家所居之地都曾置有地产。20世纪40年代末,引镇西堡子张家有200余亩土地,张勇之子张云翼就埋葬在西堡子少陵原上。杜曲亦有地百亩,贾里村有地150亩,郭庄有地近百亩。新中国建立后,这些土地都入了社,分给了当地的村民。

    张勇的后人、现年79岁的张海告诉笔者,其太爷张秉炎弟兄三人携家带口从贾里村迁到郭庄。起因:张勇葬埋后,有封地公田48亩,郭姓人家看坟守冢,耕种封地,张姓收租子。张勇后人只在每年的清明节,十月一携来祭品祭奠先祖。但一年一年公田被蚕食减少,大冢周边的柏树、松树、果树等花草树木也被砍挖走。五十年前,我翻地还翻出脸盆粗的柏树、松树根。因此,贾里村西门张秉炎等弟兄三人举家迁到张侯坟看坟耕田……

    张海听先人讲,无论是郭姓看冢守坟还是张家,贾里村张姓后人来张侯坟祭奠,不论来人多少,均管吃管喝,蒸馍做饭,酒菜烟茶招待,所有费用都在封地里支出。从1684年后直到1949年。解放后实行土改,公田归村集体,贾里村来张侯坟祭奠的人逐年减少。

    另据74岁老人郭鹏辉讲,埋葬张勇时,贾里村张姓人家全出殡,数百人抬八副官罩亭子,掩人耳目,分处埋葬,以防坟冢被盗。

    下葬那天,天雨霏霏,山低云暗,西安府、长安县衙门官员列队送葬,仪式隆重,按王侯级别祭祀仪程埋葬。

    据《贾里村漫史》(张辉编著):1676年12月,张勇因腿受伤,久治不愈,特请示朝廷回家休养。春节期间村中唱大戏,张勇差人送去清油百斤,银两若干;十五闹元霄,摆上50桌酒宴,专请村里领张、执事、贤达及乡邻。万华山为朝廷封给张勇的山。修建万华山庙,捐款捐物,骑马坐轿上山参加庙会。张勇出钱修建了万华山神庙,他只要一回到家乡,就要到山上去拜敬徐彦召等神,这样一直延续了七八年,由于自己年龄不断增大,体力日益不支,又加上作战中一条腿长期不能痊愈,给上山敬神造成不便,心中十分烦恼。遂后,修建了万华山下院。即在贾里村西北捐资修建雕梁画栋庙三间、12间汤房敬奉徐彦召,杨侍郎、李娘娘诸像……按照张姓辈分排列,从清朝开始其班辈序列为:绍富文培梦鑫乾坤重德。

    85岁的郭醒民讲:郭庄村先有郭姓,后有张姓。郭姓从渭南郭家壕迁来。初始为张勇修坟,刻石人、石马、石兽等,后携家带口看坟农耕,他记得只有郭福喜会碫石磨子,郭姓再无石刻艺人。郭鹏辉讲,郭姓是郭子仪之后,从渭南华阴迁来。张海讲,他太爷张秉炎为张家最早石刻艺人。解放前,张秉炎、张富及张生茂、张生荣等在西安骡马市石刻铺子当石匠艺人。其中,三原于右任的石碑,纪念馆都是由张秉炎所刻。当时,铺子每月不给工钱给面粉。每月四袋面粉(50市斤),管吃管住。张海讲,他当时还小,随其父张生茂住在石刻铺子。石刻铺子和三易社为邻,因人熟,不买票(竹牌)直接进去,常看秦腔戏。叔父张生荣一直干刻碑子老本行。大约1953年左右修复钟楼,张生荣领工修复钟楼石刻等活路,后从西安玉石雕刻厂退休。除祖辈传承学习外,张海还到富平县宫里乡南陵村向刘家、赵家拜师学艺,不断提高石刻技艺。

