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张新武>>正文内容

    (散文)姜仁村:英雄辈出的花卉之乡

    作者:张新武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06日 点击数:

     

     

    细柳镇,位于西安市西南,隶属长安区辖,距市区仅10公里。韦斗、西户、祝秦等公路纵横全境,这里地处上林苑,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特别是近现代,涌现出不少享誉三秦的革命志士。如今已经成为方圆驰名的“花卉之乡”。姜仁村位于细柳镇街区西北0.5公里。.唐代即有此村。宋《长安志》记载:“石炭堰神庙,在县西南四十里荆任村,唐贞观元十四年置。”清嘉庆《长安县志》云:“按荆任村即今姜任村”。明初已演变为姜仁里,明代为姜仁社驻地清嘉庆《长安县志》记姜仁社和姜仁村。

    1964年10月初,中共陕西省委长安社会主义教育工作团正式组建,全团16297人,姜仁村在这个历史时刻一跃成为长安社教运动的中心大本营。工作团团长由中共中央西北局农村工作部部长担任,陕西省一名副省长和中共西安市委书记处一名书记分别担任副团长。工作团下设8个分团,分别进驻长安县7个区和西安市郊区,分团长由地、市级领导干部担任;分团下按公社成立工作队,队长由县级领导干部担任;工作队下按农业生产大队成立工作组,组长由科局级领导干部担任。全县农村每个生产队都驻二三名工作队员,县社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全部进驻了工作队。此外,还在全县选定牛角、姜仁、上塔坡、东堡子等49个生产大队,由中央、西北局、陕西省和西安市负责人蹲点。中共中央西北局主要负责人,从始至终在姜仁村蹲点,指挥整个运动。

    在破“四旧”疯狂岁月,姜仁村古迹毁于一旦,成为文化浩劫的重灾区。1966年9月6日长安《支部小报》报导:“我县红卫兵和广大贫下中农向‘四旧’开展总攻势,四五天内,对一切封建地名、泥木偶像、古庙古会和古旧书籍展开大扫荡”。细柳公社姜仁、杨柳等6个大队,几天内收交了近百架子车“古旧书籍”,连《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文学名著和《辞源》《辞海》之类的工具书也都付之一炬。

    本村自古崇文好武,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灿若星汉。本村秦腔界名人郑生云,艺名假来子,1889年生,当时红极一时。特别是近代更是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视死如归,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抛洒热血,英勇不屈的革命英烈。

    农运领袖李艮便是本村人士,李艮、字育初,化名愚痴。长安县细柳乡姜仁村人。1916年起在私塾读书。1920年考入长安县府君庙小学。1926年春考入省立第三中学,参加了共产党员雷晋笙、吕佐乾等创办的“西北青年社”(共青团外围组织),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随后,在省立一中暑期学校,听取共产党员雷晋笙、刘含初、王授金、吴化之等讲授的“社会主义”“列宁主义”“唯物史观”“帝国主义侵华史”等,接受共产主义思想,于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受国民党陕西省党部农民部负责人、著名共产党人张寒晖委派,与薛卓茂、徐汉儒等到长安县五楼(今五星)地区传播革命思想,组织农民协会,建立农民武装,抗粮抗捐,减租反霸。在他们宣传鼓动下,当地农民斗争热情高涨,并很快波及到户县南部几十个村庄。国民党驻户县何经纬部队胆战心惊,设置圈套将李艮、薛卓茂、郑宪章诱捕。在于右任先生等的营救下获释后,李艮的斗争意志更加坚定,发动农协自卫队在庞光镇逮捕了恶绅邢振武,公布其勾结何经纬催粮逼款、行凶抓人、密告农运干部、破坏农民运动的罪行,按照群众意愿将其处决。这一行动震动了长、户两县,大长了农民群众的志气,户县各地的农协组织纷纷建立,县农协亦随之诞生。他们还在农协中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小组,李艮任小组长。

