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文化长安>>正文内容

    卢剑利等代表陕西省书协赴浙江《美术报》考察学习

    作者:本站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27日 点击数:

     

     

    日前,陕西省书法家协会派宣传办卢剑利、白慧生两位同志赶赴浙江省杭州《美术报》学习考察。在杭州学习考察期间,卢剑利、白慧生两位同志先后与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胡坚,浙江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陆熙,《美术报》总编辑蔡景富,《美术报》首任总编辑朱国才、著名新闻人卢恩等先生进行了座谈交流,听取了有关美术报等书画类报纸如何办好,做强的经验介绍,现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美术报》创办初期情况介绍

    《美术报》创刊于1993年5月-12月,创刊之前试刊了二期。提议创办人为时任浙江省委副书记刘枫同志,他当时指示:中国这么大,没有一份书画类报纸,浙江是美术大省,应该走在全国前列。于是时任浙江日报社社长江坪与时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肖峰便联合商议贯彻落实刘枫书记的指示精神。由两家共同主办隶属于浙江日报主办的《大众美术报》,并将报名改为《美术报》,由两家抽调了10多位同志开始准备出版报纸。经过半年筹备,终于于当年12月25日出版。

    《美术报》创办之初共有采编人员15人,包括编辑、记者、广告、发行人员,编采合一,一人身兼多职。当时的主要栏目有一版要闻,二版新闻,三版美术,四版书法。从1994年到1997年,每期共出4版。从1998年后,每期共出8版,以后每年逐年递增版数。当年试刊时,发行数额为1万8千份。2004年发行量达5万份。

     

    《美术报》创刊之初,由浙江日报社与中国美术学院各出资20万元,共计40万元办报。到1995年末,投资基本用完。创业之际,全体办报人员本着为全国书画界人士办一件好事的目标。大家同舟共济,为宣传推广报纸品牌做了大量工作。报社人员先后奔赴北京、广州、上海沿京广线各大城市,不断参加艺术博览会,美术书法展览,对报纸进行广泛宣布推广。从1997年开始,美术报基本实现赢利。

    《美术报》创办之初,在全国美术界,开办了几个知名栏目。如:“艺德论坛“(主要刊发杂文性、思想性较强,针贬艺术界不良现象的小论文),同时邀请组织美术界有影响力,擅长写哲理文章的人士撰写栏目的文章,每篇千字左右,标题加框重处理,前后办了三年时间,发表文章100多篇,此栏目在全国打响,人民日报等全国各大报也纷纷转载《美术报》的杂文,当时在全国美术界有很大影响,赢得了各方赞誉。

    另外,《美术报》创办之际,还开辟栏目展开讨论,讨论的主要话题是:“如何提高书画人才的文化修养?”,连续30期报纸进行专题讨论,发表文章50多篇,由此提高了美术报的品位与影响。

    其次,美术报坚持开展设置“批评”专栏,针对全国各地美术界发生的不良事件,不良现象进行了大范围的批评报道,在全国有影响的事件便是:“杭州公园美人鱼”雕塑事件,杭州公园的美人鱼雕塑不能反映杭州的人文特色,也不代表杭州的标志性建筑。对此,美术报派记者追踪采访报道,连续刊发重要文章,最终让杭州市政府拆除美人鱼雕塑。除上进行批评性报道,美术报每期也对全国美术界的好人好事进行报道,传递美术界的能量。

    在办报之初,美术报开设了“作品鉴赏”专栏,每期约请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对艺术作品进行评论,评说。评论的主要话题有艺术品如何进入市场?艺术品进入市场后怎么样?均让专家积极评说,在全国各地产生共鸣,扩大了报纸的影响。

    在新闻报道方面,美术报也下了功夫,一版的头条报道切中时弊,针对当前书法、美术界存在问题,讨论征集线索,派得力骨干记者进行采写。同时对记者进行全国各地分工,全国各地的书画展事都能看到美术报记者。另外在全国各地组建了通讯员队伍,大部分通讯员与报纸保持了20多年的联系。与重点院校、社团建立长期合作联动关系,扩大了圈子,掌握了信息,培养了人脉。

    《美术报》多年来办报中,一直遵循“专业文章通俗化,业余文章专业化”的编采宗旨,针对美术界存在“专业与通俗之争”,书画品位与大众普及之争的问题,报纸专门开辟能适应各方口味的版面,把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通俗与专业相结合,不断进行完善,力争做到让各方满意。

