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每小平>>正文内容

    (散文)重游杜陵记

    作者:每小平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12日 点击数:

    重游杜陵记

    每小平

    杜陵,是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久往杜陵,月余前我冒着38℃的高温,同文友高扶民老师杜陵一游。9月5日,天气晴好,我诚邀王智魁、张电鸽、纪锋、高扶民老师重游杜陵,边走边谈,不知不觉间就进入了陵区。杜陵遗址公园内,林木青青,树木葱郁,郁郁森森,遮天蔽日。道路两旁,七八米高的柏树,一株挨着一株,陵园内,高大的白杨,一行行,一株株,错落有致地生长着,竖看是行行,侧看是样样,每株皆高大直立,使劲地向上生长,争夺雨露阳光,通风惠畅。园区内,柏树、枫树、桃树、松树及各种观赏花木,布满陵园。各种野草、野菜把地面装扮成绿毯,既舒适又养眼,还有人剜回去品尝鲜味。太阳光从树隙中照射下来,形成无数光束,湿湿的凉风从林中吹到人的身上,凉飕飕的空气中散发出植物的芳香,沁人心脾,惬意的很,如同进入终南山的山林里,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

    在杜陵的正南,宽大的甬道两旁,密植着柏树,恰似守卫陵园的卫士,整齐的排列两旁。东边路口,耸立着“杜陵”黑色石碑,西边,两幅数丈高的分布图、简介给观者以明示,砂粒铺垫在去往陵区的道路上,便于游者行走。在高大雄伟的陵园南面,竖立着六通数米高的历代石碑。其中,两通石碑四周还用铁板保护着,东侧清乾隆年间丙辰孟秋毕沅耸立的石碑,上书隶体斗大的“汉宣帝杜陵”字迹,古朴大气,气势磅礴,文笔雅正,苍劲有力,虽经风霜雪雨的侵蚀,但依然清晰可辨,使人感到沧桑古朴,巍然不动。其它碑文,经近前仔细阅读,反复校对勘验,才能读懂理解碑文内容。六通石碑的四周,用1.7米铁栏杆围住,以防他人损毁。围栏南方的侧柏、万年青等,花卉绿植郁郁葱葱,经过修剪,整齐划一、规规矩矩,呈现出特定的图案来。

    陵墓确实高大,厚重,四周呈覆“斗”形,方方正正,底边长175米,顶边长50米,高29米,封土四周120米外有围墙,每边墙垣长约433米,不同于王公大臣百姓坟墓,杜陵确实高大无比,气势雄伟。汉宣帝杜陵是古代丧葬帝后陵墓,是我中华先祖坟茔,是“视死如生”典章制度的重要代表。遥想当年为建造陵寝,千万民夫不分昼夜,挖陵移土,抬石(条)搬砖,喊着抬夯的号子,夯实地基,汗流浃背,挥汗如雨的场景……

    既来之,则登之。长安习俗,讲究陵墓登不得。这不,7月30日登陵,我的裤子便被枣刺划破了手掌大三角口子,好不尴尬。沿着羊肠小道的陡陂,我们一行五人鱼贯而上,数十亩大的陵冢,长满了酸枣树,四周坡面上,酸枣树高约二三尺,顶面由于光照雨水好,有的酸枣树高达2米多。无论酸枣树高或低,粗或细,枣树枝股间,均长满了密密麻麻的酸枣,由下往上,层次感很明显,下层青绿,中层黄白,顶层红艳变软;向阳面红艳的多,背阴面,黄白青绿的多,食后有酸涩感,只有红艳的酸枣酸甜脆面,好吃极啦,缺点是核大肉少。我们边走边采摘,时不时被枣刺扎伤了手,疼疼的,痒痒的,为了嘴嘛。酸枣具有镇静安神、治失眠等功效。既可鲜食,亦可泡酒或泡水喝。闻听我一宣传,大家乐此不疲,纷纷采摘起来。

