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爱心萝卜传温情 社区关怀暖人心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名家赏析>>正文内容

    (散文)怀念柳青

    作者:张来周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14日 点击数:

    我的长篇小说《神禾原下的女人》由陕西出版传媒集团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此书属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是“西风烈·陕西百名作家集体出征”其中之一。有不少读者朋友和记者都不约而同的问到同一个话题,你是怎么走上文学路,实现你的作家梦?我毫不犹豫的回答,指引我走上文学路的人就是柳青,——《创业史》的作者。

    我的老家离柳青生活的皇甫村仅有四五里路,他笔下的“哈蚂滩”我太熟悉了,儿时常和小伙伴们在他家门前的镐河里玩耍,捉鱼摸蟹,听说过许多关于他的传说:他是个作家,还是县里的大官,他很有钱,一次就给村里捐了一万多元,却和当地的农民一样,常常是胳膊上挂个竹篮子,到王曲镇上去赶集,蹲在菜摊前和小贩讨价还价……

    上中学时,我就看了《创业史》,被书中所写的生动的故事、浓郁的生活气息、亲切的富有魅力的家乡话所吸引,时间长了,我也蠢蠢欲动,做起了“作家梦”。有一次,我竟不知天高地厚的拿着自已几篇“杰作”去皇甫村找他。进村后找熟人引路,熟人说他去省城里开会,我扫兴而归。

    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学校“停课闹革命”,我们这些家在农村的中学生大部分都回家了,劳动挣工分,有时也去学校看看风声,或者到大街上去看大字报。深冬的一天,寒风凛烈,我在韦曲街道上看大字报,忽听有人喊道:游街的过来了!我便随着人流涌到路边。只见从西安方向开来几辆大卡车,每辆车上有两个“牛鬼蛇神”,被威风凛凛的红卫兵押着,他们胸前都挂着大木牌子,倒写着各人的名子,名子上打着红叉叉。

    突然,一个熟悉的名字出现在我的眼前:“柳青”,我的心里一阵冲动。“柳青!他就是柳青,是《创业史》的作者,我心中的偶象。”

    今天终于见到他了,但不是在皇甫村或者是文学的课堂上,而是在游街的卡车上。他矮矮的身材,俏瘦的脸庞,留着小胡子,穿着中式黑色对襟棉袄,留着光头,是一个标准的农村老汉的形象。仔细看,额头上好象还有一块伤疤。他不时的抬起头,每次抬头都要遭到红卫兵的打骂。(我的书中有一段关于文革中游街的描写,就是写的这段往事。)

    汽车从眼前开过,我呆呆的看着……看着我心中的偶象被摧残,我的心碎了,从那以后我再也不看游街了。却没有放下文学,没有放下写作,直到参加工作走向社会,每当我在写作中遇到困难时就想起那难忘的一幕。几经挫折几经坎坷,我的文学作品终于公开发表……

    感谢您,我陌生而又熟悉的老师,是你的精神鼓舞着我,圆了我的作家梦。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评论)一部关中女性的命运抗争史
    • 下一篇:(散文)向郭风墓三鞠躬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