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文化长安>>正文内容

    9尊"石头爷"的命运:一个被盗一年至今未发现

    作者:赵瑞利 来源:华商报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06日 点击数:

     

     

    最帅气“石头爷”发现地:子午东村无量祖师庙旁该石像位于子午东村村南,面朝麦田,紧挨无量祖师庙后墙而放。石像保存完好,剑眉大眼,有一种粗犷的帅气美。村民们称,由于紧挨寺庙,这尊石像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而且很多人到寺里上香都会给它也上炷香。本组图片由记者王警摄

      子午街办其他8个“石头爷”的命运

      本报曾在2011年3月对这几尊“石头爷”做过专题报道,而如今,一个“石头爷”丢了,那其他8个“石头爷”过得怎么样?

      位于西湖村、南豆角村等7个村庄8个“石头爷”,他们的命运也各不相同,有的备受尊敬接受供奉,有的竟淹没于荒草之中……

      在长安区子午街办的田间地头,散布着9尊石像,当地人称之为“石头爷”或“社公爷”,称其为守护庄稼的神明,但最近位于张村的一尊“石头爷”丢了,而其他8个的命运也不尽相同。“石头爷”被盗研究者着急了

      “我听说张村的社公爷丢了,这可是9尊里面第二好的。”昨日上午,美术学博士、青年画家、西安石油大学教师田荣军说,2年前,他和华商报记者一同前往长安区探访过9尊社公爷。他说最近坐出租时碰见一个张村的司机,司机说一个月前社公爷被偷了至今没找到。“太可惜了,这个做工造型都很不错。”田荣军说,希望本报能够关注,尽早找到“石头爷”,因为大家都有文化责任。

    田荣军从2004年开始研究“石头爷”,他说,“石头爷”雕刻水平参差不齐,风格各异,但遵循统一的范式。而从冠帽形制来看,与明代典籍中所载的明代官员燕居时所戴的翼善、忠静冠基本符合。也就是说,“石头爷”应该是以受尊重的官员为标准安放的,而且“石头爷”安放时大都面朝南,“古代讲究朝南为尊。为表示对‘社公爷’的尊敬。在安放时,古人都让他们面南。而后人则沿袭了这个传统。”他称,“石头爷”很可能是农业神,是古老的“社稷”文化在长安中部狭小地区的特殊民间文化遗存现象,具有很高的民间美术、传统文化研究价值。“所以我希望公安部门能尽早破案,早日找到‘石头爷’”。刚从桥下拿出准备就地供奉没想到半夜被偷了。 

     

    最幸福“石头爷”发现地:南豆角村城门南这尊保存最完好、雕工最精细的“石头爷”和村里的两棵千年古柏一起位于村子南边,用铁栅栏围了起来,里面还竖着村子、古柏和“社公爷”的简介,足见村民对此的重视程度。

      昨日,记者来到张村,问起“石头爷”,村民都知道在村子西北角的桥下,但大家也都知道“石头爷”被盗了。在“石头爷”原址,已看不到任何它的痕迹,桥底下是重新修好的桥墩。

      “是我们村的文物,保一方平安的。”昨日,说起“石头爷”,张村70岁的肖超老人也很惋惜,他说,这尊石像原本在村里的庙旁,村民把它当神一样供奉着。后来庙拆了,上世纪70年代初村里恰好要修桥,于是就把石像拿来当桥墩了。前不久村里修桥,将石像拿出来准备重新供奉起来,没想到就丢了。

      “可惜啊,这爷头刻出来不容易。”62岁村民肖建斌也说,这是村里的宝贝。

      该村村主任肖利浩称,9月下旬村里加宽桥,他们原本打算将“石头爷”拿出来放在桥的西南角麦田里供奉起来,而且还特意为“石头爷”做了一个80厘米的底座,没想到放在路边的“石头爷”居然被盗了。“那天早上不到7点,就有村民给我打电话说‘石头爷’丢了。”肖利浩说,9月29日,有村民给他打电话说“石头爷”不见了,他很震惊:“石头爷”高1.3米,重1吨多,居然会被盗。而且他们把“石头爷”当做镇村之宝正准备供奉,这样丢了全村人都很伤心,他们随后报了警,但至今还无消息。“田野文物”无人监管案件仍在调查中

