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文化长安>>正文内容

    百余作家共话长安城叙述和研究 朱鸿:长安是中国的心

    作者:章学锋 孙欢 来源:西安晚报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13日 点击数:

     

    朱鸿 记者 尚洪涛 摄

     

    “田主席,感谢你邀请朱老师来交流,这是我所听到的最好的文学报告。”这是参加完11日下午艺术长安文学讲座后,一位长安作家握着长安区文联主席田措施的手所说的话。当日,长安区文联召集区内120多位作家举办讲座,就长安城的叙述和研究话题,邀请陕西省作协副主席朱鸿与家乡作家共同探讨。

     

    长期叙述和研究长安传统

     

    田措施告诉记者,朱鸿是长期专注于长安城历史文化研究和写作的散文名家,40万字散文新著《长安是中国的心》更是让国内文坛集体瞩目。此外,朱鸿是长安区少陵原人,有着浓厚的家乡情怀,“对区内作家来说,请朱鸿来谈创作中的得失,更有亲切感。”

    “对长安这座城的叙述和研究,是历代文人一个悠久的传统。”朱鸿说,从汉代以来,历代都有名家书写长安的大作传于后世。以最早的《三秦记》《三辅旧事》《三辅黄图》等发端,到宋代时达到研究顶峰。宋人宋敏求的《长安志》、程大昌的《雍录》和张礼的《游城南记》,以及清人毛凤枝的《南山谷考录》等图书,都是书写长安的传世好书,也是后代研究长安历史和文化不可逾越的重要文献。遗憾的是,对长安城叙述和研究的文脉在清之后就中断了。

     

    足迹走遍西安的山山水水

     

    20世纪90年代,年轻的朱鸿出版了散文集《关中踏梦》。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老读者向他讲述了历代叙述和研究长安的传统,并殷切地勉励他“以当代人的眼光为长安城写一本厚实的大书”。

    从那以后的20多年里,朱鸿克服了交通、时间等具体困难,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不惜一切代价考察西安的山山水水,为此他踏遍了西安周边的每座山、寻访了西安周边的每条河、瞻仰了西安周边的每个陵、攀爬了西安周边的每个峪……同时,他还穷尽所考察地方的遗址、史籍和形胜,尽可能地饱览正史、野史等各类目力所及的资料,做了大量的行走笔记和读书心得。在写作《长安是中国的心》时,朱鸿要求自己继承前人传统、延续体例的同时,必须融合人文主义和考古发现的视角进行发展创新,努力使自己对长安城的叙述既不是简单的堆积资料,也不写成空泛的游记,而是将记叙和感受有效地融为一体。

     

    “长安是中国的心”可成广告语

     

    当日与会的百名长安作家,几乎囊括了长安区老中青三代作家。作家朱鸿的现身说法,在家乡作家群中引起巨大反响。

    74岁的本土作家李希仲,今年新出版了长篇小说《粉巷》。他说,从年轻时的《关中踏梦》,到前年的《关中是中国的院子》,再到今年的《长安是中国的心》,“朱鸿对古长安、今西安的推介,功劳大大的。”李希仲还倡议大家,一定要多读书多思考,继承并发展好宝贵的文化传统,用手中的笔书写今日的美丽长安。还有与会作家认为,“长安是中国的心”这话,完全可以成为长安、乃至西安的广告语,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记者章学锋 孙欢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杨广虎先生散文集《南山随笔》出版完成
    • 下一篇:“秦风书韵”陕西省首届书法篆刻展开始征稿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