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文化长安>>正文内容

    《长安是中国的心》暨朱鸿散文与长安叙述研讨会成功举办

    作者:张静 徐晓曼 王凤 来源:西安晚报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04日 点击数:

    陕西是文学大省,但长期以来长篇小说的繁盛让人很容易忽略了其他体裁的作家,除小说作家外,陕西也有很多优秀的散文、诗歌、报告文学、杂文的作家。在这样一个文学重镇,有一个作家不是没有写小说的冲动,他只是在坚守着散文的创作,这个执拗的作家用真心热爱着散文。他,就是陕师大文学院教授、省作协副主席朱鸿。
      四月二十七日下午,由陕西省作家协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西安日报社联合举办的“《长安是中国的心》暨朱鸿散文与长安叙述研讨会”在西安晚报社召开,陕西数十位专家学者、评论家与会研讨,赞誉朱鸿“拓宽了散文的形制”,是“学院派散文作家的代表”。

    一本书让人了解长安的一切


      昨天,群贤聚集西安晚报社,蒋惠莉、李炳武、李浩、夏泽民、姜婕、李星、刘路、郭兴文、邢小利、张新科、李震、李继凯、段建军、周燕芬、杨乐生、刘炜评、穆涛等陕西文坛作家评论家以及樊希安、王秦伟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相关负责人也特意从京沪赶来参会研讨。主持研讨会的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贾平凹,开玩笑说研讨会名家云集,可谓“高端大气上档次”。

    朱鸿是一位资深的散文家,贾平凹评价他是学者型的作家,有出众的才华、丰富的知识和学养,还极具想象力。《长安是中国的心》是朱鸿撰写的一部系统叙述长安的散文集,全书106篇作品,凡黄土、山、原、川、河、池、宫室、帝陵、王墓、道观、佛庙、大雁塔、小雁塔、碑林、城墙、钟楼、鼓楼、门、道、路、街、巷、大学、花木、粮、菜、鸟类、节日、陶器、刻石,尽在其中,涉及地理、建筑、宗教、艺术、民俗,义理与考据相融,思今与追古并行,意远情真,辞丰言简,历时20年而成书。

    作为该书出版方,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经理樊希安说:“《长安是中国的心》这本书可以让人了解关于长安的一切,朱鸿作为长安历史的解说人,怀着对长安深沉的热爱和深厚复杂的感情,亲眼目睹了现代化岁月的发展,书中叙写的是如何在城镇化进程中保护原有的文化。”而省作协党组书记蒋惠莉,则盛赞该书是作家孜孜以求20年的结晶。

    他给文化散文增加学术性

     

    作为学者型的作家,但朱鸿并不是从故纸堆里找灵感的书斋式作家,为写作这部《长安是中国的心》,朱鸿在近五年来还有计划地勘遍了长安的山水,用行走展开了一场“文化寻根”之旅。

    “南余北朱”,成为昨日研讨会上的一个热词。著名文学评论家李星率先拿朱鸿和余秋雨类比,认为二者的创作都是文化散文一类。但相较之下,朱鸿更是深耕于自己的家园,耕出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又饱含学术内涵。他“拓宽了散文体裁的形制,给原本注重知识性、趣味性和审美性的文化散文,增加了学术性这个特质”。更重要的是,朱鸿的散文中渗透着生命的感觉,作家拥抱文化、拥抱自然,以故国回望的心态,文字中充满着眷顾和忧伤。陕西师范大学李震教授认为,朱鸿和余秋雨虽都是学者的散文,但余秋雨的散文更像是游记,而朱鸿的散文描写的就是自己脚下的土地和文化,“从反现代化出发反观文化的远方。”

    西北大学副校长李浩说,朱鸿记录长安是带着感情记录,他真正让历史遗址、景点活了起来。他的文字是勘探出来的文字,他的散文是行走出来的散文。“阅读是灵魂的旅游,而旅游是身体的阅读。朱鸿的散文虽然是学者的散文,但他不同于在书斋中做学问的学者,他走得很慢,也走得很细,眼触心生、身之所历、目之所见。”

    他是学院派散文作家的代表

     

    研讨会上,很多评论家都直言《长安是中国的心》里弥漫着浓郁的文化乡愁。陕西省写作学会会长刘路教授认为,朱鸿坚守自己的文化立场,坚持学术研究自由的意志、独立的精神,把对长安文化的热爱当作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为长安立传,将自我之魂附着于历史文化之上。最重要的是,这部著作延续了近百年前中外学者对长安系统叙述的文脉,从而使作品具有“一定高度的文献价值”。西北大学教授段建军说:“朱鸿行走在周秦汉唐的土地上,用调研和想象去讲述历史故事,这种对文化的创造非常有意义,也有价值。他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去寻觅历史的根,让历史和文化得到了延续。”陕西师大李继凯教授认为,作为学院派散文作家的代表人物,朱鸿这部《长安是中国的心》是秦地大散文的佳作。西安音乐学院仵梗教授则认为,读这部著作“读到了朱鸿借历史文化来展自我之魂的野心”,从气象和气韵上都是佳作。

    陕籍旅京著名评论家阎纲特意发来贺电,称赞朱鸿散文“实地开掘,钩稽故实,于史补阙增容,于文散章别裁,质朴厚重,有乡党太史公之遗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社科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交大教授叶舒宪发来贺信,从朱鸿散文的符号化境界角度进行阐释,赞赏其散文中有“人文学同仁正在本土文化研究中所实践的‘格物致知’之学风”。

    面对众多专家学者的点评,朱鸿直言自己很惶恐:“对长安的叙述不敢说研究,只是略有研究的元素而已。以前的散文多是写作家个人的感受,但这样的文章多了,人可能也就不爱看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把目光投向了长安和关中,正史、野史、方志还有报纸上的资料,我都在进行考证,也实地勘察了很多次。我要求自己继承前人传统、延续体例的同时,必须融合人文主义和考古发现的视角进行发展创新,努力使自己对长安城的叙述既不是简单的堆积资料,也不写成空泛的游记,而是将记叙和感受有效地融为一体。”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第三届“关注乡村学生、分享阅读快乐”赠…
    • 下一篇:长安出发--西安举办青年美术家作品展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