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孙宝田>>正文内容

    (散文)轻轻走过城中村

    作者:方僧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23日 点击数:

    韦曲也叫余曲,咋一听起来不象个村镇的名子,道是有点象音乐符号;可乡下人都这么叫,咱也就随乡入俗,信口出溜着随性去吧!

    对于韦曲街,有人说始于西汉,也有人说建于唐初,据咸宁县志载,韦曲兴于清代,街上的人谁也弄不清楚。

    那天下午,我沿着少陵塬环步而行,站在崖头,远眺樊川古道,当目光抚触到塬下这片神异的古镇时,我的心灵颤动了……。只见阳光照着街上的那些高楼、社区和纵横的大道;车流带着金色的光辉奔驰,楼隙之间洒满夕阳;这片既熟悉又陌生的城中村,比任何时候都阔气了许多。

    我在韦曲过活了四十余年光景,习性和习惯早己容入到这个古镇的怀抱,我对她的记忆,最早来自于生活在老街上的俗事之中。

    七一年冬季参军体检,是在北坡下的公社院子里进行;其中有一关是检查听力。医生在五米开外,细声讲些名词,让被检查的人回答。那医生先说了:“郭杜”,只听到那边那人回答:“裹肚”。医生又说;“韦曲”,那老兄竞答:“回去。”大家听了轰的笑了。医生也忍不住笑说:“那就回去吧!”后来,那位仁兄果然揣着写“回去”的体检表回去了……。当然,人们也只是当成了笑料传开来。至于后来是不是真的因“回去”而回去了,怕是谁也不知道?

    那些年,韦曲人提起到省城搭车就头痛,气就不打一处来。车从南站过来,每次都是满满的,人群象能溢出来似的,挤实了。到了韦曲北站,车就不停歇直达小寨。韦曲北什字永远站满着挤车的人群。人们不时的翘起脚,向来车的方向瞧望着;不时的又发着牢骚;责骂公交车司机甩站;责骂政府官僚作风;瞒怨中国人太多。仿拂骂完了自已舒坦,公共汽车也会因此就能坐上似的。可下次出门搭车,还是一求样;还会遭迂挤车和等车的难常。

    车子在吵、闹、挤、摇中,一趟又一趟地把乡下的人运往城里,又把城里的人运到乡下。你要想等人空了再上车,那你就是等上一辈子,也休想搭上车。一般情况下,一遇人多吵闹,那司机便趁上北坡的时侯,故意把车子猛然一刹闸,使劲一摇,全车人便跟着车的惯性,前扑后仰的摇来摇去,等摇实了,车里方才安宁下来。

    可是,安宁不了几分钟,就又折腾起来了;前门的男乘客,提了一兜兜黄瓜,人一挤,车一摇,那黄瓜把把便在那妇人的后面顶来顶去,那妇人受不了。猛然一回手,握住那黄瓜大喊:“瞎货?耍流氓!”说着,连头也不回,使劲一折,竞然把那黄瓜掰成了两截。这时,那男人却不答应了,说:“你看清楚,谁耍流氓来者?你得赔我黄瓜!”车里的人忍俊不住回头观看,果然见妇人手里攥着半截黄瓜头,大家直笑得两眼泪抛的前仰后翻。那婆娘自知理亏,急忙捂了脸蛋,连声道歉:“误会,误会,实在对不起呀!”好不容易车子到了小寨,下了一部分人,车里头便松番了许多。

    可是,没过了一袋烟工夫,后面又折腾上了。

    一打听,原来是一位坐着的女乘客,说那站在她前边的男人放了一个屁。站着的男人说他没放;接着,他把勾子一撅,衣棠往上一潦说:“不信!你闻闻?”那女的便不依不挠说:“确实是放了!”于是,就找司机评理,司机听了原委叹道:“原来是个屁事,划得来呢!只当风刮跑了呀!”

    其实,车上人挤人,难免有三坷四碰的,这也是实情啊!再说古往今来,人吃五谷杂粮,谁又能保证不放个屁呢?“屁事”本来就是没影的闲事,你要忍让谅解也就没事,你要是摊上咧也没办法?

    在我的记忆里,这搭车又挤车的“屁事”,一直南门——韦曲的路上延续了七八年呢?

    听说,有一次,一个外地学生,被分配到长安某厂。他从南门一上车,就让售票员提醒:“到了长安县喊我一下?”一路无事,等到过了灯具厂什字,下了北塬坡,售票员忙说:“韦曲到了,请下车吧?”那学生硬说未到长安县,因为,你说这是“韦曲”到了,我买的是去长安的票呀?引得车上乡党哄的大笑。外乡学生却不解其意,为啥硬说韦曲就是长安呢?后来,公交车上一位老者说: “韦曲就是长安!长安却不是韦曲啊!”那外地学生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绪。

    其实,要把长安与韦曲分清,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

    后来,从西安南门坐15路汽车,售票员必定喊着:“南门----韦曲,”“韦曲的走咧!”那声音底气十足,让人感到亲切,舒坦。自从兴了招手停拉客上车,嘴里却喊:“长安县,长安县走咧”。撤县设区,将长安与韦曲归了西安市,时兴了大巴双层车,就端直报站:“长安区到啦,下车请走好!”还是自动报站呢!

    时代进步了,韦曲的名气也淡了,韦曲二字逐渐退出了我们的生活,被人们遗忘了。

    我一直在想,一个古镇,一条老街就这样结束了吗?只觉得那些现实中还留存而又改变了的东韦,西韦和怡悦坊下的城壕老街变成了城中村;不久便会随着发展被一律的高楼淹没。这将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片土地上的变迁;很多事就在我们身边溜走,人们会在念念不忘的时光里忘记了……。

    夜幕降临而行人勿勿,一切都沉默了,无形的力量把韦曲的黑夜点亮,那光亮有点异样,似乎是个怪兽搅缠着我的心房。只有秋风轻轻吹过韦曲上空,树叶子碰撞着发出淡而揉的声音。待稍稍平静下来,我才觉得那些只能放在心里的东西,是一种无法释怀的情感。

     

    癸巳年大雪于余曲老街城壕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杂文)古文研习二则--清水头观荷
    • 下一篇:(小小说)村里人--这是咋咧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