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人物>> 根在长安>>正文内容

    平凡博爱正义无畏 访全国模范长安区教师张昭

    作者:呼延思正 来源:西安晚报 发布时间:2007年01月17日 点击数:

    平凡博爱正义无畏 访全国模范长安区教师张昭

     

    教师节期间,西安有一位小学教师在全国扬名,他就是为保护校产勇斗歹徒的长安区何家营小学校长张昭。今年7月13日凌晨,歹徒侵入何家营小学校园行窃,在校值班的张昭校长奋不顾身地与其搏斗,虽遭砖石棍棒袭击而受重伤,但他用鲜血和生命保护了学校财产。教师节前夕,国家人事部、教育部决定授予张昭等4位同志“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享受省部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待遇。

      其实张昭在此之前就已经出名了,他曾经获得许多荣誉:2002年被团省委、省希望工程办公室授予希望工程特殊贡献奖;2003年,被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少工委评为支持少先队工作优秀校长;2005年,被华商网评为“感动陕西十大校长”;前日,他又获得陕西省民政厅和省慈善协会颁发的三秦慈善奖。

      英雄人物并非一朝一夕突然生成的。贴近张昭这个活生生的人,你会感觉到他作为平常人之中的许多不平常,这种不平常的积累,成就了英雄行为跃升的必然。

      爱学习必然有收获

      长安区韦曲街道张昭家里,一座充满农家特色的小庭院透着整洁、俭朴,卧室墙壁上挂着一幅书法作品,上书籀文“见善若惊”。张昭伤势尚未痊愈,却在半个多月前就坚持出院回家休养,他说:“住院一天要花费好几百块钱呢,咱给公家能省些就省些。”他早已得知面临的荣誉和影响,但显现得平淡如常。身材不高大,相貌不惊人,但他的言谈却着实令人敬佩。

      张昭健谈,心直口快,谈起话来一无遮掩,自谓喜爱学习,注重人文科学,尤嗜文史,对民族和宗教知识更为倾心,看来确是个饱学有识的人。他随口说起南斯拉夫民族构成滔滔不绝:波斯尼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他可以讲清印度民族问题的核心,他也能说清几大宗教的来龙去脉。张昭对古文化遗产西安鼓乐也很有研究,他是陕西省西安鼓乐协会兼职秘书长,撰写过有关西安鼓乐保护的论著,更让人惊讶的是,去年冬季他还曾偕何家营鼓乐社社长何忠信一起到北京中国音乐学院开讲座,给高等学府的研究生和教师们讲授西安鼓乐工尺谱吟唱知识。他信口唱起工尺谱的《正宫》《将军令》,抑扬顿挫、疾缓低昂,古韵十足。

      他谦和地说,咱其实就是个平凡人,要说特点也就是爱学习、爱干事,干起事来不轻言放弃,遇挫折不退缩,这才有点成绩。说他是个能人,张昭回答说,能力其实是第二位的,看你想不想干,想干就有人支持,就能成功。成立何家营少年古乐队就是自己给自己寻事呢!

      何家营鼓乐是全国少有的传统文化资源,这种古乐曲如今听到的人很少,会演奏的人更少,愿意学习并继承的人更是少而又少。张昭看准这个资源,要让孩子们在学习鼓乐中领受、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净化心灵。2003年,张昭在何家营小学建立了全国第一支少年古乐队,将长安何家营鼓乐引入课堂。这一举动招来异样的眼光和议论。一些家长认为孩子练古乐会耽误学习,不愿让孩子参加,一时闲话不断。他顶住各方的压力,坚持利用课余时间,聘请古乐老艺人,训练学生记谱、吹奏,联系演出。两年之后,何家营少年古乐队走出了长安,走出了国门。去年6月,西安古乐进京汇演,何家营小学的14名小乐手和百名老艺人先后在中央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地进行了6场演出,受到专家学者们的好评。去年12月,张昭作为陕西西安古乐协会兼职秘书长,率陕西文化代表团赴约旦参加了第二届世界文明论坛联盟大会,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

      爱干事就要有建树

      张昭每到一所学校担任校长,始终把改善办学条件,积极为农村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作为自己的第一追求。1997年,张昭被任命为申店小学校长,当时校舍危漏,围墙多处倒塌,操场地势低洼积水,严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活动。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四处奔走筹措资金。在教学楼改造过程中资金严重不足,为了不影响工期、保证正常教学,他说服建筑队老板垫资、学校分期付款,在短短4个月的时间里建起了750平方米的教学楼。教学楼盖好后,改造低洼操场又迫在眉睫,为了不影响正常教学,确保施工质量,他坚持白天管教学,晚上守在工地,每天从下午放学干到晚上12点,经过一个多月的连续奋战,终于解决了困扰师生多年的老大难问题。2000年,他又发动教师集资,为学校购置了20台电脑,率先在全区农村小学建成了微机室。2001年10月,他又多方筹集资金2万元,给教室和教师办公室安装了暖气。2003年,他调任韦曲街道何家营小学校长后,又多方筹集6万元资金建起锅炉房,安装了暖气,使学校面貌得到了迅速改观。

      心怀慈悲播爱心

      张昭回忆,自小父辈就教导他:“与人打交道就要会吃亏,能帮衬别人就帮衬。”他从小就懂得救难助弱、扶贫济困。2002年6月9日,镇安县旬河流域遭受百年不遇的大洪灾,洪水使当地永红小学的校舍荡然无存。当时任长安区申店小学校长的张昭得知56名孩子在废墟上头顶烈日上课,心灵受到强烈震撼。他决定把孩子们接到申店小学就读,这一想法得到全校老师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为了给灾区孩子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生活的“新家”,张昭到处“化缘”,想方设法为孩子们解决食宿问题。他首先让出自己的办公室,全体老师受他感召,自愿集中办公、腾出宿舍给灾区孩子们住。张昭带领老师们义务为孩子们垒灶、支床、钉纱、安风扇、装自来水管,管理人员不够,他就让妻子一起帮忙管理学生生活,连妻子转让理发店的8000多元资金也贴进去了。

      多年来,他先后帮助庙沟乡双庙小学添置课桌椅和图书,资助水粮镇、回龙镇的3名大学生上学,长期收留大坪镇和庙沟乡双庙村的4名孤儿和贫困孩子在自己家里生活学习。有一年闹洪灾,长安区五台乡青岔小学教学楼被毁,师生财产损失严重,他和教导主任赶往青岔小学,送去黑板、粉笔、本子及衣服,解其燃眉之急……有人对张昭的行为不理解,问他为什么老想着帮助别人?张昭总是憨厚地笑笑说:“这没啥,谁都有困难的时候,咱能帮且帮!”张昭对记者说,做人首先要做个好人,这是人生的最高评价,是做人最基本的原则,要有爱心、慈悲心,乐于善于助人;其次要多做事,人活一生要给社会做点贡献,国家给咱发工资咱就要多干事,否则碌碌无为就是失职。

    思索着他的话,回望他墙上的书法———“见善若惊”,联语“疾恶如仇”。这就是张昭的做人信条,这就是他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显示不平常行为的精神源泉。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吕春茂巧手制作袖珍钟楼
    • 下一篇:面团捏出动物世界(赵俊英)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