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凡雨>>正文内容

    (散文)又到葡萄成熟时

    作者:凡雨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11日 点击数:

    姨家种的葡萄熟了。这不,姨又来电话了,又听到她说地里的葡萄熟了,快来吃鲜的话了。我感到很亲切。都是自家人,姨也太客气了。我对姨说:“您和姨夫那么忙,以后就别再给兄弟姐妹、外甥侄子表嫂弟妹的四处打电话说葡萄熟了,快来吃鲜的话了。把自已的日子过好,把身体注意好,比啥都重要。”

     

     

     

    四年前,姨和姨夫在西户公路旁的三亩地里面也学着人家种下了户太八号的葡萄苗,两位老人都60多岁的人了,没黑没白的在地里忙活,又是育苗、又是除草、又是浇水、又是施肥、又是剪枝、又是套袋、有时聘请农技师传授经验、有时栽杆篷网防麻鹊祸害,特意在地里头还盖了一间砖瓦的休息房。我每次走到这座葡萄园间,看姨家的葡萄园上篷着乳白色防麻鹊的纱网,像云雾缭绕;而地里面的小房子,则似蓬莱仙阁,如入梦幻仙境。好一幅田园风景,如诗如画,简直使人流连忘返。

    经过两年的辛勤劳作,地里的葡萄初见成效,姨家种的户太八号枝繁颗大,紫黄相间,似珍珠晶莹鲜嫩,象弹球吊串成珠,真叫人垂涎欲滴。看到姨和姨夫晒黑的脸上既挂着辛苦的汉水也流露出成功后喜悦的泪珠。觉得他们俩人这么大把年级了可真不容易呀!然而,他二老却四处打电话叫人过来品尝自己的胜利果实,说是来吃鲜。那一个亲戚熟人来了还不是满脸笑容的对她二老赞叹不已,在葡萄园里她让所有来的人连吃带拿的,吃不了还兜着走。

     

     

     

    在“文革”运动时期,农民只能老老实实的在地里种地,农民们整天在地里劳作,却还是不够吃。领导干部们却谎称粮食产量亩产又是跨长江、又是过黄河的。要做生意或外出打工会被说成是资本主义尾巴。为了生计姨夫随家父曾偷偷的在我村队里去西安省城做过工。记得在一个拉土方的工地,为了多挣几分钱,姨夫和父亲把架子车车帮加宽后又加高,每一次上坡时都挣得把腰弯成像弓一样。据说每个月挣的钱要上缴给本村队里一部分,自家只落下少部分以补贴家中困境。但心里却庆幸没有被当成资本主义尾巴的典型而遭受批斗。

    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解决了粮食吃饭问题,姨夫曾当过烧窑师傅烧过窑;在家里弄过压面机压过面;在家里弄过车床,加工过农机零部件。生活是一天比一天富,记得姨夫常对人说:“不信神不信鬼,只信党的好政策。”

     

     

     

    在“三农”政策实施以后,户县推行“一村一品”富民规划。姨在家里结合自已特点,先后干过缝纫工、剪纸工、还拜师学习了户县农民画的绘画知识,尽管长劲不小,但却难成画家或大师。碰巧,本村的纪俭先生研究的户太八号葡萄品种获得成功,且在全县推广,姨和姨夫商量,咱农民就是适合和土地打交道,就在村边西户路旁的地里种了三亩地的户太八号葡萄而获得成功。说真的,我真替姨和姨夫高兴。

    据说去年在地头路口卖葡萄时还被人骗了两次。一次是姨夫卖给一个过路客时,只买了五块钱的葡萄硬是给了一百元的假币,不光白给了人家5块钱的葡萄还倒贴出去95块钱。还有一次一个开着宝马车干部模样的人,下来后说要买几斤葡萄,看姨夫人实在,又说别人送给他的葡萄多的都吃不了,想让姨夫帮忙卖给他一个户太八号的葡萄箱子,说是送人既方便又体面。姨夫说送给你一个要啥钱,可对方硬说得给5块钱的箱子钱,就掏出一张百元大钞。姨夫只好找给了人家95元钱。结果对方拿上空箱后扬长而去,后来才发现又是一张假币。这不,他们半天的功夫又白忙活了。姨夫气得直跺脚后悔不已,而姨却笑着对姨夫说“能在这里骗咱的人,肯定是不如咱的人,那一定是比咱更可怜的穷人,咱就当是一次积德行善吧!”一席话说得姨夫消了气。我说让姨转告姨夫今年卖葡萄可得千万小心,多留点神,把人认清,把钱看准。住在城里的人不一定都是有文化的人,开小车的人不一定都是有钱的人,有钱的人不一定都是有素质的人,当官的人不一定都是有水平的人,嘴上说得好听的人不一定都是诚实的人。卖点葡萄可真不容易呀!。

    当然,这世上还是好人多坏人少,用老人的话说这叫“塞翁失马,焉知祸福”。这不,姨夫在户县牛东村是出名的大好人、大善人且在路边也是有口皆碑,这使许多人成为回头客而会慕名前去到姨家的地头买葡萄,也会有城里人去姨家的地里亲手采摘。到摘葡萄的季节,使得姨家地里的葡萄出现了不够卖或没啥卖的困局。还有姨夫用土法子酿造的葡萄酒,味道特别的好,前年送人品尝后,大多都回头定购。据喝过姨家酿的葡萄的人说喝了这地地道道的户太八号葡萄酿的酒,法国红葡萄酒简直就没法喝了。

    每次吃着姨和姨夫亲手栽种出来的户太八号葡萄,我就会觉得这葡萄特别的甜,它甜的程度超出了户太八号这一品种的甜法;每次喝着姨夫亲手酿制出来的葡萄酒,就感觉它特别的醇,香甜甘醇,回味无穷。

     

     

     

    每次亲戚熟人来了,姨总是给来人拿葡萄或送葡萄酒品尝,而且不要钱,有好几次人家把钱给了她,可说完话别人走后,便又打电话提醒人家说钱在那儿什么地方放着。这让人觉得很为难,不知说她什么好呢?

    姨和姨夫可真是个大好人。就像地里的葡萄蜜甜入口,叫人喜欢不够;就像她家酿的葡萄酒醇香浓厚,回味无穷。

     

    凡雨

    2014年8月9日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牛郎织女的真“石”故事
    • 下一篇:(散文)东大人挥不去的终南魂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