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文学朋友>>正文内容

    (评论)书坛实力小将张静雷的翰墨人生

    作者:王小侠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28日 点击数:

     

    认识张静雷是在城南书社的年会上,说实话,城南书社有我熟悉的王江、王秋慧老师等,张静雷我还是头一次听说,看着面前的这个高大腼腆的八零后男孩,我真的不能和书法家划上等号,可是看他娴熟的折纸动作,我就留在了他写字的案子旁,小伙子凝神静气,写每个字都是那样投入,不一会儿,一首用汉隶书写的王维的诗歌便跃然纸上,那字中的功力如果不是我亲眼所见还真不敢相信是出自这位英俊少年之手。

    在我的印象中,书法家应该是耄耋老人,或者再有些美髯才行,看来我的感觉是错的,他是八六年出生的,其实别看张静雷年纪小,接触书法与墨结缘已经有二十个年头了,他的家乡在沣河边的传统造纸之乡——北张村,也许正是每天听着“沣出纸、水漂帘”的歌谣长大,他从小就喜欢纸和墨。他小学初中都是在家乡求学,从小学起开始热爱书法,但真正意义上学习书法是从高中。在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培训班薛涛老师那学习书法一年,在西安市交通大学书法培训班学习书法一年,受到朱智德老师的教导。最早与书法结缘,则缘于他的外公,从小外公就谆谆教诲他,要好好认字,更要好好写字,等到他五、六岁的时候外公就手把手教他写大字,可惜的是没过多久外公就与世长辞了,可是外公的话:“好好认字,好好写字”却成为小静雷孜孜追求的左右铭,鞭策着他不断前行。

    父亲看儿子对书法很痴迷,也大力支持,成为小静雷的精神力量,他先苦临基本功,从唐楷入手认真临摹颜、柳、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爱迪生说过:“所谓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张静雷是个有心人,因为喜欢书法,所以走到那里看到好的牌匾、门头、对联都会驻足观看,一次,他在长安区的大街上转,发现了很多文化场所、商街店面都有王仁志老师题写的牌匾,那飘逸灵动的字体,铁钩银划,给他以强烈的冲击,当时心中暗想能拜他为师多好呀!五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张静雷在舅舅的引荐下,有幸认识了王仁志老师,王老师书法造诣很高,特别注重教他临帖的作用,王老师告诉他:“没有扎扎实实的临帖,以后的创作一切都是空的”。于是在王老师的教导下,他又临摹苏轼、黄庭坚、蔡襄等名帖,尤其是米芾的《蜀素贴》悟得更深。王老师不但教他临帖,还教给他许多做人的道理,他说:“写字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就像人生一样,要踏踏实实,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不能不会走就想飞,那样你永远也练不好书法。”王老师的人品也影响了静雷,让他学习到了好多书法以外的东西。有了老师的指点加上他自己的努力,天道酬勤,他的书法突飞猛进,字体秀美庄重,飘逸潇洒,观看他写字简直就是一种享受,从心到身完全的投入,好比入无人之境,提、按、顿、挫在变化中一气呵成。他临帖而不拘泥于帖,而是博彩众家之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运笔极尽变化,楷、隶、行、草都有涉猎,更以汉隶见长,他的隶书集古朴、雄浑、敦厚、宏伟、劲健、豪放的阳刚之美于一体。较有代表性的有:方整雄伟的《西狭颂》;古气磅礴的《景君碑》;意态逸宕的《石门颂》;隽利肃穆的《乙瑛碑》; 瘦劲奇绝的《礼器碑》;华丽俊美的《华山碑》,拙朴茂密的《张迁碑》; 特别是写《张迁碑》,开始是采用双钩法从前往后双钩,双钩完在填墨,反复双钩填墨好几遍,然后再对临,估计能临100多遍,几乎能倒背过此贴。最后用张迁的书法风格进行创作,得到很好的效果。他的字拙中见雅,正像他的做人一样谦逊诚实,他平时言语不多,但深得同事尊重、朋友喜爱。

    每一个成功者背后总会有些传奇故事,张静雷虽在书海游弋,但绝不是一个书呆子,学习书法是他的一个爱好。他干起工作来雷厉风行、生龙活虎,但是一旦静下来写字的时候,是那样认真和投入。尽管他每天的工作非常繁忙,可是再忙、再累,他也要坚持每天练字,他说一天不练字,总觉得心里少了一点啥似的。

     

    张静雷可以说是一个实力派的青年书家,无论是书品还是人品,都是值得肯定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虽然他年不到三十已经是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书法家协会会员、西安市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他的作品多次参加我省、市书法展览并多次获奖,尽管张静雷取得许多成绩获得了诸多奖项,但字如其人、人如其字,他从不骄傲、为人低调,非常谦逊。我想,他的天资加上刻苦修炼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书法艺术上会越走越远,定会成为陕西书坛杀出的一匹黑马。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诗歌)春风
    • 下一篇:(散文)甲午岁首感怀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