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生态长安>>正文内容

    保护大美秦岭 建设山水长安

    作者:马斌雨 韩秋峰 来源:西安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25日 点击数:

     

     

    各具特色的景观服务区

     

     

    秦岭北麓山水宜人

     

     

    环山路景观提升

     

     

    子午生态停车场

     

    编者按 秦岭北麓生态保护建设是市委、市政府事关西安长远发展的五项重点工作之一。两年来,长安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魏民洲关于秦岭北麓生态保护的一系列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总体目标和要求,以建设“山水长安、富强长安、和谐长安”为主题,加大投资、不余遗力实施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严管重罚、依法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创新机制、不断完善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强化措施、着力构建秦岭北麓生态景致长廊,努力把秦岭北麓长安段打造成美丽西安体验地,使一山碧绿、八水长流的美景,成为西安城市发展的最美名片。

     

      科学统筹规划

      构筑沿山生态景致长廊

     

      两年来,长安区遵循“统筹规划、保护优先、科学利用、严格管理”的原则,紧扣“保秦岭碧绿,护八水长流,建美丽西安”的目标,依照《大秦岭西安段浅山区保护利用规划实施方案》、《西安秦岭旅游发展专项规划》、《秦岭北麓西安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等相关规定,通过扎实推进秦岭生态保护建设工程,积极做好环境优化、设施建设、景观设计、标识提升等系列措施,全面做好秦岭长安段植被、水资源、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资源利用等工作,保持了秦岭生态环境的持续优化。同时,坚持“一条绿线穿到底”,对开发建设项目实行准入制度,实施项目驱动与跟踪管理,实现了城市与山水融合、生态与经济社会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新格局。截至目前,全区先后实施了环山公路绿化景观改造提升工程、青华山山体植被修复项目、沿山污水处理示范项目等,其中环山公路绿化景观改造提升工程总投资3.6亿元,按照“南低北高、显山露水、层次分明、顺其自然”等原则,共栽植栾树、旱柳等64个品种乔灌木333万株,新建绿化面积42万平方米,改造绿化面积24万平方米,对四个重要节点进行综合改造提升,增设群众互动区,生态湖、卫生间、停车场等相关设施,项目建成后将全面展现秦岭自然美景和形成有别于城市绿化风格的田野绿道长廊。

     

      凝聚社会力量

      广泛开展环保志愿活动

     

      为进一步增强游客和群众保护秦岭生态环境的意识,形成人人参与保护的社会氛围,长安区积极向沿山群众宣传法律法规,定期组织开展“爱护大秦岭,当好排头兵”等主题活动,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今年以来,在沿山各峪口市民游客密集处设置“卫生、防火、安全一体式温馨提示牌”,发放《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1.5万份、倡议书1万份、环保垃圾袋3000个,广泛发动社会志愿者植树造林、清理捡拾浅山地区的垃圾,倡导绿色环保理念,提倡文明旅游行为,形成爱护秦岭北麓的社会风尚。同时,一方面举办关爱大秦岭志愿服务论坛,形成关爱大秦岭志愿服务,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主题,促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发展。另一方面积极搭建政府、高校、街道以及社区四级志愿服务平台,通过政府搭桥、高校配合、社团联动,广泛开展“爱护大秦岭,当好排头兵”等各类文明旅游、低碳出行、秩序停车、捡拾垃圾、水质监测等环保志愿服务活动,助力秦岭北麓生态保护工作。此外,还将保洁工作延伸至秦岭深处的驴友穿越路线,增强游客和群众保护秦岭生态环境的意识,在全社会营造关心秦岭、爱护秦岭、自觉保护秦岭生态环境的浓厚氛围,使秦岭北麓成为青山绿水、白云鸟鸣、鱼翔浅底、蛙鼓蝶舞的生态旅游胜地。

     

      提升峪口环境

      全力打造秦岭靓丽窗口

     

      秦岭长安段拥有24个峪口,由于休闲旅游承载量巨大,每逢周末,大量生活垃圾的捡拾、清运,增加了生态环保负荷。长安区把峪口治理作为建设秦岭北麓生态区重要举措,率先在全省推行峪口保洁制度,在20个较大峪口设立10名管理员和200名保洁员,负责对170公里进山峪口道路进行全天候清扫保洁,并将峪口保洁经费纳入区级专项财政预算。在秦岭环境卫生管理中,区秦岭办按照“精心是品质,精准是要求,精品是目标”的工作思路,通过建立峪口环境卫生综合管理长效机制,对责任路段插标亮界,实施精细化管理,确保纵向不漏峪,横向不漏山。为了进一步提升峪口环境整体效果,保护好秦岭北麓长安段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人文景观,区秦岭办还将保洁里程从170公里增加到秦岭北麓可视范围,下大力清除随意乱贴、乱挂、乱立的视觉垃圾,确保峪口环境整洁亮丽。同时,从完善配套设施入手,实施车行道终点台阶铺设工程,打通进入各大峪口的绿色通道;在峪口附近建设人性化生态停车场,营造绿色便捷的停车环境;在峪口附近的村镇合理设置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场,提升沿山百里生态保护水平;完善各峪口公厕、垃圾箱、设置指示牌、休息亭、凳椅等综合服务设施,为广大游客打造方便快捷、舒心怡人的旅游环境。

     

      实施铁腕治乱

      努力保护秦岭生态环境

     

      要实施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就必须从遏制住对生态的破坏做起。长安区坚持一手抓环境整治,一手抓环境管理,通过开展秦岭北麓旅游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取缔关闭了多家非法采石、采矿厂,对沿山的公共环境卫生和峪口乱扔垃圾、野外私自用火等进行了综合整顿。同时,由区检察院牵头,公安长安分局、国土长安分局、区秦岭办等9家行政执法单位联合出台了《秦岭北麓生态保护执法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多个执法主体共同参与的联动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工作网络。今年以来,区秦岭办在沿山街办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先后开展5次综合执法治理行动,依法对滦镇街道姚家滩村1处、东留堡村6处共约1900米的圈建围墙、活动板房进行强制拆除,复耕土地;对沣峪石峡沟村3栋违规别墅进行了依法拆除;对杨庄街道小寨村、小庙村3处违规采砂场所,进行了坚决取缔;对白家滩村在基本农田上违规建设农家乐予以取缔,现场对假山、房屋地基及排水管道强制清理,共拆除活动板房14间,建筑面积约420平方米;拆除采砂、碎石设备4台。目前,通过一系列的综合治理、广泛宣传活动,对破坏秦岭生态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形成了强有力的震慑,秦岭北麓保护区域内的“四乱”现象得到了明显遏制,生态环境和发展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提升。马斌雨 韩秋峰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长安区东大街道抓综合治理促生态建设
    • 下一篇:秦岭醒来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