    谈到石质牌楼,张海讲,牌楼有四个石柱子,中间两个大,两边两个小些。牌楼高约五丈,宽约三丈五。牌楼上雕刻有石瓦,猴娃、狮娃、八仙、龙凤、鹿、花草、云纹等图案,朝南旌表石匾刻“分陕元臣”,背面“勋旌旄钺”八个大字,石匾现已遗失。张勇墓冢高约8米,周长40米。东、西两边各有两个冢,西边两个冢被平掉,现剩三个冢。初始,张勇冢前有三间祠堂,一通御赐石碑的碑顶雕刻蟠龙图案,碑高2.9米,宽0.98米,赑屃基座。碑正面阴刻楷书碑文,碑文共九行,中间由于断裂缺少文字,共有文字207个,刻录张勇生平事迹和功绩,墓前碑立于雍正十一年。祠堂前有一对约2.5尺高,雕刻鼓形门当。从冢北向南依次排列有:石蹲狮1对,石碑楼一座,武官石人1对,高2.85米,石马1对高1.7米,长2米,石麒麟1对,石狮1对,石羊1对等石刻(部分被盗遗失)。张海老人引领我们查看了埋在草丛中的石狮、牌楼方形底座等石刻,石狮高约1.5米,双目圆睁,威武雄壮。
    张长利从家中取出珍藏的张勇画像,张勇立于马后,目视前方,慈祥威严,显出豪爽之气,看后令人肃然起敬。

    从清末至今,张姓石刻艺人已传四代。张海除雕刻外,还长期到富平采购石料,运回加工各种石刻或按客户要求进行刻制。长子张长利从事石刻34年,初始给生产队麦场錾刻碌碡,后刻门墩,打胡基石锤,打土墙园球形石锤子,做狮娃,花边,手工錾子活等。刻出的碌碡线条明晰,深浅一致;内小外大,符合标准。

    此外还在碌碡两面,雕刻出五角星,梅花瓣,圆圈圈等独特标记。目前,在神禾墓园从事石刻艺术。先后为临潼兵马俑广场、阎良区试飞中心烈士陵园、南五台、曲江湖、汉城湖等名胜古迹、旅游景点、小区、饭店等文化景观石、奠基石的设计施工。其弟张胜利,1990年从雕刻石碑、门墩、石锤子等活干起,一直从事石刻工艺。目前在枫栖山墓园干石刻活。平均每天刻石碑2通,一年刻600多通石碑,还给秦腔演员肖若兰等人刻过碑文。擅长制作打胡基石锤,行销大兆、引镇、鸣犊、杜曲、韦曲、王曲、曲江、等驾陂、灞桥、蓝田等地,声誉颇佳。

    张勇葬于少陵原,不知是张勇的灵气还是少陵原的神气,郭庄村人才辈出。张仲需解放前在国民党陕西省警备区西安第六旅军需处工作,解放后在西安石油办事处任副处长。郭福全解放前在602军需厂任运输大队长,后任西安变压器厂厂长。张江从西北大学毕业,在冶金部地质六队任大队长,为国家探明很多重要的有色金属,被评为地质学家。郭鹏辉西农大毕业后在铜川市农业局工作,高级农艺师,先后任渭北果林协会理事长、农业办公室主任等。发表论文100多篇,获论文二等奖,荣获省农业科技工作者、中华优秀人物称号,研究发明了《中草药生物杀菌、杀虫剂》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00113948.7。郭仓记赴朝作战,任某高炮营参谋,在陈地被美军炸弹炸掉衣服,所幸人未受伤。回国后任茂陵内燃机厂保卫处长。郭清莉(郭鹏辉之女)2001年获陕西省青少年科技竞赛一等奖,2002年获全国第七届青少年科技大奖赛金牌、一等奖;同年又获《明天的小小科学家》竞赛二等奖;受到陈至立、周光召等领导人的接见,中央电视台报道。后被国家教委保送进入中国人们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学习,现在解放军总后勤部工作。……

    采访过程中,不少村民希望政府保护文物,不让其再遭被盗丢失损坏。看着倒地翁仲、石马、石狮等,高扶民老师痛心的说,啥时才能让倒地的武士俑等石刻重新站立起来?文物不再流失被盗。

     

     西安晚报:http://epaper.xiancn.com/xawb/html/2014-10/19/content_328773.htm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人文鲍陂村 文武忠义人
    • 下一篇:(诗歌)贺刘君瑞先生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