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爱心萝卜传温情 社区关怀暖人心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陆海>>正文内容

    陆海的家事系列之八、九

    作者:陆海 来源:陆海的博客 发布时间:2008年02月20日 点击数:

    八    棕溪


       
    棕溪是我的故乡,在旬阳县城以东40公里,汉江以南。家乡人把“溪”念着(qi),这个读音是和湖南人一样的,说明棕溪这个地方是个移民地区。听我父亲讲,棕溪人由四个地方的人组成的:湖北人、江西人、关中人和河南人。其中江西人还建有江西会馆(原棕溪乡政府院子)。在网上搜索“棕溪”一词,发现在湖北以及安康等地也有叫棕溪的地方,不知棕溪这个名字是老移民为怀念家乡带来的还是棕溪这个地方满山的棕榈树的缘故。
       
    听老年人讲,棕溪这个地方原来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森林茂密,物产丰富,而且是个形胜之地。从汉江边沿河往里走,一里之处叫石关门,奇在两岸山石相连,下有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小洞,据说驮货的骡马到此,只能卸下货物,过洞后再驮上。正对此门的汉江中,有一大石,汉江水小时,露出水面,水大时没入水中,被称为顶门杠。往里五里,分为东西两沟,两沟之间,夹以龙型大山,龙头、龙脖逼真,往里三十里,有一歪头山,好似龙尾峭立。父亲说,听他奶奶讲,那时龙头前建有龙王庙,东、西沟口各有一石鼓石锣,清晨伴随着庙里的钟磬声,山谷里回荡着祥和之音。当时山无走蛟之险,河无恶水之虞,风调雨顺,平安和顺。东西两沟的宽敞处,都被人修成了稻田,山有松柏之材,河有鱼稻之产,真乃世外桃源,人间仙境。这一切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便不再存在。据老人讲,原因有二,一是有人在龙头上修建娘娘庙,庙修好后,准备修一鱼池,在凿开上面的软石后,遇到一层青石,有人用镐敲打,下有空洞之音,遂凿一小洞,小洞一开,噗的一声,冒出一股白烟,钻出两条红蛇出来,众人知道惹下大祸,急忙匍匐在地,叩头请罪,又设香案,红绸裹蛇,敲锣打鼓,将红蛇送入汉江。二是石关门的顶门杠被人炸了。原因是这顶门杠在汉江中心,水小时露出水面,水大时没入水中,经常将不谙此段水情的汉中船帮的货船撞得粉碎,汉中船帮遂派人将此石炸了。这两件事一出,人们都说棕溪的风脉坏了,将有大祸临头。果然从此以后,棕溪不再风调雨顺,灾害频乃,狂风暴雨不断,到处溜鳖垮岩,一遇暴雨,河中浊浪滔天,洪流滚滚,将河道两边的秧田摧得精光。石关门也关不住这一河的浊流,轰然洞开,棕溪从此走了下坡路。
     
    其实,棕溪“风脉”的丢失,完全是棕溪人自作自受的结果。据史料记载,明成化年间,全旬阳有人口10000左右,清乾隆年间大量移民涌入,乾隆30年全县有人口20000多,到乾隆58年,人口70000多,道光初年旬阳人口已达24.3万人。棕溪想必也和旬阳的人口增长相似,人口的激增,势必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毁林开荒,植被减少,人类在获取的同时,势必也要受到自然的惩罚,棕溪如此,整个旬阳如此,整个陕南何不如此呢。这也许是今天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所在。

     

    九    麻家碾子


       
    从现在的棕溪小学(龙头)往西沟走二三里地,叫麻家碾子,是因为原来有一户姓麻的人家开油坊,有一大石碾子的缘故。麻家碾子向东的山梁上也就是龙背上的一处缓坡地叫麻家坟,是麻家的坟地。关于麻家和麻家坟,现在棕溪还流传着一段故事。
       
    据说,麻家的祖辈也是一贫困农民,靠开荒种地维持生计。一天,他来到这龙背上采药,走到一平缓处,忽听前面有嬉戏声,顿生奇怪,遂蹑手蹑脚上前观看,只见几个小人在一平处,正在做榨油状,他想上前一些细看,不想脚下弄出声响,几个小人往土里一钻,立马不见了,地上只留下一些物件,他上前一看,只见有一个锯柴用的马脚,还有一些榨油的用具,小巧逼真,他感到十分的诧异,便四下观看,只见此地地势平坦,视野开阔,东有松树岩七棵千年白皮松,西有红岩祥色相照,前面龙脊蜿蜒,龙头、龙脖赫然在目,站在此处,似有驾龙腾飞之感,背后的大岭,宽厚园温,绝对是个好靠山。他忽然醒悟,这是上天对他的启示,马脚意喻着麻家,这些榨油的用具,就是要他开油坊呀。他激动不已,浑身颤抖,长跪在地,叩头不已。遂在此地做上标记,揣上榨油用具,回家请来工匠,按照带回的榨油模型,制作大型榨油设备,开起来油坊,并叮咛后人他死后,要把他埋在他做标记的地方,而且死后不得公开办丧事,要在半夜尸首、棺材分别抬上山,再装棺下葬。
       
    麻家自从开了油坊以后,生意是越来越好,钱是越挣越多,盖起了深宅大院,购买百顷良田,而且在西沟河道的宽敞处筑堰修田,人丁兴旺,富甲一方,成为棕溪的大户。但是,麻家的后人一直牢记先人的教诲,从来不公开办丧事,人死后,都在半夜悄悄地抬到龙背上的坟地埋葬。
       
    就在麻家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龙头前的龙王庙里却发生了一件怪事,一天人们忽然发现,大殿里的龙王像面色发青,而且冷汗直流。人们都被这怪异的现象吓呆了,都以为要大祸临头,遂遍请高人,一寻究竟,经过打卦过阴,方知是麻家将坟埋在了龙脉上,惹怒了龙王爷。为了消灾免祸,人们便与麻家交涉。此时的麻家人丁兴旺,财大气粗,岂肯将自家的风水宝地拱手让出,不但不让,而且将此地划为麻家祖坟,从此便不再偷偷埋人,而是正大光明的出殡下葬。
       
    庙里斗不过麻家,便四处询问对策,有人献上一计,就是在龙头上修建一座瞅死庙。棕溪建庙一般按照山势走向,多为座山面水,门向前河开。而这瞅死庙背水面山,门向麻家坟开,庙里又安了几尊恶神,因这龙头上地势高,恶神们的眼光直瞅麻家坟,故名瞅死庙。
       
    麻家也没想到,有人出此损招。此庙一建,麻家就交上了恶运,先是油坊生意不好,不久又染上瘟疫,几天之间,百十口人,几乎死光,只剩下一个瓜瓜儿子,被舅家从后门抱走。
       
    如今,麻家碾子、麻家坟的地名还在,但在棕溪,据我所知,姓麻的人几乎没有。而那座瞅死庙,成为我五年级的教室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陆海的家事系列
    • 下一篇:陆海:棕溪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