    上了陵顶,登高望远,南面是巍巍终南山、少陵原,东面是浐河白鹿原;北面是大雁塔、古城西安;西面是田园、航天城。陵的四周,是绿色的海洋,绿色的世界。由于植物种类繁多,树木高低不同,呈现出浅绿、墨绿、浅黄等不同颜色,双眼能看见的,皆是树木。绿色的世界,号称万亩园林,难怪这里空气清新,呼吸顺畅,不愧为西安的绿肺、人工氧吧。陵顶平台上,酸枣树更粗更高大,结的酸枣又红又甜又大,各位纷纷来摘。王智魁总编平时在办公室编审《学子读写》报,今天也兴趣大增,张老师还为正采摘酸枣的王总编摄影,留下难忘的瞬间……

    站在陵顶,我浮想联翩,似乎耳边吹过来的凉风,在告诉着千年前的事情。近距离感触汉代历史,穿越倾听地下宫殿厚重的声音。遥想当年,刘询(病已)家中遭遇祸殃,丙吉搭救,幸免一死。刘询少年时落难长安大兆庞留村,困倦时睡在村口石碾上,被好心人许广汉收养。刘询与广汉之女许平君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赠许平君木剑为凭,后结为夫妻,过起平民生活。后刘询登基称帝,号汉宣帝,封许平君为皇后,名婕妤,故有“故剑重逢,皇帝不忘许后”。相传:因刘询在石碾上睡过觉,有村民清晨早起看到石碾上盘着一条巨龙,惊恐不已。后刘询当上皇帝,村民联系刘询睡过石碾之事,后将庞留村改名为“盘龙村”。

    长安美丽的民间女子许平君,人好心肠好,与世无争,不贪图荣华富贵,只想过着平民生活。但其命运随着刘询当上皇帝,其地位和身份也发生了改变。仁慈平和的她,陷入了霍光家族布下的陷阱。看到平君封为皇后,霍光夫人也想让其女儿成君与皇帝为后,买通女医淳于衍,借许后分娩之机,用“附子并和大医大丸”害死了许后。公元前73年正月,公哀许皇后,死后葬于少陵原杜陵南边九公里,司马村东北侧,又称杜陵南园,同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害死许后,谋杀太子之事败露后,霍后被打入冷宫,汉宣帝诛杀霍家300多人……

    初秋游杜陵,晴日照高林;林径通幽处,陵冢草木深。

    密林悦鸟兴,万籁陵寂静;清气净人心,惟闻汉时音。

    追今抚昔,历史的烟云已经飘逝,争权夺利,贪图荣华富贵者得到了应有的下场,长安的乡党,美丽女子许平君虽死犹生,同英明皇帝刘询一样,依然活在我们的心中。缅怀历史,以史为鉴。做人处事、待人接物,心中要有高尚的天平,利国利民的事要多干,并且干好;反之,就不要作为,以免被历史无情地抛弃,落下骂名……

    追忆的思绪又被阵阵凉风吹醒,我依然在回忆着千年前的历史,想象着陵下的皇帝,倾听着那回响天地历史厚重的声音,感受着帝王的气派以及那神仙气运,令人脉动不止的灵气,仿佛看到建陵、造陵、埋葬宣帝时盛大的场景,祭祀送葬的豪华队伍,皇家的隆重繁复的祭奠仪程……

    真所谓:过眼烟云忆汉朝,刘询全家遭祸殃;丙吉机智救病已,虎口逃脱保性命。平君美丽又良善,做饭针织又纺线。过好小家利大家,乡党百姓把她夸。夫君皇帝她进宫,待人接物善为宗。岂料霍后耍阴谋,毒死平君可怜命。真相大白刘询痛,诛杀霍门伸冤明。少陵原上起陵冢,葬埋夫妻于陵中。治国安邦英明君,后世铭记在心中。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杜曲江坡豆腐的制作
    • 下一篇:(散文)人文鲍陂村 文武忠义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