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生态长安>>正文内容

    长安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赢

    作者:马斌雨 来源:西安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11日 点击数:

    既要“绿色增长” 又要“生态财富”

    初春柳树还未扬絮,长安区上王村的农家乐经营户却已经忙得不亦乐乎。在村民赵立波的家庭宾馆记者看到,三五桌的客人正在竹桌旁饱餐着农家饭,而随后来的几位想住宿的游客,却因床位满员遗憾地离开了。赵立波介绍说:“正是因为我们背后是峰峦叠嶂的秦岭大山,所以自从村里农家乐产业开张以来,生意一年比一年好,俺家去年的收入超过了20万元,像这样的在村里不下二三十家。真是背靠青山,好赚钱啊。”

    赵立波的喜悦自然可以理解,而他那一句“背靠青山,好赚钱”却在不经意间道出了长安区以生态建设引领区域发展,提高农民增收的致富之道。作为全省生态建设大区之一,长安区拥有秦岭北麓天然屏障和滈河、沣河等丰富的生态资源,如何处理好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长安区委、区政府从多年来的深刻教训中形成共识,只要有了绿水青山,就有永续利用的金山银山。在生态环境保护中,一方面设置企业门槛,鼓励和引导科教型、环保型项目进园发展,对污染企业敢说不,对所有招商引资项目先过“生态关”。另一方面,将生态和谐的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打生态牌,走生态路,通过实施秦岭北麓农业科技示范园产业带建设、沿山休闲旅游产业带建设和百里生态经济林带建设,走出了一条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互动上升的新路子。

     “既要绿色增长,又要生态财富”——更高的追求,激发出更大的动力和活力。近年来,长安区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倒逼产业转型最重要的抓手,坚持以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淘汰落后产能,推行绿色发展,实现由“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增长”的转变。对列入生态功能区的未达标项目实施一票否决,坚决守住生态“红线”,对一批能耗高、效益低、污染大的重点企业进行了治理或取缔;对近百家“十五小”企业进行了关、停、转,对秦岭北麓长安段产业规划和布局重新调整,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现代服务业。与此同时,全力打造常宁新区核心生态圈,形成了一条条绿色长廊,纵横交错,一片片城市“绿肺”加速扩容的新景观。

    3月8日,走进位于长安区子午大道的西安木禾林生态科技园,6000平方米的智能温室中,各色鲜花争奇斗艳,一时恍如进入了花海一般。生态园的创建人长安区马王街道的农民司建波介绍说:“不要小看了这些花卉,真是既生态养眼又是环保赚钱,就拿栽植的这7万盆蝴蝶兰来说,每盆最低批发价30元,算下来每亩地产值在23万元。”如今,在长安区沿山生态农业产业带上,像西安木禾林生态园这样大规模的生态科技园,达到了15个之多。这里的生态农业不仅有力地拉动了经济,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商机,而且也使长安一跃成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提起生态旅游带来的收益,长安区王莽街道清北村的农家乐经营户感触颇深。“上王村‘把持’着进山要道,我们却打起观光旅游牌,细细算来除了做足农家乐外,我们还要比他们多赚上农特产品和观光园两笔大钱呢!”村民徐随学一边用手自豪地指着连片的桃园和荷花池,一边笑着说。村主任徐养正介绍说,自从村里依托万亩桃园和千亩荷花池发展起生态观光旅游业之后,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尤其是在桃花、荷花盛开的季节里,家家都赚得是盆满钵满。观光园为了我们攒住了人气,就连村里的“助邦”鲜桃和清水莲菜也年年卖到脱销。目前,和清北村一样围绕特色农业发展生态旅游的观光园全区已发展到10余个,成为了全区经济发展的又一支“生力军”。

    如果说生态农业、生态旅游是发展,那么生态经济林建设就是全面改善生态、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长安区在科学调研的基础上,按照东部鲜桃、中部樱桃、西部葡萄、间种其它杂果的格局,在环山路两侧重点建设王莽清水头国家级鲜桃标准化示范园、引镇南寨东村市级有机桃示范园、滦镇红庙葡萄精品园和五台甘村果业新品种示范点等,使其成为集果林生产、生态、观赏有机融合的综合经济林带。通过3年的建设,沿山经济林带种植面达5.2万亩,果业产量到7.72万吨,实现了优化生态、促农增收的双赢。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动物园羚羊扎堆生宝宝
    • 下一篇:每一株古树都历经沧桑见证历史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