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文化长安>>正文内容

    薛永年教授评析杨晓阳作品

    作者:薛永年 来源:华夏收藏网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30日 点击数:

    在美术界,杨晓阳是提出“大美术、大美院、大写意”的领军人物,在中国画创作中,他是勇于告别已有成绩,实践“大写意主张”,推出质朴雄健的现代大写意风格的代表性人物画家。

    杨晓阳出身于美术文物家庭,多年师从刘文西,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先读本科,后读研究生班,随后留校任教。他接受了两种教育,一种是学院派的美术教育;另一种是根植于古都长安的传统文化教育。同时继承了两种传统,一种是通过学校教育获得的,是“艺为人生”、“求新图变”的水墨写实传统;另一种是历史悠久“写意”传统,是周秦汉唐以来体现中国文化精神、思维方法和语言方式的传统。

    他的人物画艺术,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学习期间,特点是基于写生的写实作风,但广泛吸收中外精华。第二阶段是工作后的前10年,主题画为主,重彩为多,造型严谨,构图宏大,尤擅壁画,用写实手法表现浪漫题材,色彩瑰丽,笔墨功夫扎实,体现出广泛的文史修养和独特的美学感受。近10年从观念到实践,他都在走向“大写意”,打破传统程式,不受写实的束缚,开拓新型的大写意人物画,被评论家称为“现代意象型”人物画家。

    他这种人物画,主要画现代题材,取材西北黄土高原,关注农民命运,表达深层民族情结,描绘西北农民的日常生活情状,表现他们的质朴、宽厚,纯朴之美。也画传统题材,借助脍炙人口的典故和成语,画积淀了传统文化和美学风范的人物,讴歌他们的精神境界。

    在艺术表现上,他不画环境,只画特写式的人物,造型古拙,以汉唐的古朴雄风,融入陕北民间意趣,用“顽石之形,老玉之质,古陶之品,陈茶之味”为魂,笔墨把勾勒法、勾皴法、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整合为一,突出碑学的阳刚,和大写意的使转随心。形成了简毅、峻朴、雄厚、静穆而富张力,夸张变形而有妙理的独特风格,尽管仍在完善,但已在人物画坛别树一帜。

    赏析:1.《黄河艄公》1983年作品,此画是他的大学毕业创作。描绘在黄河的惊涛骇浪中,掌舵的老船工履险如夷坚定自信。构思意在画外,有一定象征性,象征人与黄河的关系。画法属于水墨写实,但严谨中有奔放。特点是:写实的观念,泼辣的笔墨,造型准确,细节真实,笔墨服务于造型,但比新浙派要苍茫浑厚。他通过作品,歌颂了老船工与自然搏斗习以为常的平静,歌颂了这种平静而永恒的伟大。

    2.《黄河的歌》1983年作品,《大河之源》前幅作品也是描绘黄河船工的,如果说上一幅像纪念碑,那么这一幅更像抒情诗。《大河之源》杨晓阳对黄河的描绘,投注了极大的热情,这是一套组画,7幅之一。他描绘黄河源头的藏民,亲切雍容,淳厚朴素,充满内美,容易使人想到法国米勒的作品,表现了对祖国对黄河儿女的深请,很像是包孕深厚的史诗。

    3.《黄巢进长安》1987年作品,杨晓阳在他的第二个时期,投入了主题性创作。主题性创作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开发西部历史题材;另一个特点是在水墨写实之外的白描、重彩等领域广泛探索。

    4.《丝绸之路》,这是一幅宏伟的壁画,起源于他1985年的丝绸之路考察,但是融入了丰厚的历史知识,中西古来的视觉图像,特别是注入了瑰丽的想象。杨晓阳说“汇时空之长风,拂意象之摇动”,确实,此画分量重而气韵活,可以说是一曲丝绸之路雄浑壮丽的交响诗。

    5.《愚公家族》1999年作品,这是他参加全国九届美展的国画,是杨晓阳第二时期的一幅力作,他把民族的精神和自己的生命体验结合起来,表现不畏艰难险阻,一往无前的奋斗意志,抒发只有创造独立人格的自我,才能取得生命意义成功的感悟。

    6.《关中正午》2003年作品,此作已经是大写意了。画家在画上题道:“关中昔日所见,不求形似,意象亦以阔笔为之,略有意气。”画家题词所说的“意气”,显然是对关中农民生存状态的一种发自心底的深层感受。

    7.《生生不息》2008年作品,《茶有道》68×68cm 2007年作品。前一幅,人画在石头一样的团块里,通过亲情关系和人伦关系的图式,解读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民族文化精神。后者,在图像和题跋的结合中,透过“饮者悟透境界不同”,启导观者参悟人生与艺术创作的真谛。两幅作品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以他喜爱的古代民间石刻入画,特别是栓马桩和炕头狮,不仅取其单纯的造型,更取其大朴不琢的气韵。

    杨晓阳说:“从写实到写意,我经历了30年的探索、研究过程,我曾经把国画画得像西画,曾经深入研究素描、色彩、解剖等一些纯属西画系统的要素,但是我现在彻底画成中国画……跟西洋绘画完全是两个路子,完全是接近中国几千年的写意传统,”杨晓阳的大写意人物画艺术,接近古代传统又刷新了写意面目,但仍在发展中。观者学养不同,习惯有别,看法不同,很正常的。但杨晓阳以极大的热情和远见,顽强而坚定竖起这面旗帜,对以中国的方式带动中国画的复兴,肯定会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

     

     

     

    杨晓阳,中国国家画院院长、院务委员、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委会委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国韵文华书画院艺术顾问。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长安区多名青年书法作者作品在市委展出
    • 下一篇:卢剑利进入“必应”最具公信力文化名人排…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