      “这属于田野文物无人监管,我们正在侦破。”公安长安分局子午派出所教导员李小平说,接到报警后他们调查发现,“石头爷”丢失的地方位于村子最北边的一条村道,附近厂房的看门人说凌晨2时许听见狗叫,但没出来看,结果第二天“石头爷”就不见了。可丢失地点附近没有监控无法查找,不过他们调取了周边道路的监控,目前案件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长安区文物局工作人员说,文物普查时确定“石头爷”确实是文物,但尚未鉴定其级别,而没有级别的文物很难保护,文物稽查队只负责巡查省级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这种“田野文物”一般都是原址保护,因为村民不愿将其搬至博物馆,而放在原地安防设施又不好安装,所以保护起来很有难度。

    “传说中是守护庄稼的神明。”长安区文物局一位工作人员称,“石头爷”学术称谓为“社公爷”,民间传说他是古代司掌农业的最高长官后稷。后稷死前有遗嘱,说埋他时把头留在地面上,他要看五谷生长,看百姓丰衣足食。而当他看到麦子已经全部黄了仍无人收割,眼睛里就飞出鸟儿来催促农民快点收割。 

     

    逆袭版“石头爷”发现地:递午村村北头麦田2年前,这尊石像原本位于垃圾场旁,而昨日,它被安放在附近的麦田边,下面还多了一个80厘米的底座和香炉,石像被用水泥固定在底座上很是牢固。

      记者说话

      “田野文物”保护不能只靠村民自觉

      探访中,不少村民见记者问起“石头爷”,第一反应居然是:“你要买吗?”看来,在此之前应该已经有很多人瞄上了这无人监管的“田野文物”,张村“石头爷”的被盗就是教训。而对于这些“石头爷”的保护,完全依靠村民的自觉:两年的时间过去了,原本幸福的依然幸福着,有的也从垃圾堆里逆袭成了“高富帅”,可是还有更多的,依然被散落田间,更有甚者还被淹没于开发商的杂草中。

      村民是爱“石头爷”的,他们将其视为“镇村之宝”,更用供奉的方式表示尊重。迷信也好,传说也罢,有这份爱护,文物“石头爷”就能保存下去。可是我们担心,仅靠这零星的力量,是否可以抗衡更多的危险,毕竟,他们散落在田间。

    希望张村丢失的“石头爷”能尽快找回来,也希望别的“石头爷”能有一个安全的保障。记者赵瑞利 

     

    整容版“石头爷”发现地:曹村东北角水渠旁该石像的额头、鼻子和两只耳朵都是水泥做成的,旁边还散落着谁家装修扔下的石柱,据村民称石像是由于搬动太多次弄破了,所以才给补上了。“原来在我家门前,后来盖房就搬过来了。”68岁的村民吕康材说,村里原来有很多这样的石像,大家都不当回事,盖房时有的被埋在地底下了,有的被人拉走了,后来就只剩下两个,其中一个就是这个被“整容”过的。 

     

      最亲民“石头爷”发现地:曹村一组民居旁这尊佛像位于村民王浩吉家门口路边,已经被水泥固定在路面上。“看庄稼的爷,要敬好呢。”王浩吉的妻子称,20年前佛像被人推倒在地里,他们将佛像扶起来后放在家门口,后来修路盖房就又挪到路边,她不但会在初一、十五给佛像烧香,平时还会将它洗得干干净净的。 

     

    最敦厚“石头爷”发现地:西湖村西北路边该佛像轮廓圆厚,造型成弧状,显得温和敦厚。两年前记者探访时它的安放地还是麦田,现在由于村民盖房,它的周围已经布满民居,但石像所在地杂草丛生无人收拾,旁边还堆满了建筑垃圾。“这是我们的镇村之宝,回头让村长找人收拾一下。”村民们说,村里人其实还是很重视它的,逢年过节都会来上香。 

     

    被遗忘“石头爷”发现地:东古城村小桥下和张村“石头爷”一样,这尊石像也被用作桥墩常年压在桥下,只是这里桥下的小河已经成了一条臭水河,河水污浊垃圾遍布,石像的面部受损也很严重。据了解,石像是1966年被村民砌入桥墩的。“我都不知道这里有石像,放在这里太可惜了。”村民刘先生说,他从小在河道里玩,从来没注意到这里居然有个石像,河水以前很干净,现在污染严重,他觉得石像应该移出来进行保护。 

     

    被淹没“石头爷”发现地:甫店村村西荒地内这尊石像是9尊中最大的,雕像高155厘米,加上底座更是高达180厘米。“去年有人出价50万,但是没卖。”一名村民说。 

     

    2013年11月3日,西安长安区。张村,附近厂子的老人说原来石像就在桥下,桥拓宽后将石像取下放在旁边,还没等在安装的合适的地方就被人偷走了。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陕西举办“秦风书韵”首届农民书法大赛
    • 下一篇:“华严兰若”周年庆典在大雁塔慈恩镇进行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