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城南书社>>正文内容

    王亚凤:精诚至 金石开--走进青年艺术家金鑫的诗书画印世界

    作者:王亚凤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23日 点击数:

     

    久闻长安有个城南书社,真正见识源自长安人网发布的一组专题报道:一群风采各异的中青年艺术家围绕在“城南书社”四个潇洒俊逸的黑金字体之间,经过虚化处理的照片背景显得气势氤氲深邃辽远,仿佛为那句著名的歌词“一城文化半城神仙”作了一个活生生的注脚。这样的翰墨雅香不禁让人肃然起敬,总觉得非一般人可以靠近,于是不懂水墨丹青的我,便自觉地保持着距离。

    感谢大长安文化沙龙负责人张军锋老师邀请,在2014年1月4日城南书社成立三周年年会上,我得以走近城南书社,并有幸与青年艺术家金鑫结成对子借机走进他的诗书画印世界。

     

    金鑫,1985年生于兰州,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分别获文学学士学位,艺术学硕士学位,现为西安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教师。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艺术家协会会员,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书画交流分会理事,陕西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西安市美术家协会理事,西安市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终南印社、城南书社社员。

    以上资料是后来取得的,当天的年会他到场较晚,而我也对他一无所知。握着“长安作家与书画家结对子活动”抽来的写有他名字的幸运纸条,不见他人,我的心里满是好奇与期待。书社里最年轻的小师妹魏鹏与我坐在会场一隅,用崇敬的语气为我介绍社长王江及师兄金鑫的艺术成就,她用了“大师”这样的称谓!匆匆赶来的金鑫随后与会务人员一起站到我面前,白净斯文,言语不多,腼腆地微笑、致歉,将他手中的书法作品赠送给我。毕竟不熟,礼貌之后,我们各自融入年会的一角。看着纸袋上这个年轻人简单的黑白头像和文字介绍,我悄悄抽出他的书法作品展开来欣赏,是一幅草书,我认不太全,但见笔走龙蛇,很磅礴大气的样子。其笔墨浓淡相宜,笔画之间牵丝萦带缠绵连接,粗细轻重变化多端,尽显草书的轻灵飘逸。看着认着品着,一股敬意自胸中油然而生。现如今汉字在推崇网络的年轻人当中似乎已呈没落之势,书法尤须屏心静气,而草书更兼沧桑,总以为只有具备一定的年龄和阅历的人才能习得草书,金鑫如此年轻甚至略显单薄,竟写得一手古朴老辣之章草,他该拥有着怎样丰富的内心世界?

    接下来的几天,稍有空暇就不免揣摩金鑫其字其人,先是通过长安人网的城南书社专栏以及百度搜索,得到他不少信息。不简单啊,年纪轻轻竟已取得这么多成绩,每一个奖项都厚重之极,每一个展览都堪称经典!我不知道他为此付出了多少心血,能得到这么多行业人士的认可需要经过多少的艰苦磨练!古人练功常闻鸡起舞头悬梁锥刺股,我希望在书画印方面有着特殊颖悟力的金鑫不用这么辛苦,但是宝剑锋自磨砺来,这只能是我对这样的天之骄子的一种怜惜,艺术之路是曲折的孤独的,犹如我钟爱的文学,只有不畏艰辛敢于踏破层层荆棘才有可能最终摘得桂冠!这是连小学生都懂的道理,能身体力行者却只有这些在滚滚红尘中独处僻室守着心中的芝兰踽踽独行的朝圣者!

    带着对这个年轻人的不断发现与惊叹,我喜欢上了他书写的《桃花源记》,他以敦厚拙朴的汉隶书写题目,状若一枚古趣盎然的木刻印章;他将每段章节独立布局,运笔如行云流水烂漫多姿;喜欢上他的圆形和扇面书法,漂亮雅致别具一格;喜欢他眉头标有“醉石亭主信笺”字样的草墨家书,想象他崇尚耕读传家的父母大人捧了儿子的鸿雁尺素会怎样喜上眉梢病痛全消;喜欢他水墨画间层次分明的重峦叠嶂和仿佛流淌着飘飘仙乐的出岫云泉;喜欢他发表在报刊上的文章,用精确流畅的文字表达自己对书画印艺术的独特体悟和对古城长安的真诚道白······

    我这边厢一头跌入他营造起来的艺术氛围,他那边却不动声色音讯全无,几天下来我按捺不住不由得以责怪语气主动出击了,我说金大书法家很忙啊,可否给点机会了解你呢?貌似淡然的金鑫老师不好意思了,迅速留言来解释近况,说近日校务繁忙的确没顾上。发来的压缩包我打不开,他又分解开来一一发给我。大家都忙,几次来往都是留言,后来终于抽时间畅聊了两次,才看到了一个内心活泼侃侃而谈的年轻人,从而对金鑫有了一个比较全面而更富生活气息的认识。

