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王亚凤>>正文内容

    (评论)好书在身边--读蒋书蓱文集《河流传说》

    作者:王亚凤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14日 点击数:

        好书在身边——读蒋书蓱文集《河流传说》

                    

    市作协赠送给新会员一批书,是西安市签约作家资助出版丛书,一水儿白色简约的封面,整整齐齐摆放在书架上,望去赏心悦目。然而很遗憾,我很久都没顾上去翻阅它们。其时初入文坛,对文学的如饥似渴令我首先将目光放在了遥远的高不可攀的区域,窃以为这样的距离才会为我带来高瞻远瞩的广阔视角和更高的起点。直到某天不经意间抽出一本来看,竟发现本土文学的水平其实已经不容小觑,不少精品文字足以媲美国内外优秀文学作品。惊喜之下一本本浏览过去,赞叹之余尤为喜欢女作家蒋书蓱的文集《河流传说》,大有相逢恨晚之感。她的语言风格是那种轻柔淡然的美,时而如山涧的清泉,清澈明净,叮咚婉约;时如幽深的湖底,貌似平和之下潜藏着深深的内涵;她的文字质朴坦诚,绝无虚伪做作,坦坦荡荡地表明自己的见解和立场,赞也明明白白,挞也清清楚楚,透过她古典气质淑女范儿十足的外貌,我看到一颗带着大智慧具有悲悯情怀的知识分子忧国忧民之心,看到作为一个普通人穿越生活的喜怒哀乐后一种清醒而淡定的态度。我喜欢她柔情背后不乏江湖儿女般的琴心剑胆,喜欢她微笑处事下的特立独行,这种女子宛若行走在尘世中的蓝莲花,站立在云端之上,含笑俯瞰众生。

    说着说着就不免激情澎湃,或许说远了,我应该学她的淡定,我们就事论事地谈谈蒋书蓱这本书《河流传说》。

    首篇《消隐的狼》就令我一口气读下去不忍释卷。她用一种淡淡的诗一般的语言讲述了在当代失踪已久的狼的故事。狼,我们这代人确乎是没有见过了,它只存在于老一辈的口述里,童话故事摇滚歌曲以及人工养殖的动物园里了吧?但是,我们对狼是怀念的。它作为一个颇具个性的名词,一种近乎图腾的形象深深驻扎在我们的想象中,我们需要它的血性,需要它们精诚团结的集体特征,甚至它们孤绝冷傲的类似缺陷都变得别有魅力,诚如蒋书蓱所说“狼在月亮上的剪影,定格成舞台上溃败的英雄形象”,“发出最后一声绝望的长嚎。”

    在她笔下,狼被描述得神乎其神,她借用一个叫楚三的人,将狼的魂魄附着在他身上了。这个人见了一回狼,便迷恋上了狼,从此心心念念都是狼。开始走火入魔般追踪狼。直到把自己幻化成狼,最后死于狼······

    作者用了一种特别的口吻特别的手法,将这个故事合着个人感受娓娓道来,语言清新得像流动在原野上的风。她的用词诗意而特别,有时仿佛不经意间蹦出的某些方言口语,古老又新鲜!让读者不由得睁大了眼睛,不由得要细细咂摸一番,继而发出会心的微笑。

    她写的《天鹅》,依旧是那种似散文似小说的独特文体,依旧是那样清新雅丽的文风,吸引你一口气读下去,才发现她写的是一个“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疯子的故事。可是,笑过之后,心里分明是痛的!那个掂起扁担追打母亲的光棍汉,疯癫的起因原是对知识对美的致命追求!那个白天鹅一般高贵的女教师在这个有着健康体魄却缺少文化的青年农民眼里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在世俗的眼里他是注定得不到的。然而这种宿命般的失去却令一个卑微的灵魂痛不欲生!看罢,我的心是那样酸楚。我不知该同情还是报怨那个或许是被一腔痴情吓跑了的“天鹅”!我童年的记忆里,也有一个褴褛衣衫乱发荒草样的疯子,要么追打人要么被追打,这样非正常世界里的神经错乱者,有谁肯俯下身子去倾听他们的心语他们的哀伤?

