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杜书文>>正文内容

    (散文)吃浆水鱼鱼

    作者:杜书文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17日 点击数:

     

    浆水鱼鱼无论从原材料和制作方法上讲,都是一种极普通的膳食。但却堪称关中农村一大“美食”。恐怕不止关中,乃至中原、山西、甘肃一带,均受到人们的青睐。既为“美食”,却加了引号,说明它从用料到制作,并无特别之处。玉米面、绿豆面、豌豆面、荞麦面、麦面,无论那种都行。操作工艺也不复杂。将适量水烧开,把面和成糊倒入,并不断加入干面粉,使劲用杆杖顺一个方向搅动十来分钟,稀稠必须合适,搅至挑起来面糊粘稠度能挂住杆杖即可,然后烧熟。再通过蝌蚪粗细的箩子漏入冷水盆中即成,名曰“鱼鱼”或“漏鱼”。吃时捞入碗中,浇上事先做好的芹菜浆水。浆水就是用麦芹菜和醋、辣椒等煮成的菜汤,其味醇香独特,再放入葱花,辣椒油,调上佐料,即可入口。因其温凉适度,味道爽口,常在春、夏、秋季食用。农人们从地里劳动回来,又饥又渴,端一碗不冷不热的浆水鱼鱼,往口边一放,呼噜噜用不了两分钟,就能穿喉落肚,那才叫爽快。饭量大的一顿可吃两三碗。这吃食别看吃得多,却不耐饥,一会儿就饿了,所以人们又给它起名叫“哄上坡”。那年月,农村人缺吃,“漏鱼鱼”、“打搅团”就是他们用杂粮度年荒的“特色”饭食。还有一种吃法叫搅团,在面糊烧熟后,不漏成鱼鱼,而是用铁勺舀在碗中,加入浆水,葱花,辣椒油,用筷子或勺子一口一口地吃,这就叫搅团,也叫“水围城”。关中人有个习俗,要在大年三十吃一顿搅团,意思是要把日子过得团团圆园,图个吉庆圆满。

    时代发展到今天,吃喝不愁了,“浆水鱼鱼”便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其它杂粮副食一样,成了稀罕物,走进了城市,摆上了餐桌,成了一道靓丽的佳肴,受到人们青睐。一些农民为了赚点小钱,顺应了市场需求,把“浆水鱼鱼”带进了城里。有的摆摊设点,有的拉着小车沿街叫卖,过路的人看得口馋,花不多的钱来上一碗,又爽口,又滋润。但需求往往和价格成正比例,吃的人多了,价格也随之涨了不少。不大一碗,就要卖两三元钱。让人咂舌!

    我和老伴的老家均在乡下,从小就养成了爱吃“鱼鱼”的习惯,有一天家乡捎来了玉米面,自己便试着动起手来,但却掌握不了做法,特别是水与面的比例掌握不到位。不是稀了就是稠了,不是烧焦了锅底,就是半生不熟,往往搞得焦头烂额。一次,用高压锅做,因压力过大竟把锅盖蹦上了顶棚,滚烫的面糊沾满了墙壁,流了一地,还好,没有烫着人,真是狼狈不堪。又一天,老伴在家自己做,稀了加点面,稠了又加水,就这样,加来加去弄了一大锅,实在没办法,拿手机给乡下的妹妹打电话询问。我回来后,提兜还没放下,就让我在电脑上请教“百度”。最后漏出的鱼鱼成不了型,吃起来味同嚼蜡,而且还有一股子烟熏味。只能用勺子当搅团揍合着吃。

    一天,乡下的妹妹来了,老伴喜出望外,也不管客人困乏,就让人家动手打搅团,妹子当然不会推辞,挽起袖子就干起来了。人家到底是内行,水与面粉的比例一次搞定,搅拌、火候掌握得当,动作麻利快当,不到半个小时,一锅搅团就打好了,那鱼鱼漏得又长又筋道,大小粗细匀称,比市面上卖的还要好。吃起来滑溜软活。我笑着向老伴说:“甭看你是学医的,手术做得好,一辈子没出过事,可这么简单的漏鱼鱼,却把你难住了。看来,干啥的就是干啥的,要吃鱼鱼还得向乡下人学习。”她笑了笑说:人生就这样,不能把自己看得和别人一样,也不能把别人看得和自己一样。“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嘛!

     

     

     

                                             2011年5月28日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地老鼠车
    • 下一篇:(散文)病中杂忆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