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故乡的年味(下)
资料表明,中国人过年大约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最早是从虞舜时期开始的。舜当上部落首领以后,带领属下祭拜天地,人们便把这一天作为岁首。春节是一年的开端,为祈求新的一年吉祥平安,万事如意,春节期间中国人大多祭众神和祖先。通过春节的祭祀和祈福活动,也可看到先民们的和谐理念。
故乡的年味,沿习着千百年的习俗,浸透着淳朴的民风,散发出一般来自田野的淡淡的泥土气息和烟花味道。过年时节年味浓,乡村城市皆不同。爆竹声中旧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农村,大年三十晚祭祖,守夜(守岁)鸣炮,辞旧迎新。大年初一,长安韦曲,杜曲等乡村,讲究不扫地,不倒垃圾,不说病啊、死啊、破损、输了、败给等不吉利禁语;不能打破灶具,不动针线活,水火不出门,不去他家挑水,意指财不外流,不动干锅(烙馍),不借东西。除了厅堂、客厅、卧室、大门外,马房、磨坊、茅房、井房等也要整夜点灯照明。从门前到屋后,达到灯火通明,以驱除鬼邪、保佑全家人和动物等的健康长寿。马房牛圈猪圈等处贴“槽头兴旺”,卧室贴“身卧福地”,大门贴“出入平安”或“抬头见喜”。家有小孩的,墙上贴“童言无忌”。正月二十三,牲口歇三天。有些已婚者没生子女,本人或婆婆会在除夕夜或一大早进寺庙烧香,祈愿还愿、从大年初一至月底,村庄到处洋溢着一派喜气洋洋的吉庆气氛。
大年初一,早上人们洗漱完毕,就要迎喜神。杜曲、韦曲等地讲究不出门、不走亲戚。但长安西部细柳等地讲究初一这天招待新女婿,走丈人家。早饭多为肉臊子面,四个菜喝酒(或饮料等),也有人家吃饺子的,意即吃金元宝,也有人认为吃饺子可以让家族繁荣昌盛。在农村,讲究烧火煮饺子要用芝麻秆、椿树梗等空心柴火,烧时噼啪作响,意味着新的一年就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日子越过越兴旺。娘为孩子准备儿时的美味,妻为丈夫制作可口的饭菜,让人们舌尖上品尝着美味佳肴,甜甜蜜蜜,欢欢喜喜。大年初一,无论大人、小孩,均穿新衣,戴新帽,着新鞋。即便是上世纪经济困难时期,也要在棉袄、棉裤外罩件新衣服,讲究宁穷一年,不穷一节。人们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都要穿新的。大年初一,走一走。初一早饭后,小孩先在自己的家里,晚辈按顺序向长辈叩拜行礼,称“拜年”。人们见面,均用“过年好”、“新年吉祥”、“新年好”、或“年过的好”、“恭喜发财”等话语相互祝福,打招呼。
乡间里,村道上,人们手提年礼去走亲戚。从正月初二起,邻里和亲友、同事朋友之间,往来拜年。大多情况下,初二多为女看娘,回娘家或外甥拜舅家,或到姑、姨家去拜年走亲戚。旧时多为步行,也有用推车子或架子车上驮女人出门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流行骑自行车带媳妇的,后为摩托,现多为电动车、出租车或私家车出门的。新婚第一年行“四色礼”,碗大肉包子十个,枣糕六个,挂面两把,点心一封;以后每年大肉包子十个,点心一封。出完门户返回时,馍篮内回礼放核桃、红枣、蛋蛋馍等;若送礼者家中有老人,娘家人还要将肉包子、枣糕各回赠一个,以示对长者尊敬。其他亲戚在馍篮里放上二、三个蛋蛋馍即可。亲戚走进门,倒热茶,敬香烟,瓜子、糖果摆上来。待客:上午四个凉菜喝酒(饮料)、肉臊子面,讲究面少,臊子汤汪,煎火,调料好;屋内香气漂浮,热气腾腾,香气扑鼻,吃菜喝酒尽在不言中。辞年喜饮长安酒,贺岁描绘八骏图。午饭多为热蒸馍或米饭,凉菜热菜摆满桌,白酒、啤酒、黄酒、醪糟、饮料齐上桌,赤橙黄绿青蓝紫,各种菜品,鱼虾、牛羊肉、鸡蛋摆满一桌,摆不下时换碟碗再上,最后端上热气腾腾的汤丸(谐音“完”),力求亲戚吃饱喝好享受了。热腾腾的饭菜,热气里映出的笑脸;香喷喷的丸子,招来阵阵赞叹声。主妇们窃喜,还连声说做得不好,招呼客人多吃多喝满足了,致使舌尖天天麻醉了,肠胃日日饱胀了。香味口鼻转,肠胃泛着酸。颊齿生香,饮食无限……