    《大雪深埋》更是读得我泪水盈眶。这是一篇长散文,分成十段。从落雪写起,怀念母亲。天下写母亲的文章很多,读者常已麻痹,一味地歌颂或抒情已很难打动人心。该文起笔不凡,意象深远。她用细致入微的白描手法将一个全身心为儿女付出,女儿却心不在焉只管沉浸在自己的小宇宙中的一对母女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让读者禁不住为母亲伤悲继而迁怒于女儿的自私与无情。可实际生活中,这样的遗憾比比皆是,我们总是在痛失亲人之后才来哀叹“子欲孝而亲不在”!

    读她的文字,之所以能引起共鸣,是因为她的真实和诚恳,她的笔触如此细腻,将我们心中不曾意识到的许多共同情感提将了出来。她说:“我和他相逢于一场大雪中,后来,也是在雪中,我和他走散了;我和她们相继都走散了,我不知道她们其中的大部分人去了哪里。这就像我们的生活,与许多陌生的人相识、相聚,又各自散去。”这样的故事,这样的感受,我们大都有过。

    她说“小时候,每当我看见白茫茫的雪覆盖村舍,心头总升腾起一种莫名的忧伤,想走过雪到远远的地方去。而当我的身体落满经年的大雪,一身疲倦地回到屋里,我才发现,长久以来我心中赖以保留的,其实就是这样一片有若落雪的白茫茫的空地。风拂过原野,像我最初的理想。”······

    啊,我的理想!我们都曾有过的那深埋的仿佛前世就种下的不灭的忧伤······

    她写到:“在母亲去世前的那么多年里,我几乎每天都要在网络上浏览大量与我毫无关系的信息,可我怎么就不能抽出几分钟的时间查询一下与自己母亲相关的信息呢!”——哦天!正在上网的读者你,触目惊心了吗?难道真的要等到万籁俱寂万念俱灰时才来悔恨如祥林嫂般一夜白头唠唠叨叨:“我不知道会这样······如果······”

    她写道“我想走过雪到远远的地方去,来自于小时候的想法和记忆,也或许来自于比小时候懵懂的记忆更为深长的时光。长大成年后,我便背起行李包,离开家乡到远方一座陌生的城市生活。······在这座城市里,我的生活是隐忍的;我的心,是隐忍的翅膀。”

    对不起,我真想大段大段地摘抄她的文字与读者共享。她的文字是这样深入我心,轻而易举地勾起我同样的心境和感怀。那往年苍茫的大雪,封了山堵了路覆盖了整个原野,却挡不住每个雄心勃勃的年轻的心。我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埋藏着相似的梦想,正是受这些梦的驱使我们四处奔波,吃过各种苦头,也相遇各种温暖与世故。我们将自己放逐于追梦的路上,听从内心的感召拼命往前奔,有时候难免孤独、寂寞或许崩溃。大雪中的故乡,成为每一个游子心中永远的乡愁。而作家用她手中的笔,替我们写出这一切,让我们得以与自己的内心相逢,对话,让我们挺过难关,寻找希望。

    每天,我们能看到的,只是具象的天空和大地,面对矗立的高楼,冰冷的墙,以及身边匆匆而过的车流与擦肩而过的人群。看不见的,是每个人心中永不停息的梦想与希冀。谁说文学是虚幻的?谁敢说自己没有喜怒哀乐,不需要情感抒发?我不能想象,假如这世界没有了文字,没有了音乐,没有这些替我们宣导流泻的各种渠道,人,是不是会变成社会机器,变成可怕的难以交流的困兽?

    我要感谢书,感谢写书的人间精英,书,给灵魂插上翅膀,让人有别于行尸走肉,让我们带着梦想自由地行走,成为一个高贵的具有幸福感的人。更值得庆幸的是,好书就在身边,许多有见识有智慧的人就在身边,像一盏盏灯火照亮我们平庸的生活。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重阳节前夕 爸爸打来电话
    • 下一篇:(散文)敲开一扇门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