    长安五楼恶绅张林旺横行乡里。百姓对镇嵩军催粮逼款恨之入骨,他卖力地为之代派代收,借机坑害群众。当地农民查出他贪污3000多元的丑行。李艮与徐汉儒报请省党部农民部批准,于1927年1月,在鱼化廒公审张林旺,当即处决,为群众除了一害。

    “四一二”大屠杀后,一片白色恐怖,而长安农民运动在李艮等人的领导下,如火如荼,声势更大,成为全省农运最好的县份之一。1928年,李艮担任中共长安县委组织委员,和县委其他同志一起组织三桥暴动,捣毁五楼廒,处死“黑毒虫”王德芳。1月12日,中共陕西省委根据中央“八七”会议精神,成立以长安为中心,包括咸阳、户县、周至在内的暴动区。李艮为总指挥,在四县开展了一场反咸阳马家寨恶霸地主白辛太的斗争。一把火烧了白家的契约账簿,处死了白辛太的三个侄子。

    渭华起义失败后,一些党员同志生活极其艰苦。李艮家境贫寒,但仍尽最大努力解决一些党员吃饭问题。其妻靳春青聪明贤惠,深明大义,对到家的革命同志总是热情招待,设法掩护。1928年4月,县委机关迁至太阳庙门46号,为不引起国民党特务注意,机关装扮成居民住宅,李艮夫妻驻机关做掩护,县委几名负责同志均以亲属相称。此间,李艮的父亲经常从乡下送米送面,支持地下党工作。11月28日夜,县委机关开会时,由于叛徒出卖,李艮夫妻、县委其他领导连同省委书记潘自力一同被捕。陕西省国民政府主席宋哲元亲自审问李艮后,不得不翘起拇指称赞李艮“真是西北伟人”。1930年11月,趁蒋冯阎大战混乱之际,李艮等脱险出狱。

    1931~1932年,李艮先后担任中共陕西省委委员兼西安市委书记、陕西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长。1932年6月,在中共中央北方各省联席会议期间,李艮曾代理省委书记,主持省委日常工作。9月,受省委派遣打入宁夏邓宝珊部队,拉出26人成立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第七队,李艮与李华峰分任政委、队长,几经挫折而不馁。10月,红四方面军西征,省委为加强陕南红军和游击队领导,同四方面军互相策应,巩固和发展川陕革命根据地,于1933年初派李艮以省委委员身份赴陕南参与红29军领导工作。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29军在西乡县马儿岩下的红庙河正式成立,陈浅伦任军长,李艮任政委。29军成立半年,大、小战斗23次,对红四方面军在川陕边界的顺利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1933年4月1日,红29军主要领导开会。国民党军队与西乡县民团,在隐藏于29军的奸细张正万的带领下,突袭29军军部。29军数十名干部残遭杀害。李艮、陈浅伦英勇拼杀,突出重围,于次日拂晓到了尹家岩,暂住一曾姓人家。不料,张正万又得人密报,饿狼般奔来将李、陈捉拿。1933年4月6日,李艮与陈浅伦在西乡县壮烈牺牲。李艮时年仅26岁。

    解放后本村儿郎踊跃参加,为民族解放独立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

    姜康才(1928~1951年)男,细柳乡姜仁村人。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为六十四军一九二师五七六团战士。1951年3月在朝鲜失踪,追认烈士。

    郑忠祥(1935~1953年)男,细柳乡姜仁村人。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二十一团一营三连战士。1953年7月在朝鲜铁原郡上蒲坊牺牲。

    何双宝(1934~1955年)男,细柳乡姜仁村人。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为甘肃省夏河军分区公安内卫○团三营十连战士。1955年12月在甘肃省夏河县因公牺牲。

     

          

     

                         张新武/书文与2012年7月4日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江渡村:关中八景-咸阳古渡
    • 下一篇:(散文)石匣口:大汉昆明池的进水口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