骏马奔腾千里路,新春更上一层楼。近年来,人们享受着改革开放成果,拜年礼不断高档化、现代化,礼品形式多样。送名糕点、食品、烟酒饮料、鲜花物品者,各显其能,共表爱心。拜年期间,晚辈给长辈拜年祝福,长辈给晚辈发红包散钱,各表心愿。初五前,亲朋间礼尚往来,提携年礼,呼儿唤女,相互走动,节日氛围浓厚。整天甚至夜晚都忙于走亲戚的礼节中……
村庄清洁人干净,农户院中香味浓。正月初四下午,家家烧纸钱,户户焚黄裱。送祖先回坟茔,请诸神归天位。初五晚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祭财神……
村庄年味浓,万家灯火红。欢快秧歌舞,锣鼓响巷中。正月初六至十五,舅舅给外甥送灯笼。送灯也叫“追灯”。长安乡村要给出嫁第一年的姑娘,未满周岁的第一胎外孙“宁灯”;如果第一胎是女孩,第二胎是男孩,还要再给男孩“宁灯”。旧时一般送一对大宫灯,现送大玻璃灯或花灯等,附带两个小灯笼,另带十个粽子,一捆麻花,现还流行送活竹两株,植于外甥家。有了外孙,加送小灯笼和曲连馍。小孩进村前需把灯点着后进村。小孩12周岁后要“完灯”。当年送灯时,舅家还有舅祖父家等送灯的亲戚给孩子送最后一只灯笼,以后就只追节不送灯笼了。忆昔时灯笼上常写“长命富贵”、“荣华百岁”等文字,寓意外甥家吉祥富贵、长命百岁。
正月十五闹元宵。故乡习俗,正月十四、十五晚,家家户户大门上吊挂红绒布或绸子做的宫灯或玻璃灯。新媳妇房内点娘家送的花灯,小孩提上舅舅送的马灯、羊灯、火咕噜等灯笼,出出进进在街巷、场院里闹元宵。“灯笼爷,舅家咧,他舅给娃买下咧,娃把灯笼失塌(损坏或着火)咧,他妈把娃打扎咧”,儿时的儿歌,还在耳边响起,勾起童年的无限乐趣。有的村庄敲家伙,装社火,扭秧歌,踩柳木腿(高跷),抬芯子,各村庄相互竞赛输赢,四邻八乡的村民前来观看。长长的社火队伍,一眼望不到边,街巷、路边摆放不下,最后进场院,麦田地摆战场。锣鼓声、鞭炮声,声声入耳,呼儿声、唤女声,声声响亮。今年春节,响应政府号召,爆竹烟花少燃放,环保意识在增强;大气清新除污浊,洁净卫生保健康。韦曲街头、广场,单位谜联竞相高挂,在元宵夜的焰火、花炮声中,三五成群的群众,走出家门,蜂拥街头,人看人,人看景,谜联旁人山人海,竞相猜谜,获奖者笑逐颜开,没猜中再来!红春联、红灯笼,五彩缤纷的灯光,映红了人们的笑脸,爆竹声中度过热闹祥和的元宵佳节。这样,年味才算圆满告罄,年的根才算植入岁月的大地。人们收心,宏图大展各自的事业。
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传统,也最有文化韵味的节日。十里乡俗不同,长安各地过年的传统和习俗有很多。林语堂先生曾撰文,从除夕到正月十五,共有130多项民俗……其实,过年也是一种文化,也是人们对新年美好心情的反映。故乡的年就是这样,过得是传统,过得是味道,过得是氛围。过年使人们忘却了一切烦恼,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乡村虽然没有繁华城市的灯光溢彩,没有拥挤的人群和喧闹,没有璀璨的霓虹灯装点,没有疾驰的车辆,年却过得简简单单,实实在在,快快乐乐,健健康康!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会飘散出浓厚的中国年味。过年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精神家园,是维系中华民族的血脉,传承千年文化,是我们最虔诚的精神文化信仰。是的,不管日月如何变换,时代如何变迁,在我们的心中,永远都会珍藏“年味”的文化情怀,并将其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故乡的年味啊,永远飘散在华夏儿女的心间……
每小平(民盟成员,民盟韦曲支部主委,长安区工委副主委,区政协委员)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印象许海峰
- 下一篇:(散文)长安区明清建筑简介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