    原来他不是专攻书法的。从本科到研究生攻读的是中国画山水专业并已以此为术业开始了教书育人的历程。只因写字和刻印对丰富画面有所帮助,而顺便研习书法篆刻,不料拿起即放不下。也是悟性高灵气重,几年间竟收获颇丰,各种重量级奖项纷至沓来应接不暇,那些令我眼花缭乱的获奖情况就不在此一一列举了,尤以一则西泠印社的获奖报道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西泠印社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受到国际公认的一个篆刻艺术创作和研究中心,有“天下第一名社”之称,能获得该社团奖项一向是金石界至高无上的荣誉。初出茅庐的金鑫从容面对济济一堂上千余名参赛高手,在短短的半天时间内,现场发挥完成命题创作、书法命题和文化笔试最终以总排名19的成绩脱颖而出,成为陕西唯一的获奖者。

    想像着这个年轻的艺术教师一路过五关斩六将的情形,我由衷的微笑了:金鑫提供的信息链接,不光有各项获奖情况,还有很多图文并茂的高规格的书画展情况,这家伙从头到尾没有一句自夸的话,却比说一箩筐大话都来得让人喜悦。他并不了解我,不知我也是不喜张扬不事吹捧之人。

    书法与篆刻取得这样不俗的成绩,金鑫却没有被冲昏头脑。看着自己精心创作出的水墨山水配上漂亮的书法及精妙的印章,整个画面赏心悦目日臻完美,他拍拍手冷静地收起刻刀和狼毫,继续心无旁骛致力于自己的中国画专业,稍有闲暇即背起画夹外出写生。至今他的足迹已踏遍了大半个中国,台湾、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北京、山西、宁夏、河南、内蒙、甘肃,以及我们所在的省份陕南、关中、陕北等。每个地域都给他不同的感受,北方的沧桑与南方的雨润形成鲜明的对比,自然界的变化教会了他如何在画面上处理不同的地貌特征。

    金鑫引用明代唐志契云:“凡学画者看真山真水,极长学问,便脱时人笔下调子,便无作家俗气......徒模仿旧人栈道瀑布,终是模糊丘壑,未可变得佳境”。 他深知,忽视临摹会缺乏对笔墨技巧的掌握,而只临摹古人不到自然中进行体悟和写生,只会败在古人笔下无从创新,终身沦为画奴。这是年轻的画家最不愿意看到的。他说“画家如果不去探索真山真水,探索生活的真实,并且形成自己的见解,又怎能画出好作品来呢?”正因为现场写生要依靠脑、眼、手之间的相互协调,同时在大自然中体悟“此时、此刻、此景、此情”的过程,他做到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走上 “去故而就新”的艺术道路,他笔下的山水画常画常新,具有了永恒的生命力。

    受他吸引,我想这个年轻人能将非专业所长的书法与篆刻搞得风生水起如鱼得水,那么他为之倾尽心血的中国画一定更有其独特之处。于是我睁大慧眼,学着在他的白山黑水间努力搜寻,果然有了新的发现。以前只觉千篇一律的中国水墨画,作为外行的懵懂眼睛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如今渐渐看出了另一层意境。果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流泉激瀑,亭台楼榭,以及点缀其间的绿树红花、云蒸霞蔚、飞鸟游鱼原来都是各有使命的,一切都在最恰当的位置无与伦比不可或缺······

    我要感谢艺术家,为我们打开另一只眼。生活需要艺术,它将人从平凡中提炼出来超脱出来,让我们行走在尘世浸淫于柴米油盐的躯壳得以短暂分离,有了“精神”这一悬浮于高层俯瞰众生的东西让我们活得更加自由自在有滋有味。

    眼前这个清瘦、寡言的年轻人,有一种坦然的淡定的眼神,让人感觉到他一定有一片游离于红尘外的博大天空。他还有一双能够镌刻金石充满力度的手臂,也一定能游刃有余地掌控他的艺术人生。多么让人羡慕啊,能够选择自己心爱的艺术作为职业,孜孜不倦地行进在不断追求的艺术之路上,他的世界该是多么丰满多么充实!我毫不怀疑在不远的将来,作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他将愈来愈亮难以掩藏,他在用全部的心力打磨一支画笔一把刻刀,他来人世仿佛就是为了这个而来,怎能不创造出惊世之作?

    未及而立的年轻书画家金鑫,在自己的空间自称“徒有四金”,我看自谦了,让我们拭目以待,假以时日岂止四金?纯金才是!

     

                                            王亚凤 草于2014-1-22凌晨  未央湖畔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文学】张立:记书法家郭战备先生的翰墨…
    • 下一篇:【文学】张军峰:艺品印心说晓辉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