    在办报中,美术报还注重策划举办大型赛事活动,来扩大报纸影响,影响巨大的是举办了“亚太青少年书法大赛”,该大赛于1994年举办,收稿2万余件,每件作品收参评费用,除了企业赞助之外,通过办活动有了赢利增长点。

    二、《美术报》发展壮大情况介绍

    美术报坚持办报了21年之久,全体编采人员一任接着一任干,在办报过程中,浙江日报社与中国美术学院一直在探索,从没有放弃,创业时期的确艰难,但艰难胜过后迎来“彩虹”。从1997年至今,美术报一直赢利,300万、500万,直到今年要上缴2000万管理费。在当下全国各地纸媒经营不景气的情况下,《美术报》的发行与利润却以每年百分之30至百分之40的速度递增,实属罕见,报纸也从起初的四个版,发展到一百个版,二百个版不等,现在正常出报最基本也有48个版的常规出版量。何以取得如此大的成绩,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定位明确

    美术报是一家美术书法界的大众报纸。多年来,美术报一直坚持为大部分美术人服务,坚持走大众化之路,全体办报人从没背离这条轨道,承诺报纸不是为某些权威社团、权威人士服务的,而是为广大有水平,有发展潜质的书法美术人物服务的。

    2、品牌技术

    要在全国美术界站稳脚跟,占有一席之地,首先,美术报创立了自己的品牌活动“美术报艺术节”,“美术报”艺术节在全国各地办,每届艺术节参加的全国及海内外书画界人士达3000余人,规模也算的上是世界最大的美术节。

    其次,美术报策划了最火的项目,名为“明日之星”专栏,专为年轻艺术人报务,从报名、评审、删选均有严格的程度与规则,只要作品能够创新,有社会担当的年轻艺术家均可参评美术报“年度人物”,每年的年度人物评选,由8位学术专家担当评委,接受读者、书画、网络投票评选,最后结合专家评审意见推出“明星之星”,“年度人物”,包括中国书协主席张海,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都曾评为美术报的年度优秀人物,这样的评选活动让美术报声名鹊起,越办越红。

    “美术新青年”栏目也是美术报多年来的一大特色,这个策划是参考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品牌栏目思想,参选的艺术家为45周岁以下的绘画,书法,油画,雕塑等各艺术门类,先用电子投稿报名的方式。历经各方评选最终评出。2013年有2800人报名,入围230人,2014年报名已达1500人,准备入围183人,开辟专版刊发投稿作者简历与作品,并采取读者、网民、专家投票评审。这个活动给年轻的艺术人才提供了展示才艺的平台,更是美术界的大型公益活动,举办两年来效果显著。

    “美术报名家工作室”的开办更增加了报纸的影响与凝聚力。多年来坚持导师带学生,一年三次集中学习(杭州),每次20天,全年60天,每个学生收费3万元,先后有陈振濂、周韶华、张立辰等名家成为美术报名家工作室导师,全国各地学员报名踊跃,收效明显。

    “美术报拍卖公司”的开办走的是一条阳光大道,拍卖公司主要为当代艺术家,收藏家服务。2013年,拍卖公司策划了一期“被遗忘的大师”,系列活动。把艺术触角聚焦那些很有艺术创作能力,作品有实力,但市场不佳,影响欠缺的艺术家身上。

    目前,美术报部门设置为采编中心(28人),经营中心,(12人),拍卖公司(画廊),广告发行(15人)。报纸发行为自办有效发行,2013年订阅户8万份。

     

     

     

    三、心得体会

    通过对《美术报》的学习考察,我们以为陕西省书协接管主办书法美术类专业报纸,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接管主办后,报纸坚持立足陕西,面向全国的办报思路。每期先按四个版到八个版的版面,试运行半年后再视情况扩大版面。主要栏目设置封面艺术人物,赛事展览信息。艺术评论。艺术人物等

    二、接管主办后,报纸设编采3人,组版1人,校对1人,广告委托传媒公司代理,发行为自办发行,交书协财务人员兼职1人。

    三、开通报纸网络电子版,与报纸进行互动。

    四、报纸发行与读者对象为省市书协、美协会员。省、市、县艺术社团、艺术院校、书画爱好者。可有效发行最低10万份。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国家新闻出版总局一行调研长安区农家书屋
    • 下一篇:“丹青长安 写生终南”青年画家走进翠华…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