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艺苑>> 长安书坛>>正文内容

    絮语如春――《砚边絮语》评介

    作者:费秉勋 来源:www.xawb.com 发布时间:2008年02月28日 点击数:

      读这本书,我首先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这就是茹桂很会熔铸评论语言,从而形成他自己独有的艺评话语。这种熔铸得益于他读书的广泛,他改制语言,如蜂采百花,中国古代书画论著、笔记小品、文学名作、外国文艺理论、各国作家诗文,都是他采撷的对象。丰富的语言材料,再施以熔冶才能酿花成蜜,这使他的评论语言华赡而古雅,书卷味十足,故能区别于一般评论语言的面目。

      老茹多次访日,在日本举办书展,讲学传道,与日本书道界多有往来,在东瀛颇著声闻。《砚边絮语》中有关日本的文字就有13篇之多。我想,这些文字一定很受日本书画界的重视。自唐代以来,中日文化交流即多佳话;应该看到,在当代茹桂对中日文化交流是有所贡献的。

      《砚边絮语》共分五部分:“美乡寻梦”是作者有关书画艺术美学的论文或演讲,有着深厚的学术性,把对艺术美的理论透析发而为文,其中不但凝聚着茹桂的深邃思考,而且渗润着他在长期艺术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领悟,所以很少有浮泛之论。“芳林折桂”是二十多篇书画评论文章。老茹是厚道人,作为书画论评家,他给高高低低那么多书画家写过文章,没有丝毫恃才傲物的架子,胸怀宽坦,平易而细心地赏评作品,有一所长,即加奖掖,亲切平和,语言间如好雨润物。我相信,这些文章一定给这些操弄笔翰的人温润了心田,输送了力量。联想起我自己的疏懒来,心里不禁泛上一丝惭愧。“扶花伴影”收书序十余篇,大都是为名家所写,可见他的艺术眼光和论析能力为社会所倚重。这些文章谈各家书画创作,联系画家生命和人格,每能中其肯綮。“风物长宜”和“拈花一笑”是谈书画以外的散文短章,读来情味隽永,使人觉得亲切。术业有专攻,茹桂如果不是主要致力于书法的实践和理论,而集中精神和力量写作散文,也会成为散文一家的。

      在《砚边絮语》中,作者只在很少的几处援引了他的对联和诗作,但就从这几处,我已窥见了他这方面的非凡才情。他的诗句,蕴藉而圆润,一般都有着幽雅的意境。在造语上,能活脱地驱遣文字,远离时语的套式,给人以陈言务去的感觉,而且带着相当的古意。我很希望茹桂能将他这方面积累的成果集结成册出版,一定是很有特色的出版物,虽然不一定有广阔的销路,但一定会为文友们所宝赏。

    读这本书,我也有感到不满足的地方,就是觉得行文中援引过多,冲击了义理的条贯,干扰着文气的流动,因而减低了文章的逻辑骨力。另外就是在评论中几乎没有针砭,不忍指出评论对象的弊病和不足,这对被评者其实是不利的。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王秋惠“土地杯”书法作品
    • 下一篇:三年写茹桂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