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凡雨>>正文内容

    (散文)“七夕节”华夏农耕时代追求婚姻自由的史诗

    作者:凡雨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28日 点击数:

     

    仰望群星璀璨的夜空,不由自主地在繁星点点的银河糸两边寻找儿时大人们所讲的牛郎织女故事中的牵牛星和织女星。思绪便随时空回到了孩提时代,依偎在大人的身傍,听着神化浪漫的爱情故事,充满了无尽的遐想与好奇。

    这是我国从古至今世代相传妇孺皆知的四大神话爱情故事之一,且有广泛认可的传统节日。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位叫牛郎的少年父母均已离世,他只好随哥嫂一起生活。谁知嫂嫂贪心,令他早出晚归去给家里砍柴、放牛,还说要让他把现有的九头牛变成十头牛,来难为他。牛郎每天只好忍气吞声,起早贪黑地砍柴、放牛。有一天他在路边发现一头重病而被别人遗弃的老黄牛,便善良地领到自家的牛棚里,喂草喂食进行细心照料,不曾想没过几天,老黄牛竞然病愈康复。他整天与牛为伴,有什么心事也只能对老黄牛相叙。眼看到了成婚的年龄,哥嫂也不闻不问,还把他分了出去,再说谁家姑娘愿意嫁给他这个放牛郎呢?分家时只分给他一头老黄牛和一辆破牛车,他不去再想别的,就一门心思地与牛为伴过日子。转眼少年长成了青年小伙子,有一天老黄牛竟然开口说出了人话,说是某一天的什么时辰在附近的碧莲池里有几个姑娘在洗澡,他只需抱走岸上那件粉红色的锦罗纱衣藏起来,这位姑娘便能成为他的妻子。却原来老黄牛竟然是天界的金牛星,只因违犯天庭律规被贬下凡尘,精通天间事情,见牛郎诚实善良就想帮他一把。

    却说到碧莲池洗澡的不是别人,正是天宫中王母娘娘的孙女一行七人,她们在后宫王母的教育下整日巧织云锦,并受天规约束不得自由。这天,她们姐妹几个一齐去央求王母娘娘要下凡间碧莲池洗澡放松情绪,王母娘娘念其苦苦相求平日里又辛勤劳做,就破例同意她们一同下凡并速去速回。正当她们在凡间碧莲池洗澡戏水之时,牛郎按照老黄牛的指点拿走了在岸边草丛中的那件粉红色的锦罗纱衣。后来由于约定回天宫的时辰已到,其她人不得不赶紧返回天庭报到,只因七仙女找不到衣服而留在了人间。就这样牛郎和七仙女相识、相知、相亲、相爱而情投意合,牛郎和七仙女成亲后,过起了男耕女织的凡间农家生活,夫妻俩恩恩爱爱,相敬如宾,不久他们生育一儿一女,可谓天伦之乐。一天,老黄牛病死了,它在临死前告诉牛郎,在它死后要牛郎把它的牛皮剥下来做成风披,若遇到紧急情况披上这张牛皮方能解救危机,牛郎谨记老黄牛嘱托剥下了牛皮,含泪埋葬了老黄牛的肉体。

    当七位仙女有六位按时回到了天庭,王母娘娘发现年龄最小的七仙女却留在了凡间未归,很是生气,又恐自己私自做主放她们下凡而使玉帝震怒,便亲自下凡捉拿七仙女回天宫。话说“天上一日,地下一年,”转眼间牛郎和织女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家庭。有一天牛郎正在地里干活,织女正在家中做饭,却见乌云压境,狂风大作,王母娘娘派天兵天将托起织女冲向云天,牛郎正巧回到家门口,却见如此场景而不知所措。这时只见织女扭头对着牛郎喊道:“别忘了老黄牛临死前说的话。”他猛然回过神来,赶紧取来担子和箩筐把两个孩子一头一个放了进去,再披上老黄牛皮挑上担子,竟神奇般地飞了起来。他追赶着被拖向天空的妻子,边追边喊:“我来了!我来了!”眼看快要追赶上织女一行,却见那王母娘娘顺手从头发上拔下金簪子在织女一行身后划去一道银光,顿时一条大河波浪汹涌涛涛不息地把牛郎和孩子阻隔在河的对岸,他只能失望地望着对岸的织女喊着她的名字,俩孩子也不停地向着对岸的织女撕心裂肺地哭喊着“妈妈!妈妈!”的声音,织女眼睁睁地望着他们三人和自己如此分离更是痛不欲生。

    据传织女到天庭后,王母娘娘狠狠地惩罚了她,还叫人日夜守护严防逃跑。后来由于众仙女姐姐的苦苦求情,王母娘娘也心慈手软了,答应允许织女于每年的七月初七日傍晚由喜鹊搭挢可见牛郎和孩子一次面,因其一年一次机会难得,人们传为“七夕节”。届时夜深人静的时候大人们讲可以在水井边或葡萄藤下听到他们柔情蜜意,窃窃私语的说话声。戏曲“天河配”、“长生殿”和“牛郎织女”等古代剧目演的就是这个爱情故事。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其诗《长恨歌》中曰:“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成为人们赞美牛郎和织女难得相聚的爱情佳句。

    由于织女心灵手巧为天上仙女下凡,世间情窦初开的女子多想拋去愚笨,把自己变得心灵手巧聪明可爱。她们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据说我国古代时她们会在这一天拿出九头针和七彩线进行穿针引线,刺绣缝衣,展示技巧。届时在织女到来时进行乞求讨教技艺以占灵气,于是每年的七月初七傍晚牛郎织女相约见面的鹊桥会便被看作年青女子的“乞巧节”,又被人们广泛流传为中国的“情人节”,带有浓厚的中国神话韵味。

     

    在这里不难看出“七夕节”其实为我们展示出中国华夏儿女在以传统的男耕女织时代的生活状况,特别是男女青年梦想追求个人婚姻自主、自由和幸福的意志和决心。所谓“乞巧节”,可见以农业为主的农耕时期分工为男耕女织,女人在家洗衣做饭带孩子的同时还要学会纺线、织布、刺绣等细小轻巧的活路。当然以手工为主时期得首先学会基本的技巧常识,比如说得会快速地穿针引线,会识别七色线而不错乱,要眼急手快,快而不乱,必须心底单纯,双手配合得当;相反头脑浑乱,眼神懈怠,双手愚笨,则干出的活也只能似一团乱麻。可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是我国古代女子追求美好的一种行为境界,也是封建社会强加在女性身上的警示牌。而今,由于“七夕节”是我国从古到今男女传奇爱情故事里面唯一流传下来的传统节日,年轻人按照西方的叫法称作中国的“情人节”是合情合理的,而且时间悠久,底蕴深厚。可以说“七夕节”是华夏农耕时代青年男女追求婚姻自由的一部史诗。

     

     

    凡雨/2014/7/26日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魏炳文他所收藏的日本军刀
    • 下一篇:(散文)牛郎织女的真“石”故事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